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禁海(2/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尚可喜见沈上达如此回答,心中不禁暗自点头,面露喜色道:“沈小兄弟,此次剿匪虽说未能大获全胜,但你在此战中的卓越表现,本将军可是都看在眼里啊!以你之能,当个参将绝对绰绰有余!”他边说边拍了拍沈上达的肩膀,眼中满是欣赏与赞许之意。

    沈上达听后,心中一阵激动。要知道,这参将一职可非比寻常,不仅权力颇大,更是一种荣耀和肯定。他赶忙跪地谢恩,感激涕零地说道:“多谢将军厚爱!属下定当竭尽所能,不辱使命!”

    尚可喜哈哈一笑,将沈上达拉了起来,语重心长地道:“嗯,好好干!本将军相信,以你的才智和勇气,日后必成大器!”说完,他又看了一眼沈上达,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片刻之后,尚可喜接着说道:“不过,这参将之位也并非轻易可得。你还需经过一番历练,方能真正胜任。从今往后,你便跟着本将军左右,多学习、多磨练,本将军自会悉心教导于你。”

    沈上达再次跪地叩首,郑重其事地答道:“属下遵命!多谢将军栽培!属下定不负将军所望!”

    尚可喜此次南下广东,只携带了他深爱着的小妾以及她所生的女儿尚之敏一同前往。至于他的大儿子尚之信,则被送进了皇宫担任侍卫一职。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一份普通的职务安排,但实际上却是孝庄太后深思熟虑后的决策。她从李成栋反清的事件中汲取了教训,明白必须要有可靠的人质在手,才能确保尚可喜对朝廷的忠诚。因此,尚之信就成了这个人质,被留在皇宫中以备不时之需。

    而尚可喜的七儿子尚之隆虽然迎娶了和硕公主,但这位公主却宛如皇室派来监视尚家的眼线一般。在这种复杂的局势下,尚可喜别无选择,只能在广州府城建造一座宏伟的府邸,并广泛纳妾,希望能多生育几个子女。这样一来,即使未来发生什么变故,他也能够有更多的依靠和保障。毕竟,在那个时代,家族的繁荣与人丁的兴旺息息相关,而多一个孩子,就意味着多一份希望和力量。于是,尚可喜开始积极筹备建府事宜,同时挑选合适的女子纳入府中,为自己的家族繁衍后代。

    当尚可喜听闻顺治皇帝即将举行选妃大典之时,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期待与焦虑交织的复杂情感。他深知自家女儿尚之敏的美貌堪称倾国倾城,其容颜之娇美、气质之高雅,足以让任何男子为之倾心。于是,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海中逐渐浮现——将尚之敏送入皇宫,成为皇帝的妃子。

    然而,现实却给了尚可喜沉重一击。孝庄太后亲自出面帮助皇帝挑选妃子,但她所定下的规矩却让尚可喜的希望破灭:不要汉族女子,只招收满族和蒙古族的女子。这一规定无疑将尚之敏排除在外,使得尚可喜的计划瞬间落空。

    面对眼前这般令人忧心忡忡的状况,尚可喜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沮丧和深深的无奈感。他深深地明白,尽管自己在领兵打仗方面立下了赫赫战功,但由于自己身为汉人,其地位始终无法与满蒙族人相提并论,甚至低人一等。因此,在孝庄皇太后所做出的这一决定性决策面前,他感到自己束手无策、毫无办法。

    然而,对于尚之敏来说,这个消息却犹如天籁之音,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毕竟,她一直以来都渴望着能够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根本就没有丝毫入宫的念头。她对宫廷生活的束缚和规矩深感厌恶,更向往广阔天地间的自由与洒脱。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仿佛命运在向她微笑。

    永历五年八月,参将沈上达率领大军紧紧跟随着尚可喜,一路浩浩荡荡地向新安县城进发。这一次,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夺取这座战略要地。

    当郑福松得知敌军来袭时,他立刻开始策划应对之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在半路的山路上设下埋伏,试图给尚可喜一个措手不及。

    然而,事情并没有像郑福松预期的那样发展。尚可喜的军队中有一群精明强干的侦察兵,他们提前察觉到了危险,并及时报告给了尚可喜。尚可喜当机立断,命令曹阿瞒大军离在山路入口处一千米的地方驻扎军营,然后分出主力骑兵绕道而行,避开了郑福松精心布置的陷阱,向新安县城出发。

    沈上达和他的军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新安县城郊。他们在距离城池不远处架起了威力巨大的火炮,准备用强大的火力攻破城门。随着一声声巨响,炮弹如雨点般落入新安县,很快就将城门炸出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正当参将沈上达率领主力从缺口处冲进新安县城时,他心中满是欢喜和期待,以为胜利即将到来。然而,当他们踏入城内,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惊愕不已——城内空无一人!

    原来,郑福松早就预见到敌人会来攻城,于是他机智地提前带领自己的部队从另一侧出城,登上战船悄然离去。沈上达望着这座空荡荡的新安县城,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挫败感。他意识到,这场战争远比他想象的要艰难得多……

    沈上达不费吹灰之力便占领了新安县城,这使得尚可喜欣喜若狂。他立刻安排了一名新的县令进驻新安县城,并率领大部队浩浩荡荡地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