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王熙凤欲全喜良缘,敬老爷破例染红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罢了,姐儿到底救了回来,这事到此为止,往后你就当不知情罢。”

    凤姐抬眸道:“眼下府里事忙,你替我多帮着你大婶子把事情办好便是,等开春了我再替你张罗终身大事。”

    说着,她又看了眼立在不远处的俏丽身影。

    笑着道:“小红,你替我好生把芸哥儿送出去罢。”

    “是,奶奶。”

    小红微红着脸回道。

    “那侄儿就先不打扰婶子休息了。”

    贾芸也低着头行礼告退,耳尖悄悄红了起来。

    凤姐瞧着这对离去的背影,心中想着该早日帮他们俩把好事定下来才是。

    前世里,这两人费尽千辛万苦才走到一起,甚至在贾府败落后帮了她许多。

    这辈子,凤姐希望能助他们早日喜结良缘,报答他们夫妻俩忠心相助之恩。

    ......

    到了除夕这日。

    宁国府那边开了宗祠,长年在道观内修行的贾敬也按制归家参与祭祀。

    祖祀结束后。

    贾敬却并未如前世般直接出城回道观。

    而是把贾珍叫了过去,命他将祖茔的祭祀产业交由贾琏夫妇打理。

    又命贾珍务必要在祖茔处再设一家塾,一同交由贾琏夫妇打理。

    待日后寻个机会同族中长幼商议出则例,再由各房轮流掌管每年的祭祀产业之事。

    以示公正。

    听完贾敬的命令后。

    贾珍的心中不由得疑惑万分。

    自己这父亲早已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盼修成仙。

    怎会突然插手家中的祖茔和家塾之事呢?

    但贾珍岂敢质疑反驳父亲,只能唯唯称是。

    那贾敬交代完这些事后,便拂袖离去,自回道观炼丹去了。

    一送走父亲。

    贾珍和尤氏便转头去了荣国府,把贾敬的意思转达给了贾母。

    随后又将贾琏夫妇叫了过来,言明此事。

    “依着太爷的意思,今后祖茔的祭祀产业便交由你们夫妇来管,尤其嘱咐说要在祖茔处再设个家塾。”

    说着,贾珍面露难色地道:“这原该是我负责之事,不想太爷却定要你们来管,如此我也只好照实同你们说了。”

    “今年家里的几个田庄收成都不大好,那庄头乌进孝送来的东西连过年都不够使的,更别想有富余的了。可依着太爷的意思,须得在祖茔附近多购置房舍、田庄还有地亩等,以供四时祭祀的费用。还有那家塾,一旦办起来就得请个像样的先生,其他各项费用更不消细说了。”

    说到这,贾珍又看着凤姐笑道:“大妹妹素日也是当家的,自然知道这其中的难处。”

    “我倒是想匀出些钱来给你们置办祖茔产业,可真真是没有法子了。”

    闻言。

    贾琏便知自己接了个烫手山芋。

    没有丝毫油水不说,搞不好还得倒贴钱。

    也不知那太爷为何偏偏就把这份苦差派到了自己头上。

    急得他在心里叫苦不迭。

    正当贾琏愁着不知该找个什么理由来推掉这份差事时,却听得凤姐淡然一笑:

    “珍大哥哥放心罢,既然大老爷信得过二爷,那我这做媳妇的自当尽全力帮他把事情做好。”

    听到这话。

    贾琏吓得忙把头一转,想要制止凤姐应下这份苦差。

    可还未等他开口,就听凤姐又接着道:“我那嫁妆还算丰厚,若是拿出一半来,兴许能助二爷成事。”

    “......”

    “......”

    凤姐这话一出,贾琏和贾珍都惊得双双沉默了。

    唯有那尤氏一早便知凤姐的打算,所以只是感慨地看着她。

    这凤丫头真真是变了。

    当初凤姐同自己说这些事的时候,尤氏还只当她是一时兴起罢了。

    可当她真的一步步做到时,尤氏才惊觉凤姐当真是不一样了。

    她不再是那个爱拈酸吃醋的小姑娘,而是一个能为家族深谋远虑的真正当家人。

    “大妹妹,你这话可是当真?”

    贾珍难以置信地道:“这可玩笑不得!”

    “自然是真的,我岂敢欺哄哥哥嫂子呢,大哥哥若不信,可叫官府来公证。”

    听到凤姐的话后,贾琏更是错愕地看着她。

    自己这媳妇最是贪财,他岂有不知的。

    可......可如今她竟愿意为着自己把嫁妆都拿了出来。

    要知道对一个出嫁女子来说,嫁妆便是她最大的底气和保障。

    想到这。

    贾琏的心湖如同被一道温柔的细弦轻轻拨动,荡漾起一圈又一圈悸动的涟漪。

    他尽量维持着面上的平静,可眼底的炽热与温柔却怎么也藏不住。

    “咳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