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匈奴竟是我自己(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泥质材料。

    在古代,当官方文件、信件或者重要物品需要密封保存时,会在封口处涂抹封泥,并压上官印或私章以示认证。

    这在中国历史上沿用了数千年,尤其在秦汉时期十分普遍。

    这种东西的运用,一是彰显最大的个人诚信。加盖印章,带有一种“仪式感”。二是最早的“保密”措施。

    封泥上的印章可以帮助研究者确认文件或物品的来源和身份,对考古和历史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

    印章中的人物身份,在封泥中会反映出来,

    如“宦”字者,秦封泥中有诸如宦者丞印、北宫宦丞、高章宦丞等,秦时的宦官制度尚不如两汉完善,由宦官专职和兼任的职官还不丰富,秦封泥是了解历史真相的重要佐证。

    不同于印蜕,只能呈现平面效果,如果看印石,虽然也有立体感,却是反字,无法尽兴。

    封泥则不然,在盖印过程中,由于软泥入槽多少不一,如正好填满方槽,则泥块干后呈方形,如软泥多而溢出方槽,则泥块风干后呈不规则形。

    而现在要拍卖的东西,封泥都还没打开,上面又一个印。

    从那个印可以分析出,里面的东西应该很重要。

    现在其实就是赌,你拍到手,如果里面的物品很珍贵,可能就能捡漏。如果只是古代普通的文书,那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看到那还没开封,类似现在文件袋的物件,楚健眼睛微微一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