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一个送吃,一个送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难民进不了城,只能在城郊找地方安扎。

    就有一支难民,就在‘书香院’附近安扎。

    司马傲、姜敏见这些难民餐风饮露的实在可怜,就带着学院的学生舍粥,给这些难民。

    猴娃在分粥中,认出与同行逃荒的大娘。

    “大娘, 怎么是你!”

    猴娃能活下来,是得到这位大娘的帮助。逃荒的路途中,猴娃与大娘失散了。

    “猴娃!你没死,你还活着?”

    俩人见面悲喜交集的抱住对方。

    猴娃望了望大娘的身后问:“大娘,狗娃、牙妹和大伯,他们呢?”

    “大伯、狗娃和一些逃难的难民, 在途经战场的边界时, 被双方的兵马踩踏死了。”说到大伯、狗娃和一些逃难的难民被踏死的惨状时, 大娘撕心裂肺的哭了。

    等大娘情绪平静下来,猴娃又问:“那牙妹呢?”

    牙妹是猴娃在逃荒里,认识的好朋友,也是个可怜的孩子!

    “牙妹不是与你一起吗?”大娘反问猴娃。

    “没有啊?”猴娃回道。

    “那就没望了!”大娘难过的叹道。

    逃荒的难民不是死在饥寒,就是死在病痛,一个小女孩在大队逃荒中走失,定是凶多吉少。

    司马傲给逃荒的难民建议:“现在到处兵荒马乱的,哪里都难生存,不如就留在这里开荒种地吧!”

    其实,逃荒的难民得到司马家的帮助,也有了留下来的想法。

    一些留下来的难民,跟着司马夫妇开荒种田。

    不想留下的难民,继续踏上逃荒的路。

    难民在司马傲的带领下, 只有一座学院的连绵的小山丘,变成了错落的山村。

    司马傲成了村里德高望重,最为仰仗的人。

    凡村里有表章大会,丰收节庆,都邀请司马夫妇来主持;和村里一些事件或纠纷,也会请到司马傲来判决。(这些都是后话。)

    ……………………

    辘辘的马车声,从山下传来。

    姜敏、司马傲来到学院门口,望向山下,是姜斌驾使着马车上来。

    由于马车里载着沉甸甸的货物,在上坡时,马有些力不从心,马车差点打滑。好在马够强壮,一个使力,车子驶了上来了!

    吁,马车在门口停下。

    司马傲和姜敏迎上去,望着车上一袋袋贷物,问:“这是什么?”

    “这是我给你们送的大米。”姜斌回道。

    司马傲、姜敏犯傻的互看一眼,是在问对方,是你叫买米的?

    姜斌见了,笑了笑,说:“我知道你们定缺粮,我把大米就给你们送来了。”

    为了防止难民涌进城,刘太守下令所有城池只准出,不准进。如果城里的人要出城办事,采购,必须要有出城的令牌。

    姜斌是做卖买的, 要拿到出城令牌自然是易事。

    姜斌想到司马傲开学院的,定需要很多粮食,现在又不能进城,就把米给司马傲送过来了。

    开学堂口饭的人自然多,加上又有难民要救济,司马傲却实很需要粮食。

    司马傲感激的拍了拍,姜斌的肩旁,请姜斌进学院坐坐。

    司马傲交代小胖,将马车里的大米卸下,就与姜斌一同进了学院。

    舅舅!

    ‘小金莲’看到舅舅来了,兴奋的跑了过来。

    “多日不见,我的‘小金莲’长高了,更漂亮了!”

    姜斌很爱这个口齿伶利的外女,一手将‘小金莲’抱起。

    是真的吗?

    是真的吗?

    我要长大喽!

    小金莲渴望快点长大,兴奋挣下舅舅的怀抱,跑到一棵下,量了量自己身高。

    没有!

    发现舅舅说慌,只是在逗自己,小金莲失望的噘嘴,白了舅舅一眼。

    司马傲本想留姜斌顿饭的,姜斌逗了一会‘小金莲’,就要急着回城了。

    姜斌的马车刚走,菁菁就赶着马车来了!

    菁菁的马车里也中装着满满的货物,看着像是棉被。

    “菁菁姐姐,你怎么有空过来?”姜敏问。

    “哦,眼看就要进冬了,我采购了些棉被给你送过来。”菁菁笑着。

    一个送吃,一个送暖,姜敏和司马傲傻住的互看一眼,都不知要说些,怎样的感谢词,才能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

    情感的表达不一定要通过深沉的语言,或绚丽的文字。其实,俩个心灵相通的人,眼睛是他们,最好的交流方式。

    正所谓,深情一目,胜过千言万语。

    司马傲深情的望着菁菁,谢意都在这深情一目。

    菁菁(东方玉儿)也深情回望着司马傲。

    “干娘,你也来了!舅舅刚走。”

    菁菁打算这辈子都不嫁人,就认了‘小金莲’做干女儿。

    “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