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子房来寻 再得良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武彪踱着步,心里想着下一步该做什么。下一步……下一步该去党下书院见见那群书生,说不定里面还能遇到奇才。

    正想着,他的勤务员姚二林跑过来:“报告大队长,有贵客来访。”小姚才十五岁,是他在曲县招的兵。

    “贵客?哪位?”武彪好奇地问。

    “武大队长,子房我来了。”一声爽朗的笑声传来。

    “子房?子房兄!我好想你哟。”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武彪心里砰砰跳。他现在正愁前途无着,引路人就来了。两人竟不顾读书人的面子,拥抱在一起。

    “子房兄,你真是神机妙算,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哪有什么神机妙算。你们离开白龙海,我这心里就一直牵挂着。把书院的学子们分派到各地追随着你们打探消息。我带着自己的百十学子先期来到山西并州书院。我和他们山长是老交情。前日听说有人攻下黎县大破党州援军,我就知道是你们。这不就来了。”

    “张兄,你来了可太好了。我正愁下一步该往哪里发展呢。现在虽然是在太行山区,容下我们这几千人没什么问题。可是将来我们要大发展,总觉得这里窄巴了点。前天在这里招兵,两千人都招不上,老的老小的小,青壮年很少。”

    “咱们慢慢商议吧。你现在这是打算去哪里?”子房问。

    “听说党州附近有个党下书院,不知张兄有无耳闻?我想去那里看看,能不能招几个书生兵。”

    “知道,知道。党下书院山长胡老先生是位举人,进京赶考,跟着宰相搞变法失败,被朝廷追拿,他只好逃回家乡,在书院当了山长。有耳闻但并不相识。”

    “那好,我们去叩叩山门,拜访一下吧。”

    两人带了一个警卫班,打马朝党下奔去,走了两个时辰,才来到党下山前。书院大门立于山坡,仰视它显得高大雄伟,但是油漆剥落略感苍凉。

    大门半开着,武彪上前叩打门环,不一时出来一个小童:“请问您们是找人吗?”

    “是的,在下是白石书院张子房,游学至此,特来拜访贵院胡山长。”张子房上前。

    “请贵客稍等,我去通报。”小童说着,飞快地跑回书院,不一时,领着一位长者迎了出来。

    “张山长,幸会幸会。”胡山长颌下长髯微飘,双目炯炯,稽首相迎。

    “晚辈有礼了。久闻胡兄大名,今日得见山门,气度不凡。打扰了,打扰了。”张山长回礼道。

    胡山长将一众人让进山门,叹曰:“现在是我大燕多事之秋,貊寇入侵,战火不断。我等书生已经难以寻觅一处安静的读书之地了。”

    武彪道:“我等正是为此事而来。”

    胡山长见他是一员武将,问道:“这位是……? ”

    “这位是抗貊独立大队大队长武彪。前日收复黎县,击退党州貊骑。前辈当是听说了吧?”张子房道。

    “大英雄,久仰久仰。”胡山长拱手道。

    “哪里。我等是大夏子民,岂能甘当貊寇奴才。举旗抗貊乃我等本分。”武彪谦逊地说。

    “唉,老夫年事已高,要不然也当投笔从戎,骑马扛枪,与将军一起击杀貊寇。”老先生慨叹道。

    “先生年事已高,可先生身前还有诸多学生,他们亦当能够为抗貊出力。”

    “堪堪书生,手无缚鸡之力,难以承受军旅之劳呀。”

    “前辈此言差矣。武将军也曾是蔚关书院学子,为抗貊高举义旗。民族兴亡匹夫有责,我等读书人岂肯将民族兴亡之事全部托于赳赳武夫!”张子房道。

    “是呀,我们现在急需读书人为抗貊效力。”武彪接话说。

    “唉,我等也是有心杀敌,无力回天呀。这样,我把学生们都叫来,你们跟他们讲讲,有愿意追随将军的在下绝不阻拦。”说着,胡山长吩咐身边小童将学子们都招到大堂。

    不一时,学子们纷纷涌来,不下三四百人。他们听说前日痛打貊骑的大英雄来到书院,都有激动之色,心潮澎湃。

    “各位学生,这两位是抗貊独立大队的大队长武彪将军和白石书院的张子房先生,都是我们久仰大名之人。今日来到我们书院,是想让诸位学子为抗貊出力。有愿意追随将军的可以报名。”胡山长介绍道。

    武彪起身对各位学子说:“诸位学子,大家都看到了,貊寇铁蹄已经践踏到我们国土上。他们不仅仅是要覆灭大燕国,他们更是要把我们大夏子民当做他们的奴隶。我们热血青年岂肯就范!”

    “在下不才,已于日前举旗抗貊,至今已有四个多月了。这几个月中,我们多次与貊寇激战,死伤过半。目前尚有五千人马。抗击貊寇,靠我们区区五千人马是远远不够的,要靠我们大夏全体子民的奋斗牺牲。”

    “不要说我们学子不能从军。且不说我自己也曾是蔚关书院学子,白石书院山长张子房先生学富五车,也在为抗貊出力。我们队伍里还有名声远播的大词人辛稼轩大家都听说过吧?队伍里有妇人,有孩童,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