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大地的脉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太阳渐渐西斜,阳光洒在匠工们的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他们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湿透,脸上也沾满了水泥灰,但他们依然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

    在他们的努力下,一段段水泥路逐渐成型,展现在百姓们的眼前。

    百姓们看着匠工们辛勤劳作的场景,渐渐地,议论声小了下来。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敬佩之情。他们开始意识到,这些匠工们正在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一个小孩指着正在铺设的水泥路,兴奋地说道:“看,以后我们可以在上面跑啦!”众人纷纷点头,眼中充满了期待。

    同样的场景。

    永宁县城的街道上,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阳光洒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为正在进行的水泥路硬化工程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一包包水泥整齐地堆放在施工现场的角落,旁边是堆积如山的沙子和其他材料。

    百姓们围在四周,好奇地张望着,眼中满是对新道路的期待。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戏,为这紧张的施工场景带来了一丝轻松的氛围。

    永宁县县令薛平春身着官服,站在一旁,神色专注地望着眼前的施工场面。

    他的眼神中既有对工程进度的关切,也有对未来县城发展的憧憬。薛县令微微皱起眉头,仔细观察着匠工们的每一个动作,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问题。

    几位从平凉府派来的匠工师傅则显得格外沉稳和自信。他们身着粗布工装,头戴草帽,汗水已经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依然全神贯注地指导着永宁的匠工们。

    一位师傅站在搅拌桶前,大声说道:“先把沙子倒进去,注意比例,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永宁的匠工们立刻行动起来,他们用铲子将沙子一铲一铲地倒入搅拌桶中,发出“沙沙”的声响。

    师傅看着他们的动作,微微点头,接着说道:“现在把水泥打开,慢慢倒进去,小心别扬起太多灰尘。”

    随着水泥的倒入,灰色的粉末弥漫在空中,师傅连忙挥手示意大家后退一些。

    他自己则拿起一把铁锹,迅速地翻动着材料,让水泥和沙子初步混合在一起。

    “加水的时候要适量,不能太急。”师傅一边搅拌一边提醒着大家。永宁的匠工们紧张地看着师傅的操作,手中紧紧握着工具,准备随时听从指挥。

    薛县令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不时与身边的随从交流几句。

    他深知这条水泥路对永宁县城的重要性,不仅能方便百姓出行,还能促进商贸往来,推动县城的经济发展。

    他看着匠工师傅们熟练的动作和认真的态度,心中充满了信心。

    在师傅们的指导下,永宁的匠工们逐渐掌握了搅拌水泥的技巧。

    随着时间的推移,搅拌好的水泥被运送到街道上,开始铺设路面。

    转眼间两个月过去。

    在永宁县和长乐县的交界处,薛平春与徐采文并肩而立,目光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薛平春微微仰头,阳光洒在他的脸上,映出他眼中的熠熠光彩。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辽北县那漂亮的水泥路,那平坦如砥的路面,那坚实耐用的质感,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在他眼前徐徐展开。

    他想到即将在自己执政的永宁县也能拥有这样的水泥路,心中的激动如潮水般汹涌澎湃。

    他仿佛看到了百姓们欢快的笑脸,听到了车马喧嚣的热闹声,感受到了县城即将迎来的繁荣与昌盛。

    他紧紧握拳,暗暗发誓一定要将这项工程做到最好,不辜负百姓的期望,也为自己的执政生涯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徐采文同样心潮起伏。他微微眯起眼睛,望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长乐县那焕然一新的街道。

    他想起辽北县的水泥路,那是多么令人羡慕的存在啊。如今,这个梦想即将在自己的努力下成为现实,他的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喜悦。

    他深知这条水泥路对于长乐县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是连接百姓幸福生活的桥梁。

    他在心中默默感谢百里正的雷厉风行,若不是他的果断决策和大力支持,这个梦想不知何时才能实现。

    两人同时想到了百里正,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敬佩之情。百里正的作风果断坚毅,说干就干,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他为了百姓的福祉,不惜一切代价,这种雷厉风行的作风让他们深受感动。

    与百里正相比,他们心中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宋延平。宋延平做事犹豫不决,常常错失良机,与百里正的果敢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他们感慨万分,觉得自己在百里正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也更加坚定了要为百姓谋福利的决心。

    薛平春转过头,看着徐采文,感慨地说道:“百里将军真是令人敬佩,有他的领导,我们的县城必将迎来新的辉煌。”

    徐采文点头赞同:“是啊,与宋延平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