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南海偶得夜明珠(3/5)
俊刚抿了口茶差点喷了出来,说:“遇上个水龙卷航线就偏离这么多,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没事,你可以先去琼州府看看,把船上的莞香处理掉,莞香在哪里刚好会有人收购!”
很快夜幕降临,海面上漆黑一片,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突然,远处漆黑一片的海面上,有一点点荧光,在一旁的吴彩凤姑娘抱着薛克俊的手臂说:“老爷!前面那光不会是鬼吧!怎么在海上会有光!”
懿孟和克仲也刚从船里出来吹海风,也看见了前面的亮光,异口同声的学吴彩凤姑娘说:“呜!呜!呜!鬼啊!听说被海淹死的人,晚上会从海上爬出来!”
听到懿孟和克仲说后,吴彩凤姑娘更加抖个不行了!县令薛克俊见状就说:“懿孟,克仲,你们别吓唬吴彩凤姑娘,我相信那荧光不是鬼,反而是宝物,叫船长把船向荧光靠过去!”
很快船靠近荧光一看,发现海里有一水盆大小的物体漂浮在海面上,而那荧光正是在这物体发出。县令薛克俊下令把此物打捞上来,打捞上来后才发现原来是一个巨型扇贝,那发光之物正是在这巨型扇贝里发出荧光,很快把扇贝打开,发现一颗荔枝龙眼大小的夜明珠,称了一下四两二钱七分重。县令薛克俊立马叫吴彩凤姑娘拿出用金丝楠木做的锦盒装好。
县令薛克俊高兴的哈哈大笑起来,对吴彩凤姑娘说:“吴彩凤姑娘,都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看这么快就应验了,其实这个大扇贝壳就是被水龙卷从海底卷上来后,又从空中掉下来,摔死了!如果我像你一样怕鬼,恐怕就要错过这夜明珠啦!”
第二天早上,太阳从东边海平面缓缓升起,县令薛克俊的商船一路向西北航行,县令薛克俊一边喝着龙川新田的高山绿茶,一边看向远方,前面有两只黑点停在海上,当船队越来越近时,发现是一只外国商船和一只大明帆船停靠在海上,两船之间有木板,两边的人都很忙碌,在船上搬东西。
县令薛克俊抿了口高山绿茶后对船长说:“吩咐下去,把他们围起来!”
很快五艘商船就向那停着海上的外国船和大明船驶去!
那艘外国船看见有船靠近,居然朝船队开炮,炮弹落在了船首旁,海水溅落到薛克俊一身衣服上,薛克俊立马变成了落汤鸡一样!因为距离越来越近了,打炮打不着了,很快商船就把两艘船包围了,外国商船的外国人跟县令薛克俊的商船的士兵拼火,毕竟人数占优且装备精良,火枪打不进盔甲啊!很快外国的商船的外国人就死剩几人放下了武器投降,而大明帆船的那些大明人早就放下武器投降了!经审讯得知,在海上交易的外国人是东印度公司的荷兰人,大明帆船这边是鸿梧商行,幕后老板是靖江王朱亨嘉,原来这里的琼州知府是福王朱常洵安排的人、雷州知府是桂王朱常瀛安排的人、廉州知府是这靖江王朱亨嘉安排的人,高州知府是鲁王朱以海安排的人,这里海域捕捞的珍珠上缴朝廷,剩余部分全部贡献给这些皇爷,而朱亨嘉则通过鸿梧商行倒卖给外国人谋利积赚财富,而在海上交易不用给税费朝廷。
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意思就西欧流传过来的珍珠比不上东海生产的珍珠,而东海生产的珍珠又不如廉州合浦的南珠。“南珠”粒大、珠圆、珠层厚、粉色嫩、晶莹璀璨,因此除受达官贵人皇亲国戚的喜欢,还很受西欧贵族喜欢。
很快薛克俊的商船就靠近琼州府城码头靠岸,琼州府跟湛江府隔海相望。琼州府码头有商贩正在收购各地特产,贩卖到东南亚等地。
出售莞香后就带领商船渡海到湛江府城即雷州海康城,珍珠在哪里批发呢?可是打听到的结果是,珍珠都是当地知府勾结各地的县令逼迫当地老百姓去海里捕捞蚌,都被他们垄断了,从当地收购珍珠想都不用想。
县令薛克俊无奈带领商船离开雷州府城,到了南三岛(廉江出海口处的三个岛屿)的小渔村,正好看到小渔村的村民在捕捞珍珠,只见船上一人用绳子绑着自己潜入海中,另一个人在船上拿着绳的另一头,没多久,绳子晃动,船上的人就拉绳子,很快潜入海里的人就浮出水面了,只见手里拿着一只生蚝,拿铁器把生蚝的壳撬开,见到里面没珍珠,长叹一声,说:“聚福啊!又没珍珠!再没捞到珍珠,全家都要挨饿了!” 县令薛克俊对这个捕捞珍珠的人说:“这位大哥,怎么称呼,我是来这里看有没有珍珠收,你们潜水捕捞,要潜多少次,才有收获啊!”
这珍珠捕捞者很是心酸的说:“客官,小人是这里的渔民陈聚财,下海的人是我弟弟陈聚福,一开始,每潜海两次就有一颗珍珠,到现在潜了最少10次才有一颗珍珠。捕捞不到珍珠,饭都没得吃!上缴的珍珠都还没捞到,就算捞够了也不能卖给你啊!这里的珍珠官府不给的对外的!”
县令薛克俊问:“那些没珍珠的生蚝和海蚌,你们如何处理?”
这珍珠捕捞者陈聚财说:“客官,还能如何处理,把它扔了啊!”
