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袁氏动荡(2/3)
袁隗举荐袁术接任虎贲中郎将的职位,而五官中郎将他举荐了自己的儿子袁胤。
刘宏毛了,心道你们老袁家到底想要干什么啊?我防的就是你们,结果你们还想军政两把抓?
当时刘宏就想让人抄了袁氏一家,多亏了张让劝阻才没让袁家全军覆没。
张让告诉刘宏袁家这一代想必是武略都很好,想往军队方面发展,所以才让自己的子侄领兵。
是个人都不会相信这种说辞,刘宏却信了,他相信张让……
没了袁逢和袁隗在朝中袁氏很伤,袁绍想要解决卢植的计划也成了废案,他们终于可以消停一会儿了。
然而给他们休息的时间不多了,西北已经有了结果,董卓和公孙瓒打赢了。
两人年初的时候以督战不力的名头将张温弄了回去,当时朝中正忙着西园军的问题,也没多想就答应下来。
弄走张温之后两人兵分两路,董卓带人攻打榆中,公孙瓒带人绕路穿越陇西郡抄后。
公孙瓒确实很猛,一路上干翻了羌人和匈奴人,最后绕到榆中后面彻底断了叛军的后路。
没了补给的榆中在两人的猛攻之下没有坚持一个月就被攻破了,董卓下达了屠城的命令。
北宫伯玉当场战死,李文侯则被抓获送往了洛阳。
韩遂和边章运气比较好,因为是汉人,还是被胁迫的,也只是送到了洛阳问罪。
自此西北平定。
因为军功公孙瓒获封北地太守,接替了皇甫嵩曾经的职位。
董卓则成了并州刺史,和王弋做了邻居。原先的并州刺史丁原则被调到了中枢洛阳,成了五官中郎将。
这是曹操的建议,他准备一点点削弱袁氏的影响力。
刘宏也认同他的想法,外面咬人的让你们得了,看大门的总不能也用你老袁家的人吧?
中平三年洛阳中的权力斗争终于告一段落,不会再有新的开始,因为旧的还未结束,只是时机未到。
王弋也迎来了自己的新邻居——董卓。
他也为自己曾经空手套白狼的忽悠行为付出了代价,曹操给他写信让他帮忙看着点董卓。
曹操觉得董卓这个人野心不小,至少在他搞定袁绍之前,让董卓老老实实待在并州。
王弋看了信之后简直就要骂娘啊,知道董卓有野心还把他放到并州这种民风彪悍的地方?是不是脑子有毛病?
其实王弋就是在无能狂怒,这也怪不着曹操。董卓和袁隗可是有关系的,他连袁绍都搞不定,再来个董卓可就别提了。
王弋也没办法,谁让当时自己只是一个小渣渣呢?自己吹出去的牛含泪也要自己咽了,他现在可是汉室忠臣。
董卓而已,看着呗。反正老王家在并州,有什么不对肯定会有人来通知的,爱咋咋地吧。
王弋最近也在忙,工匠们按照他的要求给他弄出了几个好东西,让他有些兴奋。
第一件就是一柄连弩。作为一个水下机器人专业的学生,虽然王弋不能手搓个机器人出来,但搞点机械结构还是没问题的。
想要在古代达到火力覆盖的效果,一个是投石机,另一个就是连弩了,所以这东西王弋志在必得。
连弩的诞生很不顺利,这个东西王弋很早就提上日程了,可他开始的时候有些异想天开,居然想制造一个齿轮传动的连弩。
没有任何意外王弋失败了,好在那些被发配到凉州的侍卫顺路将马均绑了回来,才真正把连弩弄出来。
连弩虽然没有普通劲弩那样的射程和威力,但速度得到了一致好评,就连荀彧和田丰都建议尽快组建连弩部队。
对此王弋没什么异议,如今他手下的人才已经不少了,太史慈从物流总管的位置上退下负责组建弓箭部队,他的位置由全家搬到幽州的审配顶上。
第二件算是王弋的玩具复合弓。他将滑轮的理念和马均说了后,两人共同研制出来了复合弓。虽然卖相很烂,效果却十分不错。
太史慈很馋复合弓,想要用它大规模武装部队。奈何王弋跟他说想想得了,根本造不起。
相较于备受好评的玩具复合弓,王弋十分喜欢的蝴蝶刀却受尽了这个时代武人的白眼。
这把蝴蝶刀他可是磨了浦沅好久才弄出来的,王弋当然不甘心,当众表演了一套花式刀法。
结果就是田丰走上前在王弋眼花缭乱的刀影中将蝴蝶刀一把夺下,并且训斥道:“主公,不可玩物丧志!”
也不是没人喜欢蝴蝶刀,射声营那些老人就十分喜欢。主要是这种刀够小,携带起来足够方便。
原先的射声营老人现在都被召了回来,负责州牧府的安全,暂时由赵云统帅。这帮人成天钻研的都是近身搏击以及暗杀技巧,对这种小巧的刀具十分看好,如果没有第四件新装备的话……
第四件新装备是王弋参考由美国蝴蝶公司生产的375SN战术直刀简化而来的一种类似匕首一样的刀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