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分水岭(三)(2/3)
楼,最高的23层,最矮的5层,由于是长钢企业的自建楼盘,这些大楼就像蜂巢般井然有序、却又令人眼花地群聚着,彰显着对内满足、对外排斥的孤立性。并且,仅仅是从平面图就能够看得出,19栋楼被规划出了非常明显的阶级。一共有4个区域,南区是高层,东区是中层,西区是长工,北区是临时务工人员。
南区的绿化与建设最好,充足地享受着阳光地带,以至于遮挡住了其他三区的清晨时分的第一缕阳光——因为南区的3栋楼,在小区中最显优势的地段。
中间两个区域的设施倒也还算合理,唯独临时务工人员的待遇有着断崖式的差距。楼层矮,靠着马路,是被电网圈起来的,看上去没冷气,必然是冬冷夏热的状态,平面图上设计出了家家户户需要在窗台上装着抽风扇。这里的人大多数都是外地来务工的,经济能力本身就不足,能被长钢企业收留做事,不仅不会抱怨住宿条件,反而还会感恩戴德,至少他们有了庇护所与热馒头。
“据我这20天来的观察,北区的人是不可以走家属楼的正门的。他们要遵守长钢企业内部的规矩,只能走偏僻的小门,连门卡也和其他三个区的住户不一样。”班珏琳的语气中有一丝愤恨,“这种内部歧视十分严重,他们的伙食也与其他三个区域不同,只有一餐,是晚餐,其余两餐要自行花费,可以选择在工厂食堂进餐,当月业绩好的话,可能会获得9折的福利。”
班柠听着班珏琳的叙述,内心受到了触动,她站在墙壁前抬起手,轻轻触摸着墙壁上的重要资料。
竟然连2003年的线索都找了出来……班柠激动地微微喘息,身后传来班珏琳坚定的声音,她说:“姐,你知道爸在后期的生活地点是哪里吗?”
班柠很聪明,自然明白班珏琳的暗示,她指了指平面图上的位置,回道:“北区。”
“没错。”班珏琳哽咽一声,眼里的恨意又深了一层,“在他意外去世之前的整整一个月内,都是被困在北区生活,只允许有一天的时间可以回家探亲。”
“我记得那一天,就是出事前的一天。”
班珏琳叹了一声,“也是我和他闹了不愉快的那天。”
话到此处,班柠动容地问道:“你觉得,我们现在还算是一家人吗?”
班柠回过头去,就好像姐妹二人的心意终于在此刻得以相通,这扇墙壁的存在令她们之间无需任何解释,甚至连同心愿,也一并明晰。
“只要我们还都姓班,就永远都是一家人。”班珏琳没有任何动摇,她靠在门旁,略一歪头,毫不犹豫地对她说出:“所以,我要为爸报仇的这件事,你一定不要反对。”
“反对?”班柠破涕为笑似的,她走近班珏琳几步,伸出拳头,“共勉。”
班珏琳也笑了,她抬起右手,握成拳,用力地撞了一下班柠。
6.
小的时候,班柠总会带着班珏琳跑出去和巷子里的同伴们玩“木头人”的游戏。
却从来都不让班珏琳当木头人,每次都会命令她来抓大家。反复多次之后,做妹妹的显然有些不满。略显生气地质问起了做姐姐的:“为什么每次都要我来抓你们,你自己却偏偏和大家一起做木头人?”
班柠只是得意的笑,从来都不告诉她理由。
直到各自成为初中生的某一天,她终于将问题的答案告诉了做妹妹的:“你怎么那么笨啊,做木头人很辛苦的,不能动又要小心被抓到,我是希望你可以自由的活动才每次都为你争取抓人的位置。”
只有一个人可以自由的话。
我希望能够是你。
7.
这个时候,班柠的电话再度响起来。
她接通之后,电话另一端的同事说道:“班队,死者的身份已经得到了确认,在你赶来现场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可以调出她的个人资料,因为现场有她的手机,是个叫做李檬的大学生,她好像……”
“好像什么?”班柠追问。
“她好像是和长钢企业的亲属有些交集。”
班柠猛地蹙眉,下意识地看向了站在自己面前的班珏琳。彼此神色皆是极为错愕,就好像被迫陷入了一个巨大的循环。
仿佛所有的命案,都与长钢企业有关。
派出所的同事倒是一语成谶了,当厄运集中在一处时,当真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8.
