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夹层中的墨宝(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此帖创作之时,他的老家山东琅琊地区正处于一场战乱之中。王羲之被迫离开北方,迁居南方。

    当他获知祖坟遭毁,痛苦不安,便给朋友写了一封短札,写此帖时的心情是“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

    书法行笔和心情融会贯通,书写时先行后草,时行时草,可见其感情由压抑至激动的剧烈变化,把书法的意境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这之前,岛国皇宫就珍藏了一幅《丧乱帖》,是鉴真东渡时被带到岛国的,一开始被人说成是王羲之唯一存世的真迹。

    然而,后来被我国专家鉴定为唐代双勾填摹本。

    大家也了解,唐朝时,小日子是非常崇拜大唐的,遣唐使频繁往来。

    唐代的文物制度也被积极地引入到岛国,中国书法中最为优秀的作品被有意识地选择介绍供岛国贵族阶层学习和鉴赏。

    岛国学问僧荣睿和普照到扬州大明寺拜谒鉴真,礼请大和尚东渡岛国,向岛国传法。

    经两个月的艰苦航行,66岁高龄的鉴真和尚终于到达岛国,带去了我国先进的文化技术,其中就包括在当时备受推崇的王氏书帖。

    《丧乱帖》就是这样传到岛国的,并且保存下来。

    这就没啥好说,毕竟不是抢过去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