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助教(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可以提问题,也要回答我的问题。”叶宇正了正身子,“法学理论,法律条文,与现实执法的关系以及差异。”

    “法学理论是根据社会需要而建立的。它具有系统性,不足之处便是滞后性,停留在理论上,与现实的差距越来越大,如果不加以更新和改变,就会和社会脱节。根据法学理论结合社会实际制订的法律条文同样如此,所好的是法条可以不断的修改或废止。那么,再好的法律是不是就符合社会实际?”

    “曾经有一位农妇,含冤带屈进京上告,却欲告无门,无人理会。无奈之下找到大学的一位法学教授。这位教授教学是没说的,说得头头是道,讲到酣处不禁慷慨激昂。可是听了农妇的冤屈,却无计可施,连个建议也说不出来。这就是法学与现实的脱节,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要这样的理论有用吗?”

    “所有说,法学大家在现实中还不如一名什么也不懂却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小村长。”

    “有什么感想没有?”

    “法首先是治党,治官的。治理地方要结合民情,把握分寸。如果法律只对民众严酷,对上层却宽松,就会走向反动。”

    “做一名正直的法官,一名关心人民疾苦的法官,一名为人称道的法官。只学这个书本远远不够,必须走进社会,深入了解民情,做一名知法知情的法官。”

    “暑假期间,我所在的镇上发生一起打架事件,两家邻居为了地基发生争吵。占了邻居一寸地基的一家被打了。应该如何处理呢?大家讨论一下,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打人犯法,,有的说不占理的一方应该赔礼道歉,让出多占的地基。

    讨论过后,叶宇说:“依法处罚的话,两家都要被罚,一家罚钱,一家给人看伤赔钱。那么就会造成两家的仇恨。既然是几十年的邻居,有矛盾是难免的。最后镇里决定不予处罚,而是由村里来调解。有名望的村里老人把两家叫到一起,说理说情,两家于是和解,和好如初。”

    “这样的事情在村里经常发生,并不算稀罕事情。大家也都是来自农村,见过吧,处理的方法大致是这样吧。所以,民间的事情首先以民约族规,实在解决不了才由法院解决。法律是严酷的,用之当慎。”

    “生搬硬套,不知变通的,不是铁面无私的青天,而是白痴。”

    从此开始,叶宇开始了既当学生又当导师的生涯,成天忙碌着,有点空还要管理自已的网络,不时的还要在华文易网发表点东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