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聘礼(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如此。不过,那个叫叶高的,你要多管教 ,别让他出来惹事。”

    “我给他安排拉垃圾的活了,不让他出门。再敢惹事把腿打断。”

    话题扯开,从家里说到村里,说到镇上,谈到国事,论到国际。边说边喝,几个小辈插不上嘴,吃饱后先跑了出去。

    “艳姐,带我去湖里玩吧,我还没来过呢。”吴玲央求道。

    “好,我们一起去玩,开个大船。”陈艳爽快地答应。

    “以后要喊大嫂了。”叶玉宝说。

    “还是喊艳姐姐觉得亲近。改不改的有啥关系。”

    找了一条大船,拉开机器,驾驶着向湖中行去。

    陈家小子驾着船,几人在船头站立,迎着风,欣赏着天水相接的景色。今年的冬天不像往年那样冷,雨雪很少,湖面没有结冰。

    虽然并不在意这个结婚的仪式,陈艳心里还是有点激动,扫了眼叶宇,暖暖的感觉。

    虽然是冬天,没啥可看的,也有许多游客乘着游船在湖面上观光。往来的货轮络绎不绝,码头上很繁忙,显示着经济的发展。陈庄人祖传的跑运输的手艺和传统意识,不想干农活,不能跑运输就依靠打渔生活。现在几乎每家都有船,槽运,海运,都不闲着,有的还做起了远洋的生意。

    冬日暖阳,南风习习,送来春的气息。

    “玲儿,唱首歌。”叶宇说。

    “我不会唱现代的流行的歌,都是以前学的老歌,听烦了的。”

    “那也得看是谁唱的。”

    “那就唱首医歌吧。”吴玲站在船头,高声放歌,

    “修行在天地间,推演离震乾。

    身背药壶,救世扶伤,莫叹人生苦难。

    五千年的神话,撑起华夏荣光,传承不断。

    生命的彩虹,续写华丽的篇章,追求人生的无限。

    日月随行,踏遍青山。

    太上。”

    悠扬的歌声在湖面远远传播,传达着医道修行者的心声。听得出吴玲对医道有了很深刻的认知,成就很大了。

    “祝玲妹修行有成,前途远大。”

    “感谢艳姐姐的栽培和引导。我现在才深深的明白医者的使命,希望和师傅一样在医道上走得更远。”

    “修行路上不停步,勇于前行才能走得更远。”

    “艳姐姐学经济,是想兼济天下以求道吗?”

    “我天生武道,平荡前路,伴随宇前行。经济只是辅助,锻炼策略。经济商业同样也是一处战场。”

    “宇哥哥呢?不会是老玩计谋吧。”

    “这不好吗?象你这样的老油条,被我绑定在杏林院,乖乖的听话干活。”

    “说真话。你的道是啥?”

    “胸怀天下,志在星汉。”

    吴玲翻个白眼,鄙视一下。从来就不可相信叶宇的话,被骗好多次了。

    游玩了两个多小时,绕了一大圈回到码头。

    长辈们吃过饭,随同陈德玄到玩物馆观赏宝物。一面青龙旗高高的立在大门里面的旗台上。五方旗之青莲宝色旗。

    五层高楼,摆放上万件文物古董。分门别类,四面展览墙上,展览柜里,一件件挨着,标着名称和简介。

    “也没个安全设施,不怕被顺走了?”叶大伯说道。

    “全息监控,一举一动看得清楚,而且也不能触碰到,外面有一层保护膜隔着的。伸不进手。只有把电源切断才能拿出来。这是小宇的公司给设计的保护方案。这个科技在世界上还是独一份。”陈德玄自豪的夸赞自己的女婿。

    也不知叶宇从哪弄来的,用什么手段弄来的,总之每过几天就会有一批新的东西送来,时常的会出现几件价值高的物品。一件件登记在册,说好的,只当陈列品,不准买卖,算作国宝在这陈列。也算在国家所有的宝册中。

    “这件铜炉是明代的,可惜的是毁掉了一个耳。明代中期尚仙修道,存在着许多的这种丹炉,但流传下来的几乎没有。”

    “这本书,看着很古老似的,还是本种植的农书啊。”叶天成说。

    “被小日给抢走的草本要术,手写的古本,全世界只存在这一本。”

    “上个月送来的一个箱子,就有它在里面?”

    “是的。叶兄不在意这些东西,也不查看一下。”

    “我不喜欢。年轻的时候,杨英硬是强迫着我背来一包袱古董,一直放在家里,宝贝似的收藏了十几年,现在还在家里存着呢。”

    “啥样的?拿来让我看看。”

    “别听他胡说,只是一些字画,当传家宝留给后代的,别打我的主意。”杨英说。

    陈德玄没法,也不敢强要。其实这里的宝物只是看着,又不能交易。真要把亲家的东西要来,说不定又要造册了。

    一层层的转着,不时的介绍几件古物。

    每天来参观的人还要经过审查,大多是收藏界的工作人员和文物爱好者。在工作人员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