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结匈国到了(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小册子。

    过了关口,他们一路前行。

    “佘傒,毛苗现在怎么样?她找到工具给榕树扒皮没?”枢暨跟枢鳞一起看土地公给的手册,顺便问问佘傒毛苗那边的情况。

    出发前他们四个神仙就做了明确的分工。

    枢暨和枢鳞打头阵,负责通关的各项事宜,佘歙在旁打辅助。

    佘傒则专门负责毛苗,随时随地盯着万里寻踪镜,毛苗的一举一动都要关注到,以便于她有困难时他们可以及时帮助。

    “找到了,她在荒地里捡到一柄斧头,几下就从榕树上刮下一张树皮,她用你前天教她的钻木取火的方法生火,现在已经火烧树皮表面烧干里面的水分,下一步捶打树皮,还在四处找趁手的大石头,为出纤维的步骤做准备工作。”

    佘傒每天都在通过万里寻踪镜来观察毛苗的生活,就像是在看别人荒野求生的直播一样。

    毛苗调好时差,开始适应六小时为一天的刑天之国的时间。

    每天,天一亮睡醒了的毛苗,就从她在佘歙的指导下搭建的摇摇欲坠的竹棚子里出来。

    这里天南海北的植物都有生长,毛苗去一趟山里能发现好多,搭棚子的竹子也是她在山上寻到的。

    她还用竹子充当喝水的杯子,吃饭的碗,做菜的器皿。

    用途多种多样。

    漱口杯也是它。

    拿出前一天晚上在竹杯水里泡好的杨柳枝去到河边。

    咬破柳树枝利用它的植物纤维简单刷个牙,漱个口。

    手伸进河里掬起一捧水,囫囵的洗把脸回到棚子。

    早上是揪几片薄荷叶含进嘴里,晚上是放金银花在嘴里,清除口腔异味。

    薄荷和金银花都是毛苗去山上寻来的,薄荷她直接拔了一把种在棚子附近,金银花也移植了一棵,靠着棚子攀缘而上,避免太阳直晒,为竹棚带来一丝凉爽。

    金银花她是隔一天就进山去采一些回来进行晾晒,现在已经晒好了满满一布袋。

    布袋是毛苗自己做的,一个中等帆布斜挎包的大小。

    荒郊野岭的哪儿来针线和布匹,就不得不说说毛苗为了生存,生平第一次做出的不道德行为。

    她偷偷溜进城里仅有的一家布坊。

    小心翼翼地把他们丢弃的碎布头和整张废弃的瑕疵品运走。

    不问自取的偷盗行为毛苗羞愧难当,但是为了能活下去她不得不如此。

    但是去布坊偷盗的不道德行为她只有这一次,之后再也没去做过。

    为了弥补她对店家的愧疚,之后她每天都会将自己摘来的各种可食用果子或者是其他什么有用的物品送一些放到店里的柜台上。

    她现在有了佘歙他们的指点,不再是风餐露宿、食不果腹。

    住上了遮风避雨的竹棚,时不时能找到像荠菜之类的野菜配上用竹筒捕捞到的小鱼小虾们煮熟了美美吃上一顿热乎的饭。

    煮东西用的锅也是她自己做出来的。

    用粘土制作土坯,将土坯捏成锅子的形状,再把土坯阴干,干了之后放到火里烧制,最后一个原始的陶锅就做好了。

    就是质量不好,用不了几次就需要重做。

    扯远了,再说回毛苗做渔网。

    她正在用石头反复捶打树皮,手都要捶废了才捶了十分之一,她祈祷自己能在天黑前捶完整张树皮,明天才能正式开始做渔网。

    听完佘傒说毛苗一直在做渔网,没什么特殊的事情,他也不再关注,认真看手中的小册子。

    重点看他们即将要去的结匈国的内容。

    “鱼其,你的信来了。”又是三天后,鱼其收到了新的一封信信。

    新的一封信是枢暨写的,他把他看到的关于结匈国有意思的风俗也写在了信上,“我们已经通过关口,正在去结匈国的路上,现在还没到,据说他们境内有一座南山,青赤比翼鸟在此山栖息,有意思的是,结匈国的人把蛇叫做虫,把鱼叫做蛇。”

    没有开头和结尾,就说了一些结匈国的风土人情。

    鱼其看完信,从字里行间品出些不为人知的别样情绪,“这是枢暨想要写给毛苗看的吧。”将信收好放在毛苗的抽屉里。

    枢暨是在结匈人开的驿站给鱼其写完这封信。

    鱼其猜的没错,写信时枢暨脑子想的都是毛苗看到结匈人惊奇的表情,能把人逗乐的可爱样。

    满怀着笑意召来青鸟将信送走。

    “枢暨,这个驿站人还挺多,我们来的再晚一些就没地方住了。”佘歙斜靠在房间的椅子上。

    “这是关内关外往来的第一个驿站,人多不是很正常吗?”枢暨不以为然。

    “枢暨,你快看,那个结匈人一口气把那个长着长长的脑袋,长长的脸颊,全身长满羽毛的鸟人的上半身给吃掉了!

    啊!又有两个结匈人来了,他们把那个鸟人的下半身一人一半的给分食掉了,结匈人居然吃活人!”佘歙不敢太大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