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清算(二)(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政务上,此人平日为人如何?家中情况如何?能力如何?”

    “魏茂……”荀彧沉思片刻,说道,“魏茂本是清渊县令,因政绩出色被调入吏部考功司任令史,后升为主事。

    此人谨慎勤勉,做事堪称滴水不漏,是个很有能力的人。

    至于家中情况……我知道的不多。

    有正妻,有两个妾,有两个儿子,宗族人员很少。虽然他发迹后都来投奔,但他却没有举荐,也没有安排职位,就在家中养着。

    下朝时他和我告了假要去看病,我见他面色苍白,便准了。

    王侍郎,你若寻他可去医馆看看,若不在医馆,想必应该在家中养病。”

    “荀尚书知道是哪家医馆吗?”

    “这我不知。王侍郎,是出了什么事吗?他和哪个孔圭有牵扯?”荀彧有些不信,他不觉得吏部官员和人嫌狗厌的御史台能扯上什么关系。

    “呵……”王芷叹息一声,摇了摇头说,“魏茂死了。”

    “死了?真死了?”荀彧眼中闪过一抹惊讶,随后皱眉道,“你刚查出来他和孔圭有联系就死了,其中隐情定然不寻常,需要我做什么吗?他的家人怎么说?”

    “都死了,灭门。”

    “怎么会?岂有此理!他们哪来的胆子!”荀彧大怒,问道,“王侍郎,我多嘴问一句,你查到了什么?”

    “荀尚书,你还记得上次大朝,孔圭曾举报有人谋反吗?我就在查这个案子。”

    “是魏茂谋划的?”

    “不知道啊……不过孔圭将此人供了出来,我刚刚带人去了魏茂的府邸,全家老小无一生还,狗都没放过。”王芷说完,不禁露出了苦笑。

    荀彧想了想,立即发现了一个疑点,说道:“王侍郎,若我没记错的话,孔圭曾呈给殿下一封信件,你有没有询问那封信是何人所写?”

    “没有。”王芷摇了摇头,解释,“孔圭只是个小人物,那封信殿下给我看过了,是用手指写的血书,经过辨认字迹,很有可能出自卢宜之手。”

    “卢宜?死的那个礼部侍郎?”

    “是啊……孔圭知道最大的两个参与此事的官员是陈御史和魏茂,再往上他也不知道是谁了。”

    “既然如此……”荀彧秒懂她的意思,问道,“王侍郎此来,想必不是为了问魏茂平日的事情吧?”

    “是也不是。我想问问荀尚书,魏茂有没有孪生兄弟?平日里的表现是否异常?”

    “据我所知魏茂没有孪生兄弟,宗族兄弟好像也很少。只是不知所谓异常是什么?”

    “魏茂平时会不会表现得时而精明,时而愚笨?会不会忘记一些荀尚书吩咐过的事情?”

    “魏茂还算健谈,并没有你所说的情况。”荀彧眉头紧锁,试探道,“王侍郎可否说的直白一些?”

    王芷犹豫片刻,沉声说道:“我怀疑魏茂可能不是幕后主使,甚至都不是吏部主事。”

    “此话怎讲?你怀疑他是个傀儡?”

    “是的,他死的太快了。按理说就算是我审孔圭,魏茂也应该有逃跑的时间,不至于毒死全家。我怀疑他回家之后便立即给全家下毒,只是为了隐瞒什么。”

    “他毒死了他全家?”荀彧听到王芷的话非常震惊,一个可怕的念头忽然萦绕在他心间。

    吏部主事不是小官,为宗族之人谋些小官小吏的职位简直轻而易举,没道理全都养在家中。

    做官嘛,无论能力再怎么出众,在这个时代终究难以摆脱世家等级的压迫,最后讲究的还是人脉,拼的还是影响力。

    像魏茂这种后来者,吏部主事基本上就到头了,除非立下大功,否则到死也是这个官职,熬资历都没用,没道理不为自己宗族着想,要不然还做官干什么?

    想到这里荀彧立即说道:“王侍郎稍等,我去去就来。”

    “请便。”王芷起身行了一礼。

    荀彧去时匆匆,回来也十分迅速,只见他拿着一本厚厚的书册,在王芷面前翻开后说道:“这是魏茂任县令后吏部对他的调查,王侍郎可以看一看。”

    王芷没有客气,拿起书册仔细阅读了起来。

    魏茂的情况和荀彧所说的大差不差,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过有一个细节让王芷有些在意。

    “荀尚书,魏茂是因为率领百姓垦田有功才被调入吏部,既然是垦田,不应该去户部吗?”

    “是这样,当时刘子初不在,除非有大事发生,否则户部人员极少变动。”

    “那他也升的太快了吧?不到一年就由令史升到主事?”

    “那个时候……百废待兴啊……吏部缺人手,主事升了好几个。”

    “明白了。”王芷点了点头,粗略算了一下时间,便知道了怎么回事。

    荀彧说的很委婉,那个时候可不是百废待兴,而是王弋与稳定下来的世家第一次正面冲突,死了很多人,再加上新增许多职位,吏部人手不够也是正常。

    只是,这件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