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黑暗处(一)(2/3)
他的消息还真够及时的。
“听说了。”班珏琳拿过纸巾擦拭了一下嘴巴,“你问这个干什么?”
“说出来你可能不会相信——”
班珏琳皱起眉头,忍不住反问:“怎么,这个姑娘也是你的朋友吗?”
仿佛是略带一丝嘲讽的问法。
林雁回倒并不在意,只是认真地回答道:“不,我不认识她。我只是去过他们的大学做推销,邻市嘛,离咱们县城很近的,40分钟的车程而已。”
“所以呢?”
“我是上周去过的。”
班珏琳等他继续说下去。
“像我这种工作其实很不受待见,我自己倒是知道,当时买过我课的人并不多。”林雁回说:“只有3个人,其中就有她。”
“你卖给了她什么课?”
“汽修方面的课程。”林雁回说,“我卖的课种类也不是很多,都是专业方面的。”
班珏琳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上,准确说,她不认为从林雁回手上买走的课和那个女孩的死有关。
直到林雁回说出:“你知道她是怎么死的吗?”
“我不知道,只是从新闻上听见有个大学生死在冷冻货车上。”
“哦,那也只能说是,一部分死在了货车上面。”
“什么意思?一部分?”
“因为她是被碎尸的,尸体都还没有找全,所以,在货车上被发现的只是她的一部分。”
3.
即便是白天,可审讯室里的光线却极为昏暗。
头顶上的白炽灯修好了,虽然没有了“嘶啦”、“嘶啦”的噪音,可冰冷的白色灯光令整个房间里充满了阴森凉意。
班柠的双手环在胸前,听着面前的老人叙述着事情发生的过程。
老人姓徐,69岁,工程师退休,和38岁的女儿共同生活。
之所以被找来派出所,是因为他和他女儿是最后见到过死者的人。
“昨天下午,我和女儿很想吃阳春面,一直想去靠近邻市的城郊那家面馆吃一次,所以就驱车去了面馆,很有名的那家,‘兰桥面店’。”
朱琪负责记录徐老的口供,期间小声说了一句:“我都不知道城郊还有一家面馆……”
徐老温和地笑道:“像小姑娘你这样戴着一块蓝气球手表的女警,当然不会常去那种平价的面馆吃饭了。”
一听这话,朱琪有些讪讪地把手表往衣袖里藏了藏。
班柠打量着徐老的表情,心里觉得这个老人的观察力很敏锐,说话思路也十分清晰,而且面相纯善,眼神坚定,很容易就让人对他产生信任。
“您是在面馆里遇到被害人的吗?”班柠问。
徐老点点头,回道:“对。当时是下午3点,作为吃饭的时间来说,有些尴尬。所以店里的客人不多,加上我和我女儿,还有她,余下只有两桌,不超过8个人。”
“能再具体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形吗?”
“其实也不需要刻意描述,我对当时的事情经过还是记忆很深刻的。”徐老说,“她是一个人,坐在靠窗的位置,就在我们隔壁座位。她带着笔记本电脑,像是在看什么课程。我听到是在说和汽车有关的内容,具体是什么就不知道了。”
徐老顿了顿,接着回忆道:“我和女儿点过面后,就一直在等着上菜,虽然店里客人不多,但那家面馆都是现场手工做面条,难免会慢一些。我等得无聊时,就张望了一下店内,发现角落里有个戴着帽子的男人一直在打量我隔壁桌的那个女孩。看上去……是有些可疑的人。”
“他多大年纪?身高多少?体型大概是什么样子的?”
“我觉得他应该是个年轻人,最多35岁。由于戴着帽子,遮住他半张脸,所以看不太清全脸,反正他是没有蓄胡子的,下半张脸倒是很干净。体型就很普通了,不算高,甚至比我矮上一点,目测在173cm左右。不胖,但是很壮,一身冲锋衣,没有点任何食物,大约盯了女孩5分钟后,他开始有所行动。”
班柠和朱琪的表情都变得严肃起来,仿佛都意识到接下来的不妙。
徐老略一垂眼,神色显露出几分愠色,他说:“现在这个社会的确是很浮躁,有许多怀揣着恶意的人横行,尤其是对年轻、独自行动的女性来说,生活中的危险要比成年男性大出很多。就拿当时的情况来说吧,那名女孩看上去20岁出头,素素淡淡的样貌,像是极其容易轻信于人的类型。可疑男子很自然地坐到她的餐桌对面,问起了她是不是一人来吃面的。”
班柠能够想象得到当时的场景,心中不由地升腾出一股厌恶。
4.
“嘿,你自己一个人吗?”
“对。”
“我也一个人,但我一会儿要回去我的工作室,今天正好要去练练车,车子就停在工作室门口了。”
“哦……是吗。”
“我在旁边听到你一直在看和汽车维修类有关的课
“听说了。”班珏琳拿过纸巾擦拭了一下嘴巴,“你问这个干什么?”
