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合作需要筹码(1/2)
见苏易进了院子,沈静转身上了楼,没有给苏易打招呼。
苏易感觉到了沈静的情绪,他并没有马上上楼,而是坐在院子里刚才的椅子上。
今天小高来,信息量太大。樊林的事,算是小高对上次苏易去交投找他的回复,而李云岫突然对这个项目的关注,难道真的是自己这份策划破了崃山乡村振兴的僵局?
但自己除了沈静没给其他人提过这个项目计划,李云岫作为崃山一号,难道真的会去关注一个策划?不要说在他的书记办公室有多少策划案,就算是经过筛选到了他秘书手上的各种方案、策划就不知道有多少。
不过,苏易现在没有精力去想到底李云岫为什么会关注到这份策划案。现在最重要的是有了这个条件,该怎么推进这个项目。
苏易告诉小高这是自己的项目,而且请小高不要主动给李云岫汇报,是因为苏易并没有想好接下来该怎么做,一旦汇报,如果李云岫或者其他部门要听项目汇报,苏易还没有完善的后续方案。
苏易是在争取时间。
现在,项目用地不再是最关键的问题,因为如果有崃山交投背书,村上就成了执行方,而不是决策方。关键的是,仅仅一份策划,如果和崃山交投谈判,这筹码太轻了。
这些年,苏易的感受很深,如果和别人合作,筹码与话语权绝对是相应的。
樊林在两三年的时间内,一直在苏易面前把姿态摆得很低,是因为李云岫是苏易的筹码;马达几次抛出来橄榄枝,也是因为李云岫让在可能的情况下帮助苏易;和老潘合作“不服来站”,是因为苏易调动了大量的政府资源。
而现在,交投给项目背书,什么样的筹码才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资金?资源?还是团队?
苏易可以说一样都不占。在这种情况下,不说交投可以用这个策划思路,重新做一份方案;厚道一点,就算提出买苏易这份策划,也让苏易无话可说,而且,还得记小高一份人情。
在资金、资源、团队这三个选项上,苏易唯一可以做的,只有团队。
而现在的情况是,苏易根本没有自己的团队。
既然此路不通,苏易又回到策划一个项目的基本思路和框架上。
项目发起背景、资源和市场研判、经济分析、商业模式,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
任何项目,在最后要实现预期的效益,都是通过运营来实现。
而这个项目中,不论是崃山交投,还是提供土地资源的合作社,都不是最后项目运营的最佳选择。
文旅项目的运营最佳运营机构是什么?
旅行社。
苏易的思路渐渐有了方向。如果,有一家旅行社作为这个项目的运营商,这个筹码足够和崃山交投对等谈判。
丁小川!苏易想起了这个蜀省、甚至全国旅游界的传奇人物。
苏易在手机上输入丁小川。很快,屏幕上弹出了很多信息。
苏易点开官方人物词条。
丁小川,明辉旅游集团副总裁,明辉旅游集团公司蜀省分社董事长兼总经理。
苏易和丁小川有过一段交集。
在一次旅游局主办的企业联谊会上,苏易和丁小川相识,两人彼此欣赏,成为朋友。
交谈中,两人竟然还是西南外国语学院的校友,只不过丁小川的专业是德语,而苏易的专业是英语。
在一次榕市举办的大型招商会上,丁小川和苏易作为旅游局推荐的导游,为招商团在榕市的旅游安排中作为导游。
丁小川和苏易各带一辆车。
两人一商量,决定在旅游景点,丁小川主讲大佛寺,而苏易则担纲三国城的讲解。
这次合作,也有相互较劲的意思。
在大佛寺,丁小川从佛祖出世,天花乱坠的典故展开,整整两个小时,不但招商团没有一个团员离开,连路过的游人也被吸引过来。
而在三国城,苏易从攻心联切入,纵横捭阖,把招商团带入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在最后的晚宴上,招商团的团长,走到丁小川和苏易面前:因为丁先生和苏先生的精彩解说,我们决定在榕市的计划投资项目之外,再投一家两岸联合的旅行社。想请丁先生和苏先生到这家旅行社担任总经理和副总经理。
丁小川和苏易都婉拒了招商团长的邀请。
不久,丁小川创办了威斯达旅行社,苏易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丁小川的威斯达旅行社经营得并不顺利,一年后,因资金问题,举步维艰。
苏易从以前旅行社的同事那里,知道了丁小川的情况。
当天晚上苏易约丁小川在蜀江宾馆喝咖啡,提出想入股威斯达旅行社。
“苏易,你是听说了什么?”丁小川看着苏易问。
“我自己的旅游情结,丁哥你的人品和才华,威斯达的平台。你就说愿不愿意我分一杯羹吧?”
