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元青花硋聮娾虊(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吻合。

    游学松此时心中已经有谱了。

    不过,要想最终确定,还需要经过专业仪器的检验。

    目前国内,随着古董价格的日益飙升,古董造假屡见不鲜,就拿琉璃厂来说,里面一大半古董都是昨天出土的。

    而且,劳动人民智慧高,各种造假手段层出不穷,就连专门从事鉴定工作的鉴定师们也经常中招。

    这尊元青花意义重大,千万马虎不得。

    虽然天色已晚,游学松还是把木箱子装进帆布包里,骑上自行车来到了博物馆。

    没理会保卫干事诧异的目光,游学松直奔办公室,拿起电话通知了七八个专家和研究员。

    那些人本来已经下班了,接到电话的时候,情绪都不太高。

    但是。

    听说,游学松得到一尊元青花,顿时都来了精神。

    只花了不到二十分钟,那些专家和研究员们都赶到了文物鉴定室。

    那尊元青花此时已经被摆在了工作台上,在灯光的照射下,散发出绚丽的色彩。

    那些专家和研究员们都忍不住吞咽口水。

    “这东西,确实有可能是真品。”

    “我觉得已经可以确定了,目前的造假水平,做不出这么逼真的青花瓶。”

    “就是,就是,目前元青花的生产工艺还没有破解。”

    ....

    当然,即使大家伙都认为这尊元青花没有问题,还是得经过科学仪器的检验。

    研究员们把青花瓶放进专业的ct机内,确定青花瓶是一尊完整的瓶子,而不是由“碎片”粘合在一起的。

    然后,对青花瓶进行了碳十四鉴定。

    这一晚,所有的专家和研究员们,都等在鉴定室的门外。

    最后,就连博物馆的馆长也被惊动了,带着一杆子领导来到了鉴定室。

    正好,鉴定室的门打开了。

    游学松迫不及待的冲上去问道:“怎么样?”

    那研究员高高举起手:“是元青花!”

    哗!

    现场的气氛就像是开水沸腾似的,顿时爆了。

    那些专家和研究员们跟孩子似的又蹦又跳,为国家博物馆多了一件镇馆之宝而感到兴奋。

    馆长大步走到游学松跟前,笑道:“游教授,捐献国宝的那人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单位的,我马上联系报社的记者。”

    游学松:“他没有留下名字,只说是好心人送的。”

    馆长:“......”

    他沉默片刻,由衷的说道:“看来在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不求回报的人存在,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

    *

    *

    时间就像是拉肚子一样,你想抓住它,它却从你的手缝中熘走。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去机械厂参观的日子。

    一大早,兰花汽车厂就准备好了车辆。

    一辆吉普车,两辆大巴车。

    此次除了要视察机械厂,随行的技术专家,也会对机械厂的生产工艺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违规的地方,当时便会让他们整改。

    现在兰花汽车已经畅销海内外,每个月都有数千辆汽车通过各种方式被送到全世界消费者的手中。

    一旦汽车质量出了问题,必然会影响兰花汽车厂的声誉。

    “厂长,你看,机械厂虽然是老厂,工厂的外观破旧,里面的设备却是国内最先进的。”

    隔着车窗刘长义指着旁边的青砖建筑介绍道。

    王卫东微微点头:“是啊,机械厂在国内的工厂里,算是比较有进取心的了。”

    想起前几天刘峰厂长的那番表态,王卫东对机械厂的信心更足了几分。

    自从兰花汽车厂建好后,对于汽车厂的发展,兰花汽车厂高层之间产生了纠纷。

    一些领导认为,既然是汽车厂,就应该生产所有的汽车配件,大到电磁发动机,小到后备箱的螺丝钉,汽车厂全部应该自己生产。

    而另外一些领导则从现实出发,指出兰花汽车厂目前的优势是电磁发动机和整车设计,在制造那些零件上,工艺水平并不如其他的工厂,应该把零件的生产工作分包上去,这样既能节省成本,提高整车质量,也能为其他工厂提供订单。

    两种路线各有优略,最终王卫东根据后世的经验,选取了后一种。

    事实证明,这种选择是明智的。

    兰花汽车厂把配件的生产分包出去后,依靠国内几十家工厂的力量,在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内,就实现了整车量产。

    ....

    车队来到机械厂门口的时候,刘峰厂长带着赵副厂长和一杆子领导早就等在了机械厂外面。

    吉普车停下,刘峰连忙迎上去,打开车门,笑着说道:“欢迎刘厂长到我们机械厂参观视察。”

    轻轻的握了握手,王卫东笑道:“机械厂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