“说出来你可能不会相信——”
班珏琳皱起眉头,忍不住反问:“怎么,这个姑娘也是你的朋友吗?”
仿佛是略带一丝嘲讽的问法。
林雁回倒并不在意,只是认真地回答道:“不,我不认识她。我只是去过他们的大学做推销,邻市嘛,离咱们县城很近的,40分钟的车程而已。”
“所以呢?”
“我是上周去过的。”
班珏琳等他继续说下去。
“像我这种工作其实很不受待见,我自己倒是知道,当时买过我课的人并不多。”林雁回说:“只有3个人,其中就有她。”
“你卖给了她什么课?”
“汽修方面的课程。”林雁回说,“我卖的课种类也不是很多,都是专业方面的。”
班珏琳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上,准确说,她不认为从林雁回手上买走的课和那个女孩的死有关。
直到林雁回说出:“你知道她是怎么死的吗?”
“我不知道,只是从新闻上听见有个大学生死在冷冻货车上。”
“哦,那也只能说是,一部分死在了货车上面。”
“什么意思?一部分?”
“因为她是被碎尸的,尸体都还没有找全,所以,在货车上被发现的只是她的一部分。”
3.
即便是白天,可审讯室里的光线却极为昏暗。
头顶上的白炽灯修好了,虽然没有了“嘶啦”、“嘶啦”的噪音,可冰冷的白色灯光令整个房间里充满了阴森凉意。
班柠的双手环在胸前,听着面前的老人叙述着事情发生的过程。
老人姓徐,69岁,工程师退休,和38岁的女儿共同生活。
之所以被找来派出所,是因为他和他女儿是最后见到过死者的人。
“昨天下午,我和女儿很想吃阳春面,一直想去靠近邻市的城郊那家面馆吃一次,所以就驱车去了面馆,很有名的那家,‘兰桥面店’。”
朱琪负责记录徐老的口供,期间小声说了一句:“我都不知道城郊还有一家面馆……”
徐老温和地笑道:“像小姑娘你这样戴着一块蓝气球手表的女警,当然不会常去那种平价的面馆吃饭了。”
一听这话,朱琪有些讪讪地把手表往衣袖里藏了藏。
班柠打量着徐老的表情,心里觉得这个老人的观察力很敏锐,说话思路也十分清晰,而且面相纯善,眼神坚定,很容易就让人对他产生信任。
“您是在面馆里遇到被害人的吗?”班柠问。
徐老点点头,回道:“对。当时是下午3点,作为吃饭的时间来说,有些尴尬。所以店里的客人不多,加上我和我女儿,还有她,余下只有两桌,不超过8个人。”
“能再具体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形吗?”
“其实也不需要刻意描述,我对当时的事情经过还是记忆很深刻的。”徐老说,“她是一个人,坐在靠窗的位置,就在我们隔壁座位。她带着笔记本电脑,像是在看什么课程。我听到是在说和汽车有关的内容,具体是什么就不知道了。”
徐老顿了顿,接着回忆道:“我和女儿点过面后,就一直在等着上菜,虽然店里客人不多,但那家面馆都是现场手工做面条,难免会慢一些。我等得无聊时,就张望了一下店内,发现角落里有个戴着帽子的男人一直在打量我隔壁桌的那个女孩。看上去……是有些可疑的人。”
“他多大年纪?身高多少?体型大概是什么样子的?”
“我觉得他应该是个年轻人,最多35岁。由于戴着帽子,遮住他半张脸,所以看不太清全脸,反正他是没有蓄胡子的,下半张脸倒是很干净。体型就很普通了,不算高,甚至比我矮上一点,目测在173cm左右。不胖,但是很壮,一身冲锋衣,没有点任何食物,大约盯了女孩5分钟后,他开始有所行动。”
班柠和朱琪的表情都变得严肃起来,仿佛都意识到接下来的不妙。
徐老略一垂眼,神色显露出几分愠色,他说:“现在这个社会的确是很浮躁,有许多怀揣着恶意的人横行,尤其是对年轻、独自行动的女性来说,生活中的危险要比成年男性大出很多。就拿当时的情况来说吧,那名女孩看上去20岁出头,素素淡淡的样貌,像是极其容易轻信于人的类型。可疑男子很自然地坐到她的餐桌对面,问起了她是不是一人来吃面的。”
班柠能够想象得到当时的场景,心中不由地升腾出一股厌恶。
4.
“嘿,你自己一个人吗?”
“对。”
“我也一个人,但我一会儿要回去我的工作室,今天正好要去练练车,车子就停在工作室门口了。”
“哦……是吗。”
“我在旁边听到你一直在看和汽车维修类有关的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