第439章 军匠城(2/3)
“正是如此!”
段老脸上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小吕,你虽然来这里不久,但你是老夫众多弟子中,悟性最高的!
“师父言重!弟子愚鲁,全仗师父倾囊相授!”魁梧大汉深深一揖。
“哈哈!”
段老哈哈大笑,有种后继有人的感觉,对魁梧大汉道:
“好徒儿,只要你愿学,老夫就把这毕生经验都传授于你!你且看这铁水,老夫今日教你如何识别熔温!”
“段司金,主公来了!”
段老正教授魁梧汉子,高炉下方突然有人大声呼喊。
段老一听赵云来了,大喜过望,粗糙的大手在腿裤上擦了擦,对魁梧汉子,喜道:
“小吕,随老夫去迎接主公,老夫要把你举荐给主公!”
魁梧汉子没有一丝欣喜,反而一副胆颤心惊的样子。
“愣着做甚,快随老夫来!”段老拉着魁梧汉子,下了高炉旁的台阶。
魁梧汉子很想挣脱段老的手,但想到段老不因他是俘虏而薄待,反而对他倾囊相授,他只能硬着头皮去迎接赵云。
“老朽参见主公!”
段老没走几步,便见到赵云已走进冶铁司,连忙领着众人大礼拜倒。
“诸位不必多礼!”
赵云快步扶起段老,目光不经意落在段老身后魁梧汉子身上,以赵云武者的本能,他感觉这个魁梧汉子不是普通人,应该有着不俗的武艺。
段老发现了赵云的目光,当即介绍道:“主公,这位是老夫最近收的一位弟子,对冶炼颇有天赋,假以时日必是一位冶炼高手!”
“小人吕小威,拜见主公!”魁梧汉子低着头,跪地再拜。
吕小威?
赵云点了点头:“我看你筋骨强劲,应该是学武之人!”
跪在地上的魁梧汉子,不禁冷汗直流,好在冶铁司内本来温度就很高,众人倒没有发现魁梧汉子的异常,只听他如实道:“小人确实从小习武!”
“既有一身武艺,为何选择冶炼?”赵云目光极具穿透力,看得魁梧汉子胆战心惊。
“小人胆颤杀戮!”
魁梧汉子跪伏在地,战战兢兢。
“起来吧!以后好好跟段老学!”
赵云不再多问,迈步视察一鼎鼎灼热的高炉。
七年前,赵云根据脑中记忆,将南北朝时期才出现的灌钢技术,提前到了两百多年前的汉末。
灌钢技术比当今盛行的炒钢法和百炼钢法,更加先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制作成本。
就拿当今最流行的环首刀来说,其他诸侯用百炼钢法,打造一把五十炼的钢刀,成本最少需要近万钱,而赵云用灌钢技术,只需千钱就可以达到相同的质量。
当然,其他诸侯不可能为每一位士兵配一柄五十炼的环首刀,而是一些成本更低,质量更差的兵器。
但赵云不是,他麾下嫡系精锐,如今使用的都是用灌钢技术制造的高品质武器,在军备远远领先天下诸侯。
察看冶铁司后,赵云对陪在身旁的段老,问道:“段老,当前兵甲产量如何?”
“启禀主公,如今军匠城在两万五千人劳作下,兵甲产量是往昔军匠营十倍,可做到日产步甲两百副,骑甲五十副,环首刀五百柄!箭簇万矢,长枪千杆…..”段老如数家珍般地向赵云汇报。
赵云满意的点了点头,不愧是他投了大本钱的军匠城,以这个兵甲产量,足够支撑他一切军事行动,说道:“去制甲司看看!”
汉代,士兵甲胄主要是铁札甲,性价比相对较高,一副甲胄造价在万钱左右,当然这不是董卓造劣钱通膨后的万钱。
铁札甲的重量,取决于铁叶厚度和串连铁叶的数量,赵云这些年铸造的札甲,是当今制式的传统甲胄。
其样式为,铁兜鍪,胸、背两甲,盆领、筒袖,皮裙。
这种样式的甲胄对上半身防护较好,但对下身相对薄弱。
制甲司内,赵云拿起一副新制好的札甲,对段老道:“正所谓神龙有鳞,勇士有甲!我觉得在护甲上,我们要做得更全面,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勇士!”
“主公的意思是,加大覆甲面?”
段老望向赵云,沉吟片刻道:“加大覆甲面,是可以增加防御能力,但重量也会增加,这就加大了勇士的负重,同时灵活也会降低!”
当然,成本也会增加,这一点段老倒没有说出来。
“世间之事,难有两全,对于生命而言,增加一些负重并无不可!”
赵云放下手中新甲,这种传统制式的铁札甲,由七百多片铁叶组成,重量在二十斤的样子。
这与历史上唐宋时期动则五六十斤的甲胄相比实在差太多,赵云觉得加大一些重量完全在可行范围,如此更能保证士兵的存活率。
说到这里,赵云从身后典韦手中接过甲胄手绘图,递出道:
段老脸上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小吕,你虽然来这里不久,但你是老夫众多弟子中,悟性最高的!
