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通天的神树(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浑沌之力不再交融,而是开始碰撞、分开、重合、碰撞又融合。

    时间不知过去了多久,概念似乎产生了。

    随之而来的,便是初始的‘神智’。

    ——神明诞生了。

    那个神明没有性别,生来赤裸,却仿若无知无觉。

    祂自浑沌中的差异而来,又是相似的聚集体。

    静静阖上的眼,从未睁开过。

    蜷缩的四肢百骸,如尚在母体中还未诞生的胚胎。

    ‘神智’的诞生意味着变动,浑沌之间的矛盾和非凡在相互碰撞‘厮杀’着。

    然后在某一天,神明睁开了祂的眼。

    那是一双无机质的眼,什么都看在眼里,又什么都没有看在眼里。

    不过在这一片漆黑当中,看在眼里与否,也没有什么差别。

    所以,神明开始有了动作。

    在祂诞生之后,又沉睡了一万八千年后,一切开始变了。

    以祂的意识为主,浑沌有了变化,形成阳概念的因子,轻而又清的浑沌力量开始向上飘去,形成了‘天’;而与之相反的是形成阴概念的因子,重而又浊的浑沌力量开始往下沉,形成了‘地’。

    天地形成的那一霎那,好似有轻微的铃声震颤,从天地之间的某一点开始蔓延出弧形的波浪,波浪带着世界诞生之初的最为浅显的喜悦和祝福。

    只是当那波浪触及到神明之时,便化为了无形。

    神明没有名字,纵然日后的人神精怪称祂为盘古,可现如今的祂依旧只是一个无名的最初诞下且继承世界的意志。

    祂站在天地之中,静静看着这新生之物。

    第一日,天地有重归浑沌的迹象,神明上抬手,撑住那‘天’,下踩地,支住那‘地’。

    天地不再重归浑沌。

    而是随着神明的意志开始慢慢往上高一丈,往下厚一丈。

    随着天地的变化,神明也跟着一起增长,依旧支撑着天与地,成为了这天地间最初的桥梁。

    第二日。

    不再有重归浑沌的天地,开始慢慢的适应如今的概念和形态。

    而游荡在天地之间的尚且未有概念和形成之物形象的浑沌,开始有了变化。

    它们和最初的那般,有了相似又有了差异。

    世界的‘神智’,最初的神明垂眼看着那一团有一团毫无意义,也没有意义的浑沌。

    只用眼,便将它们揉作一团又一团奇怪的东西,然后赋予概念。

    最初诞生的是‘风’。

    风吹过大地,又吹过天际,卷起了神明的发丝,然后在神明的注视下,卷走了祂一个关于‘水’的法则概念。

    水顺着风,拂过大地,形成了河流和汪洋;顺着风吹过天,形成了云雨。

    第三日。

    连绵的阴雨落下,注入到河流汪洋之中,又形成了水泊、湖、渊、潭……

    可这还不够。

    世界‘神智’依旧觉得不够,因为这依旧不是完整的法则和世界,祂依旧不能改变这一切。

    而且这连绵的雨不受控地将整片地都淹没了。

    这一切,叫最初的神明困惑。

    所以祂取下自己的一只眼,抛向天际。

    那只眼,在被抛向天际时,舍去旧生,迎来新生。

    于是‘火’诞生了。

    一轮金红色的太阳正缓缓升起,破开雨云,晒干了大地上汹涌的洪水。

    不过水顺着火泯灭了最初的形态,又腾起化作云雾,遮蔽了烈日。

    雷霆也因此诞生。

    第四日。

    由于神明那只眼当中蕴含的力量和法则过强,不过早一日诞生的‘水’再怎么挣扎循环都还是逃不过,奄奄一息之下,仿佛随时要顺着法则和概念一同泯灭。

    神明深知概念毁灭之易,诞生之难,更何况诞生后的再度毁灭,会使得这一概念彻底归拢与虚无。

    是以,祂又取下自己的一只眼,抛掷到太阳的另一侧。

    那便是‘月亮’的诞生。

    双生的日月,不必神明言语,便择定好了各自悬挂天际的时间。

    如河流般无法回头的时间,也在日月诞下之时,有了阴阳的区别,自然也有了明暗之分。

    时间缓缓而过。

    大地越发的厚实凝练,‘土’也顺势而生。

    天际越发高悬遥遥无边,云雾汇聚,适时而变。

    规则越发的完善,作为支撑的神明也就越发能领会到孤独的概念。

    所以祂想:是时候有生命诞生了。

    于是第一个生命,随着神明的意志诞生。

    那不是取自天或者地上的任何一物,也不是来自先前赋予概念存在的‘风’‘水’‘火’‘土’之中的任何一个,它来自于和神明同源的浑沌。

    如果要说定论,在它诞下之际,拥有神智之后,同最初神明的关系,应该是同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