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蔡琰与唐氏(2/3)
是蔡文姬哭着求你,你心软了来找我要的吗?你现在反过来怨我?”
“嗯?老夫怎么不记得有此事?”
“老家伙!你是不是觉得我打不了你?”
“是。”
“我……”王弋差点喊人过来揍这个老头,深吸口气说道:“算了,懒得和你扯这些。帮我写封信,袁涣你知道吧?”
蔡邕闻言苦笑,他不想管这种事,不想掺合进争霸之中,只想好好修订书籍。
奈何身在局中,任何人都无法幸免。
蔡邕问道:“需要我做什么?劝他来投你吗?”
“不。”王弋十分郑重的说道:“我需要他帮我搞清楚袁绍到底想要做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
“太危险了。”蔡邕有些不忍。
“我知道,可我没有其他人选了。”
“唉……好吧。我会亲自去一趟的。”
“不行。”王弋断然拒绝:“你不能去,写封信就好了。”
蔡邕却说:“写信有什么用?谁知真假?”
“那也写信。”王弋的语气不容质疑:“明年我会找人来和你一起编纂汉史,你不能有事。”
“主公……”蔡邕想要劝劝王弋,汉史这种事物不应该作为争霸的筹码。
王弋却没有让蔡邕把话说出口:“伯喈先生,不论袁绍什么阴谋,我都有把握打死他。可你要是出事了,谁来编纂汉史?你比袁绍更重要。”
“唉……多谢主公看重。”蔡邕行了一礼说道:“如此我便去写信了。”
蔡邕无可奈何,只得行礼离去。
汉史,汉史!
只有后朝的人才会给前朝修史,王弋让他编纂汉史,目的是什么不言而喻。
一阵争吵过后,王弋也没什么心思去处理其他事了。
他现在精力有限,还是小命儿排在第一位。
躺在床上,王弋不由自主的想到:周瑜啊周瑜,你说我要不要将你绑过来呢?
说来好笑,王弋心心念念的周瑜现在就在蓟县,只不过周瑜不是来投王弋的,而是来找好友鲁肃的。
“子敬,你说你从下邳跑到这寒冷的幽州到底是为了什么?就为了当个小吏?”
酒馆内,一个俊俏的少年一边吃东西一边和一个青年闲聊:“那王弋也不待见你啊,你来投他有什么意义?”
鲁肃却笑笑说:“我没有去找州牧,当个小吏也好,多了解了解幽州的情况嘛。”
“你还别说,幽州的吃食确实不错。”周瑜夹了一筷子送进嘴里问道:“这是什么肉?”
“牛肉。”
“我去!你们这么疯狂的吗?牛肉就敢这么吃?”
这时一旁的伙计解释道:“这些牛都是胡人那里来的,这种牛不会耕种,州牧大人已经再想办法驯服了,客官吃的都是怎么都驯服不好的笨牛。”
“嘿!”周瑜揶揄道:“吃笨牛会不会变笨啊?”
鲁肃一听说道:“那你别吃啊,哈哈……”
“哈哈哈……只有笨人才不吃!”说完,周瑜又吃了一大口。
鲁肃忽然想到什么问道:“对了,你是一个人来的?”
“不是,我是和桥家人来的。”周瑜咽下口中食物说道:“我才多大,即便想独自出来家里也不让啊。”
鲁肃有些奇怪的问:“桥家人?桥公家人?为什么来幽州?不是应该去东郡投桥瑁吗?”
“桥公死后桥家过得不怎么样,没有能挑大梁的啊。”周瑜叹息道:“桥瑁虽然是东郡太守,可也只是族人,不是桥公后人。再说幽冀安定啊,不像其他地方都在打仗,我都想搬来了。”
“幽冀安定?两年两场大战,怎么看都不安定吧?”
“那王弋赢了啊,这就足够了。”
“唉……投机啊……”
“不然能怎么办?天下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吗?不仅是桥家,很多世家都在往幽冀搬。”
“怎么不去长安?”
“子敬你不要说笑,要是你你会去长安吗?有点脑子的都不会去吧?等着被灭族吗?”
“唉……喝酒,喝酒。”
两人有一段时间没见了,聊了很多。
不知不觉间太阳已经落山,月色开始笼罩大地。
周瑜有些奇怪的问:“咦?这里不宵禁吗?怎么这些人还在闲逛?”
“不宵禁。”鲁肃摇摇头:“蓟县只闭门,不宵禁。”
周瑜更好奇了:“不怕有盗匪吗?”
“不知,这是上头的命令……最上头。”鲁肃指了指天空,意思是那是王弋要求的。
别说周瑜不理解,很多人都不理解,在这个时代不实行宵禁其实是一件很蠢的事。
王弋不蠢,那么他在干什么呢?答案就是他在治病。
王弋想要治疗的不是自己,而是他麾下那些士卒。
经过几次大战,他手上有不少因为断肢
“嗯?老夫怎么不记得有此事?”
