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借鬼审案断冤情(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来。

    各种战时储备也提上了日程,盔甲、兵刃、粮草、被服以及药品也都在积极筹措之中。

    商业部已经在莘县建立玻璃加工厂,从桃花峪运来的石英石半成品已经堆积在库房里,只等设备调试安装完成。

    当然设备是非常简陋粗糙的,就是一个几平米的模具用来将烧好的玻璃液体定型,然后用一个大水池子来降温,最后出来玻璃制品。

    现在能做的只有平板玻璃,准备做出来先安装在县衙,作为一个样板间对外开放参观,然后再大力推广。

    同时开展商业活动,在杭州、苏州等江南城市购买房产,经营范围涉及日用品、化妆品、衣服鞋帽和粮食私盐。

    谍报部已经着手培训谍报人员,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必须精挑细选这方面的人才。

    一旦培训完成,他们将会被派往辽国、金国、西夏等国,随时监控对方的动向。

    军事部正忙着派人绘制边境地图,各个战略要地的地形、山脉、河流都要一一标注清楚。

    哪里能隐匿人马,哪里适合大规模作战,哪里能突出奇兵都要备注,为以后的战争做好准备。

    叶寻花抽空亲自去拜访了宋家庄的宋太公,也就是宋江的父亲。

    宋太公悬壶济世,开了一家医馆,大儿子宋江,小儿子宋清。

    当初宋江上了梁山落草为寇,宋太公就去衙门状告自己的儿子不孝,要求衙门捉拿宋江,并宣称与宋江脱离父子关系。

    衙门接了他的讼状,准予他们脱离关系,并为此出具了证明。

    因此上宋太公和宋江已经没有了任何关系,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为了自保而想出来的计策。

    叶寻花当时带着卜得志和他那一百多治安巡逻队员,浩浩荡荡来到宋家庄。

    宋家庄是个一百多户的小村庄,大多都是靠着在梁山泊打鱼的渔民。

    叶寻花的到来引起了村民的不安,从来没有这么多官兵来过这里。

    村民见叶寻花带着一百多精壮的士兵直奔宋太公的医馆,纷纷跟在后面看热闹。

    村里的甲长连忙迎出来拜见县丞大人,心里面有些惶恐,不知道县丞大人因何带这么多人来。

    叶寻花只说是例行巡逻,顺道来看看宋太公。

    宋太公的医馆是一处竹篱茅舍,站在屋门口就能看到篱笆外面的情况。

    见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正在坐诊的宋太公并不惊慌,泰然自若的给病人诊脉问病,开方抓药。

    叶寻花让巡逻队四处警戒,自己只带卜得志进去。

    宋太公早已听闻叶县丞借鬼审案的传说,没想到本人竟然如此年轻。

    “老朽宋太公,不知县丞大人此来有何指教?”

    宋太公态度不卑不亢。

    “本官带属下在附近巡逻,路过此地,顺便来看看。”

    “屋内药味有些重,大人不如在院子里坐坐,我这就让人沏茶。”

    “如此叨扰了。”

    叶寻花在一把竹椅上坐了,看起随意的问伫立一旁的宋太公:“令郎现在何处?”

    “在后院碾药,清儿!你来一下,县丞大人有事问你。”

    叶寻花一摆手:“我问的是宋公明。”

    “让大人失望了,我已经和此人断绝了关系,他的行踪我一无所知。”

    “如此甚好,太公今年高寿啊?”

    “老喽,今年六十有九。”

    “难得难得!如此高寿还在悬壶济世、造福乡里,足见高风亮节,世人楷模。”

    “县丞大人过誉了,老朽愧不敢当!”

    “事实如此,太公不必过谦,为表彰太公的积善行德之举,县里特送锦旗一面,另有月俸银子十两,务必请收下。”

    叶寻花一摆手,卜得志赶紧把写有“悬壶济世,造福乡里”的锦旗奉上,并拿出一锭十两的银子一并放在茶桌上。

    “老朽愧不敢当,万万不能收!”

    “这是朝廷的恩泽,也是全县民众的期望,太公不可推辞!”

    宋太公只好叩谢受了。

    “卜都头!派一队军士日夜巡守此处,严防宵小之徒骚扰!”

    “是!大人!”

    卜得志躬身领命,下去安排去了。

    宋太公暗自叹息,知道这是把自己监视起来了,就是想逃也逃不掉了。

    叶寻花这么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让宋江知道,你的老爹在我手里,我还把他照顾的挺好。

    你要是想攻打这里可得掂量掂量,别把自己的老爹坑了。

    见此行目的达到,叶寻花挥手离去。

    到了晚上,宋太公修书一封,让二儿子宋清连夜送到梁山宋江手上。

    宋江把书信看了,又听了宋清的叙说,道:“这个叶县丞端的好手段,名为保护我父实则监视禁足,让我投鼠忌器,不能放手攻击郓城。”

    “二弟,那叶县丞来了以后可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