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智擒鳌拜(2/3)
胁。
康熙四年九月初八日,年仅十一岁的康熙皇帝与首辅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举行了大婚典礼。这一天,皇宫内外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京城的大街小巷都弥漫着喜庆的气氛,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共同见证这场皇家盛事。
赫舍里氏出身名门望族,家族背景深厚。她的祖父索尼历经三朝,功勋卓着;父亲索额图更是朝中重臣,深受康熙帝的信任。这场婚姻不仅是一场政治联姻,更是康熙帝巩固皇权、稳定局势的重要举措。
婚礼当天,康熙皇帝身着华丽的龙袍,乘坐龙辇前往皇后寝宫。沿途,侍卫们整齐列队,宫女们手持花篮,一路撒下花瓣。赫舍里氏则身披凤冠霞帔,端坐于婚床之上,等待着皇帝的到来。
当康熙皇帝进入寝宫后,两人相对而坐,行合卺礼。随后,康熙皇帝亲自揭开赫舍里氏的盖头,露出了一张美丽动人的脸庞。赫舍里氏羞涩地低下头,脸上泛起红晕。接着,康熙皇帝与赫舍里氏一同享用喜宴,共饮交杯酒。整个过程充满了庄重和神圣的氛围。
婚后,康熙皇帝对赫舍里氏十分宠爱。两人相互扶持,共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赫舍里氏也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和智慧,成为了康熙皇帝的得力助手。他们的爱情故事成为了一段佳话,流传至今。
14 岁的康熙,终于开始亲政。此时的康熙,虽然已经亲政,但朝政依旧被四位辅政大臣掌控着。其中,鳌拜与苏克萨哈的矛盾日益激化。
一天,鳌拜在朝堂上公然与苏克萨哈发生争执。原来,鳌拜一直对苏克萨哈心怀不满,想要找机会除掉他。这次争执让鳌拜下定决心要对苏克萨哈下手。于是,鳌拜开始勾结同党,捏造罪名,诬陷苏克萨哈犯了大罪,并奏请康熙帝将其处死。
康熙深知苏克萨哈并无过错,但鳌拜势力庞大,自己暂时无法与之抗衡。面对鳌拜的咄咄逼人,康熙心中虽有不甘,但也只能无奈地答应了鳌拜的请求。
然而,康熙并没有就此放弃。他意识到自己必须采取行动,才能摆脱鳌拜的控制。于是,他开始秘密筹划如何铲除鳌拜这个心头大患。
由于鳌拜手握重兵,康熙一时之间难以找到合适的时机和力量对抗他。经过深思熟虑,康熙决定从身边的侍卫入手。他在御林军中挑选了三十六名年轻力壮、武艺高强的少年。这些少年都是十八至二十五岁的年轻人,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康熙亲自训练这些少年,教他们摔跤等技艺。同时,他还向他们灌输忠诚和勇敢的精神。这些少年们逐渐成为了康熙的心腹,他们对康熙忠心耿耿,愿意为他赴汤蹈火。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康熙不断加强自己的实力,等待着时机的到来。而鳌拜却浑然不觉,依然嚣张跋扈,以为自己可以永远掌控朝廷。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即将展开……
每日下朝后,康熙便带领着这三十六人开始了刻苦的训练。他们学习和演练各种各样的拳术,包括长拳、短打等,甚至还涉及到各种兵器的使用技巧。其中,最为辛苦且勤奋的要数满族传统的摔跤技艺。摔跤这项运动对身体协调性要求极高,需要掌握手、眼、身、法、步等多个方面的技巧。不仅如此,它对运动员的力量也有着严格要求,正所谓“一力降十会”,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力量作为支撑,无论技术多么精湛,都将无济于事。
经过一年时间的不懈努力,这些年轻人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他们的太阳穴高高鼓起,身上的腱子肉翻卷有力,每个人都熟练地掌握了各种拳术。如今,他们已经成为一支实力非凡的队伍。
这天,康熙皇帝换上一身轻便的衣服,准备和索额图一同前去拜访鳌拜。就在他们到达的时候,鳌拜脸上露出了一丝惊慌失措的神情。原来,鳌拜正准备伸手到炕边的褥垫下面摸索什么东西。索额图眼疾手快,迅速冲向前,紧紧地抓住了鳌拜的手腕,用力向外一扯。就在这时,众人惊讶地发现,鳌拜的手里竟然握着一把锋利的尖刀。鳌拜的脸色瞬间变得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说话也开始结巴起来,试图解释自己的行为。然而,康熙皇帝早已心知肚明,知道鳌拜心怀不轨。但他并没有表露出来,只是微笑着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满族人自古就有刀不离身的习惯,这很正常啊!”说完,康熙皇帝转身离去,留下鳌拜独自陷入沉思。
时光荏苒,康熙皇帝即位已然过去了七个年头,曾经稚嫩的孩童如今已长成翩翩少年郎。而对于辅政大臣鳌拜而言,这七载岁月可谓是其人生最为辉煌的时刻。他以一己之力压制住其他三位辅政大臣,成为了权倾朝野、只手遮天的权臣,朝堂之上几乎无人敢于违背他的旨意。就连康熙皇帝都对他敬重有加,时常召他前往南书房讲学。
南书房位于乾清门西侧,乃是康熙皇帝日常读书学习之所。康熙自小便对读书求知抱有浓厚兴趣,故而常于此处埋头苦读。然而此番殊荣,于鳌拜而言,早已司空见惯。于是乎,他如往昔一般,孤身一人,大摇大摆地跟随着前来传旨的太监,昂首阔步踏入了紫禁城。
