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各不相同(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时光荏苒,转眼间小半个月已经过去了。

    如今的洛阳城外,又汇聚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进京赶考的学子。

    他们有的步行,有的骑马,还有的乘坐马车。

    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背着沉重的行囊,脸上带着匆忙和疲惫的神情。

    莘莘学子们,都是不远千里而来,自从得知春闱即将开启,便立刻收拾好行李,提前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途。

    一路上,他们经历了无数艰辛。

    披星戴月,风餐露宿。

    在这长途跋涉中,有不少身体欠佳的学子倒在了半路,而剩下的人则肩负着家乡的希望坚持下来。

    此刻,他们终于抵达了洛阳城外,仰头望着那近在咫尺的雄伟洛阳城,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期待。

    他们坚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城中各大酒楼的老板们脸上洋溢着笑容,热情地迎接着这群意气风发的学子。

    即使现在已是深夜,各大酒楼仍然人声鼎沸,座无虚席。

    近期以来,全城所有提供住宿的地方都迎来了大量的宾客。

    尽管店家早已提高了房价,但每日仍有许多人前来询问是否有空房。

    如今,这些酒店已经赚取了丰厚的利润,甚至出现了一房难求的局面。

    一想到这里,酒楼老板们都不禁对皇帝的英明决策表示赞赏。

    正在此时,一个身着朴素衣裳的年轻书生踏入了一家旅店。

    他小心翼翼地在柜台上放下行李,轻轻地拍打掉身上的灰尘,随后向店内的伙计询问道:“伙计,请问还有上等的客房吗?”

    对于这位书生而言,进京赶考乃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所以他甘愿多花些银子,只为求得一份舒适与安心。

    毕竟,良好的住宿环境能够帮助他更好地调整状态,迎接科举。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平时肯定不会如此奢侈地花钱。

    相反,他更愿意把这些钱用来购买更多的书籍或者文房四宝。

    店里的伙计已经记不清是第几人在询问客房的事情了。

    在将一条白里透灰的抹布搁在肩上后,露出麻木的笑容,说着客套话。

    “实在不好意思了客官,本店现在别说是上等的客房了,就连一间像样的房间都已经没有剩余了。您不妨去别处再问问!”

    尽管已经忙碌了一整天,累得浑身无力,甚至连一口水都没来得及喝,但他仍然热情地接待每一位客人。

    毕竟,谁知道这些人中会不会有未来的状元呢?

    这位年轻的客人看起来有些失望,他原本以为自己来得够早了,没想到还是错过了最佳的投宿时间。

    这已经是他询问过的第十一家旅店了,而且每一家都告诉他同样的答案——已满员。

    今年的春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无论年纪多大,只要手持推荐函,皆可参与考试。

    现在看来,这个年轻学子只能趁着宵禁前赶到城外寻找一座破旧的庙宇过夜了。

    他拿起包袱,走出了酒楼,脸上露出一丝失望。

    他无奈地摊开双手,对着一同前来的同乡子弟们说道:“走吧,这家也满了!”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一群人浩浩荡荡地离开了这里。

    酒楼老板悠闲地站在门口,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他轻轻地捋了捋下巴上的胡须,显得格外开心和满足。

    随后,他随意地伸手摘下门框边上挂着的木牌,上面清晰地写着今日客房的价格。

    接着,他熟练地换上了一块崭新的牌子,而这个新牌子上的价格竟然比之前更高了!

    与此同时,崔命的府邸内正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氛围中。

    府中的所有人载歌载舞,酒杯交相辉映,欢声笑语不断。

    这里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宴会,主人家崔命热情地款待着来自崔氏家族推荐的几位有望夺得春闱前三名的优秀学子。

    这些学子们齐聚一堂,人数多达二十余人,他们个个才华横溢、意气风发。

    崔氏家族对于此次春闱可谓是全力以赴,准备充分。

    光是举荐信就写了上百封之多,这种规模和力度丝毫不逊色于王氏家族。

    作为崔氏子弟的崔命深知自己肩负着家族的期望,他的命运与崔氏紧密相连。

    因此,这场宴会不仅是一次考前的动员大会,同时崔命也要借此机会给予一些敲打。

    而这样的举动得到了苏全的认可。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崔命醉醺醺地再次举起酒杯,眼神迷离地看向座下的学子们,大声说道:“你们都是我大隋的栋梁之材,此次科举就是为你们准备的。如果将来能同朝为官,一定要为陛下鞠躬尽瘁。”

    说完,他的话锋突然一转:“但是别忘了,是谁在皇帝面前谏言,才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发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