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无人机战术是我们提出来的(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A斗上一斗,他们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间谍组织。

    “明白了。”刘贵松点头。

    一旁的打印机开始工作,带着热乎劲的纸张一张张吐出来,全都是有关于沙泰的情报信息。

    李耀军等人马上对这些情报进行分析,找出可以利用的信息。冷水寒和牛力回来之后,立即加入了分析队伍。

    整整一个下午,六人都在分析情报,试图找出蛛丝马迹来。结合他们此前知道的一些情报,却依然找不到能够利用的信息。

    知道沙泰的位置不难,但凡关注金三角军阀情况的人,都知道沙泰在他的中央军营里,极少会离开那里。

    潜入中央军营对沙泰进行斩首是下下策,即便成功了,大概率是一去不复返的自杀式刺杀。

    如果沙泰不动,要把他调动起来,只要他动起来,机会就会出现。

    “用无人机怎么样?”围坐在一起吃晚饭的时候,刘贵松提出建议。

    “用无人机携带高精度炸弹,只要确定了沙泰的具体位置,我们可以用多架无人机同时发起攻击。”

    李闲说,“我觉得屎王的提议不错,使用无人机是超限作战的趋势,以后恐怕会迅速扩大到常规战场上。”

    早两年,他们就研究过此类战术,并且已经投入了实战。不同的是,军内使用的无人机是专业军用的,性能非常好。

    事实上,作为无人机研制强国,华国的无人机技术早在多年以前就是世界第一了。

    民用无人机技术这块,更是独步天下。

    自从无人机战术在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武装冲突中首次亮相,并且多有惊人表现,许多中小国家的武装力量大规模采购华国生产的无人机用于军用。

    自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武装冲突起,世界各国对无人机战术引起了重视。

    而率先将无人机战术形成系统的,不是头号军事强国美利坚,而是华夏空军!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华夏空军正在为大量的退役歼-6如何处置发愁。

    尤其是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华夏空军意识到,将这些歼-6封存以待下一场大战,变得毫无意义了。

    因为就算启封这些1950技术水平的喷气式战斗机,只会为敌人增添战绩。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一名国防科技大学毕业的空军上尉在《人民空军》发表了一篇文章,大胆预测了未来空战的形式。

    他认为,未来空战形式是有人驾驶的指挥机,指挥若干架无人战斗机进行作战。

    (以上是真事。)

    当时全世界的军事专家的普遍观点是,无人操作的武器平台一定会发展,但是要取代有人操作武器平台,无人对无人成为战争的主要形式,至少在半个世纪之内是不现实的。

    最主要的原因是技术限制。

    然而,仅仅二十年后,人们发现,当年那位华夏空军上尉的预测正在变成现实,美利坚空军走过一段弯路之后再掉头回来,看到的是华夏空军已经抢先走在了前面——以歼-20双座型的出现为标志。

    那名空军上尉的文章和他后来撰写的论文,深刻影响了华夏空军的作战建设。

    起初,大量的歼-6被改成靶机。

    一开始是拆掉机翼,只保留机体,由歼击机进行拖曳飞行,用作航炮射击的靶机。

    后来加装了无人操作系统,摇身一变成为了可以遥控飞行的无人靶机。

    大量的歼-6无人靶机在大西北荒漠的上空被空空导弹、地空导弹打爆,为人民空军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华夏将无人机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当时全球范围内,只有一个国家是对无人机有清醒认识并且大力发展的,它就是以色列。

    世人皆知的是,当华夏要重点发展某一个细分领域的技术,那么就一定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做到全球第一。

    无人机亦是如此。

    在民用无人机领域,华夏的大疆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技术先进程度甚至被西方一些国家列为制裁对象。

    许多人知道大疆无人机的创始人汪韬,八零后的佼佼者,浙江人,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后在深圳创办大疆,成立日期是2006年。

    但是!

    大疆公司直到十年后的2016年才发布第一款产品,稍后几年才崭露头角,直到2019年的大爆发,直到现在,成为世界第一。

    为什么?

    鲜有人知道,在汪韬创立大疆后不久,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深圳,其自办的几所高校嗅到了未来的市场,在计算机学院里增加了人工智能课程。

    深圳市自办的高校中,有两所是极具代表性的,第一无疑是深圳大学,既不是985、211,但普遍认为比许多985、211都要好。

    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深大每年的录取分数线,比许多211高校都要高得多。

    另一所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