县令薛克俊脸上露出非常可惜的表情说:“这位陈聚财大哥,你的名字起得真好,聚财!可是你的行为在散财啊!可
很快夜幕降临,海面上漆黑一片,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突然,远处漆黑一片的海面上,有一点点荧光,在一旁的吴彩凤姑娘抱着薛克俊的手臂说:“老爷!前面那光不会是鬼吧!怎么在海上会有光!”
懿孟和克仲也刚从船里出来吹海风,也看见了前面的亮光,异口同声的学吴彩凤姑娘说:“呜!呜!呜!鬼啊!听说被海淹死的人,晚上会从海上爬出来!”
听到懿孟和克仲说后,吴彩凤姑娘更加抖个不行了!县令薛克俊见状就说:“懿孟,克仲,你们别吓唬吴彩凤姑娘,我相信那荧光不是鬼,反而是宝物,叫船长把船向荧光靠过去!”
很快船靠近荧光一看,发现海里有一水盆大小的物体漂浮在海面上,而那荧光正是在这物体发出。县令薛克俊下令把此物打捞上来,打捞上来后才发现原来是一个巨型扇贝,那发光之物正是在这巨型扇贝里发出荧光,很快把扇贝打开,发现一颗荔枝龙眼大小的夜明珠,称了一下四两二钱七分重。县令薛克俊立马叫吴彩凤姑娘拿出用金丝楠木做的锦盒装好。
县令薛克俊高兴的哈哈大笑起来,对吴彩凤姑娘说:“吴彩凤姑娘,都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看这么快就应验了,其实这个大扇贝壳就是被水龙卷从海底卷上来后,又从空中掉下来,摔死了!如果我像你一样怕鬼,恐怕就要错过这夜明珠啦!”
第二天早上,太阳从东边海平面缓缓升起,县令薛克俊的商船一路向西北航行,县令薛克俊一边喝着龙川新田的高山绿茶,一边看向远方,前面有两只黑点停在海上,当船队越来越近时,发现是一只外国商船和一只大明帆船停靠在海上,两船之间有木板,两边的人都很忙碌,在船上搬东西。
县令薛克俊抿了口高山绿茶后对船长说:“吩咐下去,把他们围起来!”
很快五艘商船就向那停着海上的外国船和大明船驶去!
那艘外国船看见有船靠近,居然朝船队开炮,炮弹落在了船首旁,海水溅落到薛克俊一身衣服上,薛克俊立马变成了落汤鸡一样!因为距离越来越近了,打炮打不着了,很快商船就把两艘船包围了,外国商船的外国人跟县令薛克俊的商船的士兵拼火,毕竟人数占优且装备精良,火枪打不进盔甲啊!很快外国的商船的外国人就死剩几人放下了武器投降,而大明帆船的那些大明人早就放下武器投降了!经审讯得知,在海上交易的外国人是东印度公司的荷兰人,大明帆船这边是鸿梧商行,幕后老板是靖江王朱亨嘉,原来这里的琼州知府是福王朱常洵安排的人、雷州知府是桂王朱常瀛安排的人、廉州知府是这靖江王朱亨嘉安排的人,高州知府是鲁王朱以海安排的人,这里海域捕捞的珍珠上缴朝廷,剩余部分全部贡献给这些皇爷,而朱亨嘉则通过鸿梧商行倒卖给外国人谋利积赚财富,而在海上交易不用给税费朝廷。
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意思就西欧流传过来的珍珠比不上东海生产的珍珠,而东海生产的珍珠又不如廉州合浦的南珠。“南珠”粒大、珠圆、珠层厚、粉色嫩、晶莹璀璨,因此除受达官贵人皇亲国戚的喜欢,还很受西欧贵族喜欢。
很快薛克俊的商船就靠近琼州府城码头靠岸,琼州府跟湛江府隔海相望。琼州府码头有商贩正在收购各地特产,贩卖到东南亚等地。
出售莞香后就带领商船渡海到湛江府城即雷州海康城,珍珠在哪里批发呢?可是打听到的结果是,珍珠都是当地知府勾结各地的县令逼迫当地老百姓去海里捕捞蚌,都被他们垄断了,从当地收购珍珠想都不用想。
县令薛克俊无奈带领商船离开雷州府城,到了南三岛(廉江出海口处的三个岛屿)的小渔村,正好看到小渔村的村民在捕捞珍珠,只见船上一人用绳子绑着自己潜入海中,另一个人在船上拿着绳的另一头,没多久,绳子晃动,船上的人就拉绳子,很快潜入海里的人就浮出水面了,只见手里拿着一只生蚝,拿铁器把生蚝的壳撬开,见到里面没珍珠,长叹一声,说:“聚福啊!又没珍珠!再没捞到珍珠,全家都要挨饿了!” 县令薛克俊对这个捕捞珍珠的人说:“这位大哥,怎么称呼,我是来这里看有没有珍珠收,你们潜水捕捞,要潜多少次,才有收获啊!”
这珍珠捕捞者很是心酸的说:“客官,小人是这里的渔民陈聚财,下海的人是我弟弟陈聚福,一开始,每潜海两次就有一颗珍珠,到现在潜了最少10次才有一颗珍珠。捕捞不到珍珠,饭都没得吃!上缴的珍珠都还没捞到,就算捞够了也不能卖给你啊!这里的珍珠官府不给的对外的!”
县令薛克俊问:“那些没珍珠的生蚝和海蚌,你们如何处理?”
这珍珠捕捞者陈聚财说:“客官,还能如何处理,把它扔了啊!”
县令薛克俊脸上露出非常可惜的表情说:“这位陈聚财大哥,你的名字起得真好,聚财!可是你的行为在散财啊!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