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是有人放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楚州城内一处酒楼里,楚州知府和楚州同知,还有几个粮商觥筹交错,相谈甚欢。

    宴内轻歌曼舞,丝竹管弦声、轻笑声、附和声不一而起。

    知府刚和几个粮商谈好借粮事宜,心里想着,只要再瞒几个月,秋收一到,官仓失窃一事便能完美解决。

    到时别说头上的官帽稳稳保住,就是往上再提半级,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

    果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想到这里,知府不由眼睛弯弯,小酌一杯酒,搂着同知的肩膀笑道:“老齐啊,没想到那钦差说话真有用。还真的没有人下来清查官仓,哈哈哈。”

    “只要撑到秋收,可就万事大吉咯!”

    齐同知同样眉眼弯弯,他主管官仓,本以为会吃个瓜落。没想到,居然一点事都没有,反而落个轻松。

    他附和道:“是啊,是啊。听说钦差还有直达天听的关系,姜阁老乞骸骨后,内阁一直是李授李阁老主事。说不定咱们这次因祸得福,还能借着这股东风,再往上拔一拔呢!”

    两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酒杯相碰间,似乎已经看到对方升入京城时的风光无限。

    在各地为官二十几年,若是因此升迁,对他们俩来说,也算好事一桩!

    醉眼朦胧里,两人不约而同看向窗外。星星点点的亮光里,有一处地方的火光极为强烈。

    知府站了起来,颇有兴趣的指着那处亮光,问道:“那地方怎么看着有火光呀?是不是失火了?”

    顺着知府手指的方向,齐同知眯起眼睛仔细看了看,点点头道:“看着像是失火了。这几天没下雨,天干物燥的,很正常。不过一个有人过去灭火了,这么大的火,可得一会才能扑灭呢。”

    “那地方不是官仓吧?”

    因为酒至半醉,知府有点看不清楚,只好出声询问。

    “不能!”齐同知肯定道。他管官仓的,官仓有多大他还能不清楚?看样子连官仓一半大小都没有,哪是官仓?

    他安抚道:“官仓哪有这么小?看样子就是跟官仓同一方向的民宅而已。这些人,说了多少次了,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就是不听!”

    “刁民!”

    两人异口同声。喝着酒谈正事呢,这失火不是给他们找麻烦嘛!事后修缮、修建、安抚,还不知道有多少事呢!

    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一个衙役丝毫不理会小厮的阻拦,强行推开门闯了进来。看到知府和同知都在,衙役才松了口气,快步走过来。

    “毛毛躁躁!”

    知府脸色严肃,低声呵斥道。

    但衙役只当没听见,拉着两人走到一边。迎着二人饱含怒气的眼光,附到耳边压低声音说道:“两位大人,官仓失火!”

    “什么?你再说一遍!”知府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无比,扶着墙呵斥道。

    此时他只希望自己听错了,但衙役马上苦着脸打破了幻想,“大人,官仓!是官仓失火!”

    知府这次听得清清楚楚。官仓,是官仓!他顿时手脚发软,好在齐同知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他,才不至于跌倒在地。

    “诸位,诸位,你们慢慢喝,衙门里有点公事要处理,我等先走了。”见此情形,齐同知尽管慌张无比,但还是朝几个粮商挥挥手,找了个借口扶着知府往外面走。

    几个粮商面面相觑,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但还是很有礼节,纷纷起身告别。

    “两位大人慢走。”

    “大人慢走。”

    “公事要紧,理解,理解。”

    ……

    马车里,知府冷汗涔涔。事发突然,他有点反应不过来。

    反而是齐同知,还算有点镇定。但他双手不断互相揉搓,还是证明了心里并不如表面那般淡定。

    思考了一阵子,他压下心里情绪,问道:“三个仓都烧了,还是……”

    “一个,后仓烧了,其他两个没事!”衙役急忙回道,说话的声音有点抖动。

    也是,他一个小小的衙役,别说和一州知府坐一辆马车,就是想见一眼都没门路。今天倒好,不止知府,同知也在,哪能不紧张。

    听到只有一个后仓着火,知府和齐同知同时松了口气。也算不幸中的万幸了,要是三个仓都着火了,现在他们就不用去官仓了,回家准备遗书和棺材就行了。

    事情很大,但还没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出了一口气之后,知府心里的情绪也释放了一些,智商又占领了高地。

    叫停马车,拍拍衙役肩膀,把自己令牌给他,吩咐道:“你去调兵,有多少调多少,顺便把通判叫过来!”

    衙役点点头,刚起身往马车外走,却被一把拉住。知府目光阴沉盯着他,冷冷说道:“记住了,今晚官仓不是失火,是有人放火!嘴给我闭严实了!”

    尽管不知道为什么知府要这么说,但衙役还是郑重点头,“大人,小的明白了。不是失火,是有人放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