“老家伙!你是不是觉得我打不了你?”
“是。”
“我……”王弋差点喊人过来揍这个老头,深吸口气说道:“算了,懒得和你扯这些。帮我写封信,袁涣你知道吧?”
蔡邕闻言苦笑,他不想管这种事,不想掺合进争霸之中,只想好好修订书籍。
奈何身在局中,任何人都无法幸免。
蔡邕问道:“需要我做什么?劝他来投你吗?”
“不。”王弋十分郑重的说道:“我需要他帮我搞清楚袁绍到底想要做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
“太危险了。”蔡邕有些不忍。
“我知道,可我没有其他人选了。”
“唉……好吧。我会亲自去一趟的。”
“不行。”王弋断然拒绝:“你不能去,写封信就好了。”
蔡邕却说:“写信有什么用?谁知真假?”
“那也写信。”王弋的语气不容质疑:“明年我会找人来和你一起编纂汉史,你不能有事。”
“主公……”蔡邕想要劝劝王弋,汉史这种事物不应该作为争霸的筹码。
王弋却没有让蔡邕把话说出口:“伯喈先生,不论袁绍什么阴谋,我都有把握打死他。可你要是出事了,谁来编纂汉史?你比袁绍更重要。”
“唉……多谢主公看重。”蔡邕行了一礼说道:“如此我便去写信了。”
蔡邕无可奈何,只得行礼离去。
汉史,汉史!
只有后朝的人才会给前朝修史,王弋让他编纂汉史,目的是什么不言而喻。
一阵争吵过后,王弋也没什么心思去处理其他事了。
他现在精力有限,还是小命儿排在第一位。
躺在床上,王弋不由自主的想到:周瑜啊周瑜,你说我要不要将你绑过来呢?
说来好笑,王弋心心念念的周瑜现在就在蓟县,只不过周瑜不是来投王弋的,而是来找好友鲁肃的。
“子敬,你说你从下邳跑到这寒冷的幽州到底是为了什么?就为了当个小吏?”
酒馆内,一个俊俏的少年一边吃东西一边和一个青年闲聊:“那王弋也不待见你啊,你来投他有什么意义?”
鲁肃却笑笑说:“我没有去找州牧,当个小吏也好,多了解了解幽州的情况嘛。”
“你还别说,幽州的吃食确实不错。”周瑜夹了一筷子送进嘴里问道:“这是什么肉?”
“牛肉。”
“我去!你们这么疯狂的吗?牛肉就敢这么吃?”
这时一旁的伙计解释道:“这些牛都是胡人那里来的,这种牛不会耕种,州牧大人已经再想办法驯服了,客官吃的都是怎么都驯服不好的笨牛。”
“嘿!”周瑜揶揄道:“吃笨牛会不会变笨啊?”
鲁肃一听说道:“那你别吃啊,哈哈……”
“哈哈哈……只有笨人才不吃!”说完,周瑜又吃了一大口。
鲁肃忽然想到什么问道:“对了,你是一个人来的?”
“不是,我是和桥家人来的。”周瑜咽下口中食物说道:“我才多大,即便想独自出来家里也不让啊。”
鲁肃有些奇怪的问:“桥家人?桥公家人?为什么来幽州?不是应该去东郡投桥瑁吗?”
“桥公死后桥家过得不怎么样,没有能挑大梁的啊。”周瑜叹息道:“桥瑁虽然是东郡太守,可也只是族人,不是桥公后人。再说幽冀安定啊,不像其他地方都在打仗,我都想搬来了。”
“幽冀安定?两年两场大战,怎么看都不安定吧?”
“那王弋赢了啊,这就足够了。”
“唉……投机啊……”
“不然能怎么办?天下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吗?不仅是桥家,很多世家都在往幽冀搬。”
“怎么不去长安?”
“子敬你不要说笑,要是你你会去长安吗?有点脑子的都不会去吧?等着被灭族吗?”
“唉……喝酒,喝酒。”
两人有一段时间没见了,聊了很多。
不知不觉间太阳已经落山,月色开始笼罩大地。
周瑜有些奇怪的问:“咦?这里不宵禁吗?怎么这些人还在闲逛?”
“不宵禁。”鲁肃摇摇头:“蓟县只闭门,不宵禁。”
周瑜更好奇了:“不怕有盗匪吗?”
“不知,这是上头的命令……最上头。”鲁肃指了指天空,意思是那是王弋要求的。
别说周瑜不理解,很多人都不理解,在这个时代不实行宵禁其实是一件很蠢的事。
王弋不蠢,那么他在干什么呢?答案就是他在治病。
王弋想要治疗的不是自己,而是他麾下那些士卒。
经过几次大战,他手上有不少因为断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