苏易感觉到了沈静的情绪,他并没有马上上楼,而是坐在院子里刚才的椅子上。
今天小高来,信息量太大。樊林的事,算是小高对上次苏易去交投找他的回复,而李云岫突然对这个项目的关注,难道真的是自己这份策划破了崃山乡村振兴的僵局?
但自己除了沈静没给其他人提过这个项目计划,李云岫作为崃山一号,难道真的会去关注一个策划?不要说在他的书记办公室有多少策划案,就算是经过筛选到了他秘书手上的各种方案、策划就不知道有多少。
不过,苏易现在没有精力去想到底李云岫为什么会关注到这份策划案。现在最重要的是有了这个条件,该怎么推进这个项目。
苏易告诉小高这是自己的项目,而且请小高不要主动给李云岫汇报,是因为苏易并没有想好接下来该怎么做,一旦汇报,如果李云岫或者其他部门要听项目汇报,苏易还没有完善的后续方案。
苏易是在争取时间。
现在,项目用地不再是最关键的问题,因为如果有崃山交投背书,村上就成了执行方,而不是决策方。关键的是,仅仅一份策划,如果和崃山交投谈判,这筹码太轻了。
这些年,苏易的感受很深,如果和别人合作,筹码与话语权绝对是相应的。
樊林在两三年的时间内,一直在苏易面前把姿态摆得很低,是因为李云岫是苏易的筹码;马达几次抛出来橄榄枝,也是因为李云岫让在可能的情况下帮助苏易;和老潘合作“不服来站”,是因为苏易调动了大量的政府资源。
而现在,交投给项目背书,什么样的筹码才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资金?资源?还是团队?
苏易可以说一样都不占。在这种情况下,不说交投可以用这个策划思路,重新做一份方案;厚道一点,就算提出买苏易这份策划,也让苏易无话可说,而且,还得记小高一份人情。
在资金、资源、团队这三个选项上,苏易唯一可以做的,只有团队。
而现在的情况是,苏易根本没有自己的团队。
既然此路不通,苏易又回到策划一个项目的基本思路和框架上。
项目发起背景、资源和市场研判、经济分析、商业模式,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
任何项目,在最后要实现预期的效益,都是通过运营来实现。
而这个项目中,不论是崃山交投,还是提供土地资源的合作社,都不是最后项目运营的最佳选择。
文旅项目的运营最佳运营机构是什么?
旅行社。
苏易的思路渐渐有了方向。如果,有一家旅行社作为这个项目的运营商,这个筹码足够和崃山交投对等谈判。
丁小川!苏易想起了这个蜀省、甚至全国旅游界的传奇人物。
苏易在手机上输入丁小川。很快,屏幕上弹出了很多信息。
苏易点开官方人物词条。
丁小川,明辉旅游集团副总裁,明辉旅游集团公司蜀省分社董事长兼总经理。
苏易和丁小川有过一段交集。
在一次旅游局主办的企业联谊会上,苏易和丁小川相识,两人彼此欣赏,成为朋友。
交谈中,两人竟然还是西南外国语学院的校友,只不过丁小川的专业是德语,而苏易的专业是英语。
在一次榕市举办的大型招商会上,丁小川和苏易作为旅游局推荐的导游,为招商团在榕市的旅游安排中作为导游。
丁小川和苏易各带一辆车。
两人一商量,决定在旅游景点,丁小川主讲大佛寺,而苏易则担纲三国城的讲解。
这次合作,也有相互较劲的意思。
在大佛寺,丁小川从佛祖出世,天花乱坠的典故展开,整整两个小时,不但招商团没有一个团员离开,连路过的游人也被吸引过来。
而在三国城,苏易从攻心联切入,纵横捭阖,把招商团带入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在最后的晚宴上,招商团的团长,走到丁小川和苏易面前:因为丁先生和苏先生的精彩解说,我们决定在榕市的计划投资项目之外,再投一家两岸联合的旅行社。想请丁先生和苏先生到这家旅行社担任总经理和副总经理。
丁小川和苏易都婉拒了招商团长的邀请。
不久,丁小川创办了威斯达旅行社,苏易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丁小川的威斯达旅行社经营得并不顺利,一年后,因资金问题,举步维艰。
苏易从以前旅行社的同事那里,知道了丁小川的情况。
当天晚上苏易约丁小川在蜀江宾馆喝咖啡,提出想入股威斯达旅行社。
“苏易,你是听说了什么?”丁小川看着苏易问。
“我自己的旅游情结,丁哥你的人品和才华,威斯达的平台。你就说愿不愿意我分一杯羹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