“师父言重!弟子愚鲁,全仗师父倾囊相授!”魁梧大汉深深一揖。
“哈哈!”
段老哈哈大笑,有种后继有人的感觉,对魁梧大汉道:
“好徒儿,只要你愿学,老夫就把这毕生经验都传授于你!你且看这铁水,老夫今日教你如何识别熔温!”
“段司金,主公来了!”
段老正教授魁梧汉子,高炉下方突然有人大声呼喊。
段老一听赵云来了,大喜过望,粗糙的大手在腿裤上擦了擦,对魁梧汉子,喜道:
“小吕,随老夫去迎接主公,老夫要把你举荐给主公!”
魁梧汉子没有一丝欣喜,反而一副胆颤心惊的样子。
“愣着做甚,快随老夫来!”段老拉着魁梧汉子,下了高炉旁的台阶。
魁梧汉子很想挣脱段老的手,但想到段老不因他是俘虏而薄待,反而对他倾囊相授,他只能硬着头皮去迎接赵云。
“老朽参见主公!”
段老没走几步,便见到赵云已走进冶铁司,连忙领着众人大礼拜倒。
“诸位不必多礼!”
赵云快步扶起段老,目光不经意落在段老身后魁梧汉子身上,以赵云武者的本能,他感觉这个魁梧汉子不是普通人,应该有着不俗的武艺。
段老发现了赵云的目光,当即介绍道:“主公,这位是老夫最近收的一位弟子,对冶炼颇有天赋,假以时日必是一位冶炼高手!”
“小人吕小威,拜见主公!”魁梧汉子低着头,跪地再拜。
吕小威?
赵云点了点头:“我看你筋骨强劲,应该是学武之人!”
跪在地上的魁梧汉子,不禁冷汗直流,好在冶铁司内本来温度就很高,众人倒没有发现魁梧汉子的异常,只听他如实道:“小人确实从小习武!”
“既有一身武艺,为何选择冶炼?”赵云目光极具穿透力,看得魁梧汉子胆战心惊。
“小人胆颤杀戮!”
魁梧汉子跪伏在地,战战兢兢。
“起来吧!以后好好跟段老学!”
赵云不再多问,迈步视察一鼎鼎灼热的高炉。
七年前,赵云根据脑中记忆,将南北朝时期才出现的灌钢技术,提前到了两百多年前的汉末。
灌钢技术比当今盛行的炒钢法和百炼钢法,更加先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制作成本。
就拿当今最流行的环首刀来说,其他诸侯用百炼钢法,打造一把五十炼的钢刀,成本最少需要近万钱,而赵云用灌钢技术,只需千钱就可以达到相同的质量。
当然,其他诸侯不可能为每一位士兵配一柄五十炼的环首刀,而是一些成本更低,质量更差的兵器。
但赵云不是,他麾下嫡系精锐,如今使用的都是用灌钢技术制造的高品质武器,在军备远远领先天下诸侯。
察看冶铁司后,赵云对陪在身旁的段老,问道:“段老,当前兵甲产量如何?”
“启禀主公,如今军匠城在两万五千人劳作下,兵甲产量是往昔军匠营十倍,可做到日产步甲两百副,骑甲五十副,环首刀五百柄!箭簇万矢,长枪千杆…..”段老如数家珍般地向赵云汇报。
赵云满意的点了点头,不愧是他投了大本钱的军匠城,以这个兵甲产量,足够支撑他一切军事行动,说道:“去制甲司看看!”
汉代,士兵甲胄主要是铁札甲,性价比相对较高,一副甲胄造价在万钱左右,当然这不是董卓造劣钱通膨后的万钱。
铁札甲的重量,取决于铁叶厚度和串连铁叶的数量,赵云这些年铸造的札甲,是当今制式的传统甲胄。
其样式为,铁兜鍪,胸、背两甲,盆领、筒袖,皮裙。
这种样式的甲胄对上半身防护较好,但对下身相对薄弱。
制甲司内,赵云拿起一副新制好的札甲,对段老道:“正所谓神龙有鳞,勇士有甲!我觉得在护甲上,我们要做得更全面,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勇士!”
“主公的意思是,加大覆甲面?”
段老望向赵云,沉吟片刻道:“加大覆甲面,是可以增加防御能力,但重量也会增加,这就加大了勇士的负重,同时灵活也会降低!”
当然,成本也会增加,这一点段老倒没有说出来。
“世间之事,难有两全,对于生命而言,增加一些负重并无不可!”
赵云放下手中新甲,这种传统制式的铁札甲,由七百多片铁叶组成,重量在二十斤的样子。
这与历史上唐宋时期动则五六十斤的甲胄相比实在差太多,赵云觉得加大一些重量完全在可行范围,如此更能保证士兵的存活率。
说到这里,赵云从身后典韦手中接过甲胄手绘图,递出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