正当鳌拜认为此次召见不过是稀
康熙四年九月初八日,年仅十一岁的康熙皇帝与首辅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举行了大婚典礼。这一天,皇宫内外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京城的大街小巷都弥漫着喜庆的气氛,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共同见证这场皇家盛事。
赫舍里氏出身名门望族,家族背景深厚。她的祖父索尼历经三朝,功勋卓着;父亲索额图更是朝中重臣,深受康熙帝的信任。这场婚姻不仅是一场政治联姻,更是康熙帝巩固皇权、稳定局势的重要举措。
婚礼当天,康熙皇帝身着华丽的龙袍,乘坐龙辇前往皇后寝宫。沿途,侍卫们整齐列队,宫女们手持花篮,一路撒下花瓣。赫舍里氏则身披凤冠霞帔,端坐于婚床之上,等待着皇帝的到来。
当康熙皇帝进入寝宫后,两人相对而坐,行合卺礼。随后,康熙皇帝亲自揭开赫舍里氏的盖头,露出了一张美丽动人的脸庞。赫舍里氏羞涩地低下头,脸上泛起红晕。接着,康熙皇帝与赫舍里氏一同享用喜宴,共饮交杯酒。整个过程充满了庄重和神圣的氛围。
婚后,康熙皇帝对赫舍里氏十分宠爱。两人相互扶持,共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赫舍里氏也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和智慧,成为了康熙皇帝的得力助手。他们的爱情故事成为了一段佳话,流传至今。
14 岁的康熙,终于开始亲政。此时的康熙,虽然已经亲政,但朝政依旧被四位辅政大臣掌控着。其中,鳌拜与苏克萨哈的矛盾日益激化。
一天,鳌拜在朝堂上公然与苏克萨哈发生争执。原来,鳌拜一直对苏克萨哈心怀不满,想要找机会除掉他。这次争执让鳌拜下定决心要对苏克萨哈下手。于是,鳌拜开始勾结同党,捏造罪名,诬陷苏克萨哈犯了大罪,并奏请康熙帝将其处死。
康熙深知苏克萨哈并无过错,但鳌拜势力庞大,自己暂时无法与之抗衡。面对鳌拜的咄咄逼人,康熙心中虽有不甘,但也只能无奈地答应了鳌拜的请求。
然而,康熙并没有就此放弃。他意识到自己必须采取行动,才能摆脱鳌拜的控制。于是,他开始秘密筹划如何铲除鳌拜这个心头大患。
由于鳌拜手握重兵,康熙一时之间难以找到合适的时机和力量对抗他。经过深思熟虑,康熙决定从身边的侍卫入手。他在御林军中挑选了三十六名年轻力壮、武艺高强的少年。这些少年都是十八至二十五岁的年轻人,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康熙亲自训练这些少年,教他们摔跤等技艺。同时,他还向他们灌输忠诚和勇敢的精神。这些少年们逐渐成为了康熙的心腹,他们对康熙忠心耿耿,愿意为他赴汤蹈火。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康熙不断加强自己的实力,等待着时机的到来。而鳌拜却浑然不觉,依然嚣张跋扈,以为自己可以永远掌控朝廷。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即将展开……
每日下朝后,康熙便带领着这三十六人开始了刻苦的训练。他们学习和演练各种各样的拳术,包括长拳、短打等,甚至还涉及到各种兵器的使用技巧。其中,最为辛苦且勤奋的要数满族传统的摔跤技艺。摔跤这项运动对身体协调性要求极高,需要掌握手、眼、身、法、步等多个方面的技巧。不仅如此,它对运动员的力量也有着严格要求,正所谓“一力降十会”,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力量作为支撑,无论技术多么精湛,都将无济于事。
经过一年时间的不懈努力,这些年轻人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他们的太阳穴高高鼓起,身上的腱子肉翻卷有力,每个人都熟练地掌握了各种拳术。如今,他们已经成为一支实力非凡的队伍。
这天,康熙皇帝换上一身轻便的衣服,准备和索额图一同前去拜访鳌拜。就在他们到达的时候,鳌拜脸上露出了一丝惊慌失措的神情。原来,鳌拜正准备伸手到炕边的褥垫下面摸索什么东西。索额图眼疾手快,迅速冲向前,紧紧地抓住了鳌拜的手腕,用力向外一扯。就在这时,众人惊讶地发现,鳌拜的手里竟然握着一把锋利的尖刀。鳌拜的脸色瞬间变得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说话也开始结巴起来,试图解释自己的行为。然而,康熙皇帝早已心知肚明,知道鳌拜心怀不轨。但他并没有表露出来,只是微笑着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满族人自古就有刀不离身的习惯,这很正常啊!”说完,康熙皇帝转身离去,留下鳌拜独自陷入沉思。
时光荏苒,康熙皇帝即位已然过去了七个年头,曾经稚嫩的孩童如今已长成翩翩少年郎。而对于辅政大臣鳌拜而言,这七载岁月可谓是其人生最为辉煌的时刻。他以一己之力压制住其他三位辅政大臣,成为了权倾朝野、只手遮天的权臣,朝堂之上几乎无人敢于违背他的旨意。就连康熙皇帝都对他敬重有加,时常召他前往南书房讲学。
南书房位于乾清门西侧,乃是康熙皇帝日常读书学习之所。康熙自小便对读书求知抱有浓厚兴趣,故而常于此处埋头苦读。然而此番殊荣,于鳌拜而言,早已司空见惯。于是乎,他如往昔一般,孤身一人,大摇大摆地跟随着前来传旨的太监,昂首阔步踏入了紫禁城。
正当鳌拜认为此次召见不过是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