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王弋的谋划(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主公可曾听说过泰山羊氏?”辛毗说出了他的人选,他也有自己的目的。王弋是个很有潜力的诸侯,可他麾下世家不多,不能让荀氏一家独大。

    泰山羊氏?王弋仔细想了想,是出羊祜那个?

    “可是蔡先生之女……”

    “对,昭姬小姐正是嫁给了羊氏第二子羊衜。”辛毗解释说:“我与羊耽关系不错,能说他助我们一臂之力。”

    王弋陷入了沉思,羊耽他知道,未来会娶辛毗还未出生的女儿,应该是个有能力的人。

    但是……王弋有些疑惑的问:“羊耽今年多大,会不会过于年幼了?”

    “主公,羊耽并不小,今年已经十八了。”荀彧在一旁说道:“只是羊耽可能当不得此任,羊续老大人今年病故了。”

    羊续死了?羊续可以说是大汉最清廉的官员之一了,顶级大清官,居然死了……

    王弋有些感慨,可惜了……

    见王弋没有说话,荀彧继续说道:“主公,佐治的计策非常不错,我也有个人选。主公可听说过陈郡袁氏?”

    王弋没有回答,等待着荀彧继续说。这天下只要是同姓的扯一扯总会有些关系,他寻思着总不能让老袁家的人来给他做内应吧?

    还别说荀彧就是这个打算,他盯上的人就是袁涣。

    “主公,你可知袁滂有一子名曰袁涣?”荀彧也没卖关子:“彧以为,蔡先生可说此人。”

    “蔡先生吗?”王弋懵了,蔡邕怎么又和袁氏扯上关系了?

    荀彧解释说:“蔡先生之母乃是袁滂族妹,有此关系只需书信一封,定然可将袁涣说服,让其为我所用。”

    王弋一阵头大,这里面的弯弯绕也太多了,以前他只是觉得同姓之人容易拉上关系,感情大汉所有的高端世家都有关系啊?

    “也罢。”王弋叹了口气说道:“文若你……算了。还是我自己亲自和蔡老……先生说吧。”

    现在王弋也只能这样了,他和袁绍之间隔着曹操,也不好直接打过去。

    而且袁绍的情报系统虽然没他那么先进,却一点儿也不弱,到现在王弋也没有成功在袁绍的体系中安插一个自己人。

    袁绍这件事告一段落了,之后如何处理还需要时间,荀彧却还有事要跟王弋提。

    “主公,彧还有一事……”

    “不娶。”王弋脸色一黑,荀攸为了甩锅,将吴苋的身份说了出来,结果荀彧就盯着不放了,三天两头进言。

    荀彧却不慌不忙的说道:“如此,彧就有两件事了。主公,彧建议联系会稽王朗,在宗族上和王朗有些关系。”

    “为何?”王弋有些不解:“你的意思是琅琊王氏?那不用那么麻烦,直接找王氏的人不就行了吗?”

    “不。”荀彧摇摇头说道:“王朗是前太尉杨赐的弟子,想要在名望上抗衡袁氏,就必须将弘农杨氏拉进我们得阵营之中。如今家主杨彪在长安,我们需要一个人引荐。”

    王弋脸色一沉,他明白荀彧说的是什么意思。

    荀彧话只说了一半,另一半则是许攸实在是太能搞事了,现在是关键时刻,未来能不能一飞冲天就得看这几年得积累。

    许攸必须死。

    杀人的第一步就是剪除党羽,袁家的做法给荀彧提供了思路,想要解决许攸,就得将他名士的外壳剥去,让世家大族出手最为方便,而长安的大世家又以弘农杨氏最又掌控力。

    世家的本性是发展壮大,发展壮大的手段是兼并土地,而兼并土地依靠的则是学术的权威。

    世人熟知的大世家袁氏、杨氏、荀氏等等在经学的某一方面都有权威的着作,这才是他们名扬四海的根本,才是他们掌控舆论的根本。

    这也是为什么所有人几乎都知道王弋在造反,却没人提出来的原因。

    郑玄说王弋不是反贼,那他就不是反贼。除非有人想引起士人的内部战争,但没人会这么做。

    对这种经学大家的质疑就相当于对整个经学的质疑,对所有这种大世家的质疑。

    荀彧就打算让许攸对《欧阳尚书》的准确性提出质疑。

    许攸绝对不会蠢到去对这种东西提出质疑,不过没关系,有人说他质疑了那他就必须质疑了。

    这个人叫张昶,是张奂的季子,荀彧已经派人去寻找了。

    要么怎么说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荀令君不是不擅长阴谋,只是不喜欢这种手段而已。

    《尚书》欧阳学派的创始人是西汉的欧阳生,经过历代学生相传,东汉初期时便以桓荣最为有名。

    桓荣的儿子恒郁同样教授弟子《欧阳尚书》,他有两个很有名的弟子一个叫杨震,一个叫朱宠。

    杨震便是弘农杨氏三世太尉的开始,杨家上一代家主杨赐是杨震的孙子,这一代家主杨彪则是杨赐的儿子。

    朱宠有个弟子叫张奂,就是张昶父亲那个张奂,《欧阳尚书》的传人之一。

    所以只要张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