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一群牛引发的战争(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她榨膛尺寸的木楔子,又一次带上她的斧头和打纬刀去了后山。

    这边毛苗上山赶路,那边佘傒他们也在赶路。

    佘傒抱着万里寻踪镜跟在枢暨他们身后,正在赶往困民国的路上。

    枢鳞一边走一边翻看小册子,找寻关于困民国的记载。

    “有困民国,勾姓而食。”困民国的国人大部分都姓勾,吃的粮食是以黍米为主。

    说起困民国,就不得不提起与它紧密相关的另一个国家——有易国。

    有易国其实是该国的旧称,有易国现在有了新名字,应该称呼它为摇民国。

    有易国的国人逃出他们的国家,在新的地方建立了新的摇民国。‘帝舜生戏,戏生摇民。’

    虽然有易国已经是存在于历史书中的国家了,不过大家还是更习惯于用有易国来称呼摇民国。

    至于他们为什么会从有易国成摇民国,那就要讲一段困民国中一个名为王亥的人的故事。

    从王亥将一群牛托付给有易国的水神河伯说起。

    王亥是困民国的国人,也是殷王手下的一员重臣。

    你看到他时,他的双手总是不得空的,时常抓着两只鸟,饿了就将手中的鸟送入口中,一口吃掉鸟的头。

    王亥与有易国的水神河伯是朋友,他们兴趣相投,共同话题颇多,交往密切,经常在一起讨论如何能更快捷的吃下一只鸟。

    有一天王亥有事需要外出几天,家中的牛群无人照看,出行前便将他家中的牛群牵到有易国,托付给他的朋友水神河伯代为看顾。

    河伯欣然应允,答应王亥的请求。

    王亥交代好了牛群的事并没有立马离开有易国,而是留下和水神河伯聊了一会儿天。

    他们聊天的时候有几个有易国的地痞无赖路过河边时看中了王亥的牛群。

    在王亥离开河伯,走到河的另一边要去将牛群驱赶回河伯身边时被那几个看中牛群的地痞无赖杀害,并将牛群抢走。

    王亥久不归来河伯不放心,沿着河边寻他。

    等河伯找过来时王亥躺在地上已经没了呼吸,牛群也不见踪迹。

    河伯将王亥在有易国被杀害的事情告知了困民国的殷王,本意是想让殷王出面解决那几个地痞流氓。

    却没想到殷王勃然大怒,誓要杀了有易国的国君为王亥报了仇。

    困民国对有易国发动一场为王亥报仇的战争,有易国的国君被殷王杀死。

    困民国打着为王亥报仇的借口发动战争,后面却有了别的心思,打算趁此机会一举将有易国吞并。

    战争愈演愈烈,受到战争伤害,流离失所的有易国民众越来越多。

    河伯不忍心看到有易国普通民众成为两国战争的牺牲品,他带着有易国的民众潜逃而出,他们逃到一个野兽出没的地方成立了一个新的国家,国名为摇民国。

    由于摇民国建立在野兽出没的地方,境内野兽众多,粮食无法种植,他们不得不改变生活方式,以打猎为生,改变原有的饮食结构以食用兽肉为主。

    一群牛而引发的两国战争。

    困民国最后成功将有易国吞并,扩大了他们的国土面积。

    此后困民国的国人推崇王亥为他们的国家英雄,受困民国的国人崇敬。

    故事听完,他们几个也到了困民国的通关关口。

    “你说困民国的国民是不是都是像王亥那样喜欢吃鸟头?”佘傒听完故事的感想。

    “肯定不是啊,那就只是王亥的个人爱好而已,要是所有人都是如此,他也不会和河伯因为同样爱吃鸟头而成为朋友。”佘歙否定了佘傒的说法。

    “哦。”好吧,当她没说。

    “王亥这个人有点意思。”枢暨对这个故事也有一点自己的理解。

    佘歙没觉得王亥有什么,除了喜欢吃鸟头这个特别的爱好。“怎么有意思?”

    “你细品故事的结尾,王亥成了困民国的国家英雄,他们觉得王亥牺牲小我成全大我,为了他们国家扩展版图甘愿放弃自己的性命。”枢暨说道。

    “我怎么没有品出来,人家困民国的国人说不定只是觉得王亥在面对有易国的国人没有选择逃跑而是勇敢面对是有气节的表现,他的死亡也是壮烈牺牲。”佘歙和枢暨的看法不一致。

    “我不觉得,你看王亥作为殷王手下的重臣,家里没有一个仆人可以帮他看顾牛群吗?那群牛是有什么特别之处非要牵到有易国让水神河伯看顾。

    还有那几个地痞流氓可以趁着人不在偷牛才是最方便的,为什么早不偷晚不偷非要等着王亥来了才去偷。

    王亥死了河伯没第一时间告诉他的家人,反而是告诉殷王。

    一国之王知道了这件事,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直接就从民众与民众之间的矛盾,演变成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争斗。

    一切都透露着不寻常,更像是有人专门设下的计谋,每一步都是被算计好的。

    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