这是个地处北方,被山峦包围起来的小城。
四面环山,密不透风。道路笔直,数条河川顺着山脉脚下延伸,有意思的是居住在主城干道的市民却不知道偏远的郊区山林中布满河流。
相比于南方,北方的初秋时节才是最为难熬,说不清的闷热,却也还要穿着长袖外套,因为夜晚又极凉,偏生刺耳的蝉鸣声也要不识趣的添乱。
七七八八的亲属聚在派出所外头,他们议论纷纷、神色凝重,很快便看到有两名警察扶着一位哭到晕厥的家属走了出来。
而班柠也是在这个时候驱车回
南区的绿化与建设最好,充足地享受着阳光地带,以至于遮挡住了其他三区的清晨时分的第一缕阳光——因为南区的3栋楼,在小区中最显优势的地段。
中间两个区域的设施倒也还算合理,唯独临时务工人员的待遇有着断崖式的差距。楼层矮,靠着马路,是被电网圈起来的,看上去没冷气,必然是冬冷夏热的状态,平面图上设计出了家家户户需要在窗台上装着抽风扇。这里的人大多数都是外地来务工的,经济能力本身就不足,能被长钢企业收留做事,不仅不会抱怨住宿条件,反而还会感恩戴德,至少他们有了庇护所与热馒头。
“据我这20天来的观察,北区的人是不可以走家属楼的正门的。他们要遵守长钢企业内部的规矩,只能走偏僻的小门,连门卡也和其他三个区的住户不一样。”班珏琳的语气中有一丝愤恨,“这种内部歧视十分严重,他们的伙食也与其他三个区域不同,只有一餐,是晚餐,其余两餐要自行花费,可以选择在工厂食堂进餐,当月业绩好的话,可能会获得9折的福利。”
班柠听着班珏琳的叙述,内心受到了触动,她站在墙壁前抬起手,轻轻触摸着墙壁上的重要资料。
竟然连2003年的线索都找了出来……班柠激动地微微喘息,身后传来班珏琳坚定的声音,她说:“姐,你知道爸在后期的生活地点是哪里吗?”
班柠很聪明,自然明白班珏琳的暗示,她指了指平面图上的位置,回道:“北区。”
“没错。”班珏琳哽咽一声,眼里的恨意又深了一层,“在他意外去世之前的整整一个月内,都是被困在北区生活,只允许有一天的时间可以回家探亲。”
“我记得那一天,就是出事前的一天。”
班珏琳叹了一声,“也是我和他闹了不愉快的那天。”
话到此处,班柠动容地问道:“你觉得,我们现在还算是一家人吗?”
班柠回过头去,就好像姐妹二人的心意终于在此刻得以相通,这扇墙壁的存在令她们之间无需任何解释,甚至连同心愿,也一并明晰。
“只要我们还都姓班,就永远都是一家人。”班珏琳没有任何动摇,她靠在门旁,略一歪头,毫不犹豫地对她说出:“所以,我要为爸报仇的这件事,你一定不要反对。”
“反对?”班柠破涕为笑似的,她走近班珏琳几步,伸出拳头,“共勉。”
班珏琳也笑了,她抬起右手,握成拳,用力地撞了一下班柠。
6.
小的时候,班柠总会带着班珏琳跑出去和巷子里的同伴们玩“木头人”的游戏。
却从来都不让班珏琳当木头人,每次都会命令她来抓大家。反复多次之后,做妹妹的显然有些不满。略显生气地质问起了做姐姐的:“为什么每次都要我来抓你们,你自己却偏偏和大家一起做木头人?”
班柠只是得意的笑,从来都不告诉她理由。
直到各自成为初中生的某一天,她终于将问题的答案告诉了做妹妹的:“你怎么那么笨啊,做木头人很辛苦的,不能动又要小心被抓到,我是希望你可以自由的活动才每次都为你争取抓人的位置。”
只有一个人可以自由的话。
我希望能够是你。
7.
这个时候,班柠的电话再度响起来。
她接通之后,电话另一端的同事说道:“班队,死者的身份已经得到了确认,在你赶来现场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可以调出她的个人资料,因为现场有她的手机,是个叫做李檬的大学生,她好像……”
“好像什么?”班柠追问。
“她好像是和长钢企业的亲属有些交集。”
班柠猛地蹙眉,下意识地看向了站在自己面前的班珏琳。彼此神色皆是极为错愕,就好像被迫陷入了一个巨大的循环。
仿佛所有的命案,都与长钢企业有关。
派出所的同事倒是一语成谶了,当厄运集中在一处时,当真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8.
这是个地处北方,被山峦包围起来的小城。
四面环山,密不透风。道路笔直,数条河川顺着山脉脚下延伸,有意思的是居住在主城干道的市民却不知道偏远的郊区山林中布满河流。
相比于南方,北方的初秋时节才是最为难熬,说不清的闷热,却也还要穿着长袖外套,因为夜晚又极凉,偏生刺耳的蝉鸣声也要不识趣的添乱。
七七八八的亲属聚在派出所外头,他们议论纷纷、神色凝重,很快便看到有两名警察扶着一位哭到晕厥的家属走了出来。
而班柠也是在这个时候驱车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