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这哪里是十万灾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粗略估算,这哪里是十万灾民?

    不提沿途各州郡府县收留截留,光涌入京城的,这才不到三天,每日约有五六千人,而且照这个趋势,还不知道会不会上涨。

    明显情况有点儿严重!

    大魏不富裕,尤其西北贫瘠,若说西北受灾之地占了四分之一,十万之数倒是还少算了很多逃难途中死亡的数目了。

    每每不管是西北的旱灾,还是南方的洪涝,真正能逃出生天的,只占半数不到。

    这半数还要看各州府长官是否爱民、体恤民情,是否及时上报朝廷?

    还要看朝廷赈灾是否及时,赈灾是否有力。

    今次西北旱灾明显延误上报,灾民都逃到了京城附近,才收到消息,虽及时作出赈灾举措,但……

    低估了灾情,还是低估了大魏西北官员的忠爱之心,亦或是其他什么?

    王源骑在白驴的卢背上,望着灾民区暂时还算整齐的棚子,以及一口口腾腾冒着热气的大锅,空气中传来淡淡的粥米熬煮的香味,以及不断吞咽口水的声音。

    王源扫过一个个难民,有的眼中是麻木,有的是贪婪,有的只能拼命忍住香甜的滋味勾引,低垂着头颅喝着永远也不顶饱的清水。

    像跪下磕头感恩不尽的村长老者那种,居然看不见多少……

    王源转身,招来随行的侯府侍卫低语几句,侍卫匆匆跑向甲胄在身的明威将军辛林身旁。

    辛林皱着眉听着侍卫的传话,不悦的表情让他立刻催马向王源小跑过来。

    “王源,是你传的话?说这些人里不一定都是灾民?心思不纯?

    这些人已经够可怜了,你怎么还这么恶意揣度他们?

    他们跋涉千里而来,沿途没吃没喝,朝不保夕,好不容易进了京,咱们多怜惜他们一分,他们活下来的动力就多一分,好歹都是咱们大魏的百姓!”

    一个字都没有批评,可字字都在指责王源冷血。

    王源冷冷等着辛林说完,一双眸子里,是辛林看不懂的凝重。

    就是再迟钝,辛林也感觉出了自己说的话高低有些伤人。

    王源没出声,挪开了看辛林的目光,这货,也只能做到四品的将军了。

    脑子里都是草!

    跟在王源身后的一个青年脸色很难看,望着这个公子很是看重的明威将军,眼中的鄙视和嫌弃如有实质。

    本来跟在辛林身后的听风,迅速后退,带着侯府过去的二十多个护卫快速回归王源身后,撇清与辛林的关系。

    辛林望着这一个个的,气的咬牙切齿:

    “你们!好啊,没看出来,老姬才走了不到三个月,这侯府就没有我辛林说话的份了!”

    这话有点儿诛心!

    听雨和听风一听,这可了得?

    立刻就要站出来反驳。

    王源扭头,斜眼看了眼辛林,缓缓抬手制止了听风听雨维护的举动,淡淡道:

    “也是,明威将军升任五城兵马司总指挥使,此次镇压流民有功,该有自己的府邸了。

    咱们小小的威远侯府穷的家徒四壁的,就不招待明威将军了。不过……”

    听了王源这阴阳怪气的话,辛林气得跳脚:“好啊,王源,你想和我划分界限,想得美!”

    不过,王源好像没听到他这话一样,冷着脸继续:

    “不过,明威将军是不是该称呼本官为少保大人?

    本官与你说的,是命令,不是私情!

    想必明威将军知道军人的职责就是听令行事吧?

    记着本官的话,睁大你纯真的眼睛,给本官盯仔细了,若是敢放出流民闹事,你自行按军规处置吧!”

    说完,看了眼呆愣住的辛林,冷着脸转身就走。

    身后跟着的年轻人以及与辛林熟识的听风等人,一个个都留给了辛林一个“好自为之”的眼神。

    辛林被刺激的一蹦三尺高,刚刚感觉好似自己漏掉了什么、有些懊悔的心思,瞬间被勾的无名火起,迈出一步就要追上去。

    结果动了动,居然没有动,夹了夹胯下的骏马,还是没动。

    辛林转头,对上的就是跟了自己一路的公主府谋士贾正:“贾先生?”

    贾正无语地对上辛林铺满愤怒又满是委屈和疑惑的大脸,一时之间竟不知怎么说了。

    眼神闪烁了几下才斟酌着道:“将军可知,镇边将士返京,能变成手握实权的京城武将,有多难?”

    辛林听了这话,一双纯真的大眼睛瞪得更大了些,眼里是满满的疑惑。

    贾正心里叹气,道:“原镇西军统帅魏老将军据说回京只领了个正三品的怀化大将军虚衔,几年后才掌管了骁骑营。

    原镇西军副统领龚毅回京平调,十几年一直在中层各个军营游击。

    现步兵营统领卢钺是功勋之后,咬着先辈功绩,又太上皇顾念老臣,才当上了步兵营统领。”

    说着眼睛一眨不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