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婚姻不是政治(二)(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到孙策回来,就拉过孙策的手一个劲的夸他娶了一个好媳妇,教导他一定要好好善待于她。一脸懵逼的孙策望着妹妹孙尚香,孙尚香立刻把这几个月嫂子所作所为都说了一遍,还说现在他们孙家已经不同以往,好些世家的老太太,都会上门拜访吴夫人了。

    孙策听了感动不已,暗想怪不得回到府中,感觉少了一些人。孙策忙问道“那袁怡现在人呢?”

    孙尚香说道“今日是施粥日,我上午刚陪着嫂子忙乎了一上午,中午回来休息。嫂子还在哪里忙乎呢。”

    孙策略有不满说道“你嫂子还在忙,你怎么就跑回来了。”

    “哼,娶了媳妇忘了娘,哦不对,忘了小妹,以前你可不是这么对我的。”孙尚香做着鬼脸笑道“是嫂子说的,我还未婚配不宜抛头露面,赶我回来的。”

    孙策不予理会妹妹,与母亲请辞后,骑上骏马就往施粥地赶去。赶到的时候,孙策先站在巷角观察。袁怡带着几名下人,顶着烈日,忙前忙后地给穷人施粥。她辛勤的忙碌着,一会在台铺前帮忙盛粥,一会去照看炉灶柴火,额头上已满是汗珠。

    此刻,下人都去后院淘米、洗米,袁怡又在台铺前低头忙着盛粥。一双大手接过了粥碗,却停在跟前不再移动。忙碌的袁怡歉意说道“是不够吗?实在不好意思,我再添...”正说着,袁怡抬头看到是孙策,惊喜地叫道“您回来了?!”

    “恩,我回来了。”孙策将粥让给身后的人,走到袁怡身旁,扶了扶她凌乱的头发,抢过袁怡手上的勺子,说道“你去休息,这里我来。”

    袁怡不同意道“此等粗活,臣妾做就可以了。”

    “吾妻做的,我为什么做不的?”说着将她按到座椅上,亲自去给众人施粥。

    待到施粥完毕,孙策骑马带着袁怡回府。一马双人,背后黄澄澄的夕阳,甜蜜两人的穿过整个街市。此情此景,后面在徐州、江东地区传扬开来,成为一段郎情妾意的佳话,孙策的声望一时达到顶峰。

    回来州府内,袁怡歉意地给孙策道歉道“孙郎在外征战,这些事未来得及向你请示,但是我都给婆婆先汇报了的,若有不妥还请孙郎见谅。目前通过开源节流,加上我一些嫁妆补贴,刚好能满足运作。”

    “我为什么要生气?你做的如此之好,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孙策一个近身贴近袁怡。袁怡被孙策逼到墙角,脸盘贴在孙策胸膛,闻着他身上雄壮的气息,一时脸红胸闷。

    袁怡不好意思的别过头去,害羞、怯生生说道“孙郎满意就好。”

    “当然满意。”孙策一把抱起袁怡,豪迈地说道“现在该我好好感谢娘子了。”说着两人漫入床帐内

    孙策在袁怡的辅助下,民望越来越好,徐州、江东地区百姓因为感恩袁怡,而越来越信任孙家,整个地区局势也逐步稳定下来。

    随着徐州、江东的稳定,整个华夏,似乎也回到了繁荣、平稳的时代,只是只有这些大人物知道,这只是短暂的平静,各地正陷入了恐慌的军备当中。现在的修养只为接下来更疯狂的攻伐。

    ..............................................................................

    洛阳皇城,东观殿内,刘辩看着典青传回来的情报,摇头感叹道“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贤惠的女人呀。”没想到一场阴差阳错的婚姻,竟然成就了孙策孙家。而这些促成者之一就是自己。现在徐州、江东局势稳定,再想南下更不可能,只能等待后续豫州、扬州练出水军再说了。

    张让悄步走进殿内,先是呈交上来卫臻的半年商贸账册,再为刘辩披上一件披肩,细声说道“陛下,天色不早了,早点休息吧。这是刚审核完的账册,整个上半年,盈余五千万枚铜钱。抵得上前朝半年的财政收入了。”

    刘辩拿起账册,仔细翻阅起来,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古代这种简单的财报数据还是轻松看得明白的,刘辩核查了下几项关键数据都没有问题,合上账册说道“很好,如今朝廷欣欣向荣,就等后期的水到渠成了。”

    张让又贴近身旁,笑着问道“太后让奴婢问陛下,那些画册姑娘可有中意之人?”

    说到这个,刘辩就头疼的很。刚满二十岁的他,不知怎么就被太后盯上,开始催婚,看样子长辈催婚真的是传统。但是对于一个现代人的他来说,就这么毫无感情的通过一个画册选定终身之人,实在难以接受。

    刘辩摆了摆手,继而好奇问道“对了,这种大婚不都是钦定好的嘛?怎么现在这是都由得朕选了?”

    张让捂嘴嗤笑道“婚姻大事要不父母做主,先帝驾崩的早,自然没机会给陛下安排。现在陛下成人,更是中兴雄主,也不需要联合外戚稳固政权,那么自然婚事就由陛下你自己做主。”

    “哦!”刘辩恍然大悟,问道“如果说舅舅还在,我的皇后怕是何氏了?如果董卓造反成功,那就由他指定了吧?”

    张让尴尬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