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贾母年迈有心无力,林府忠仆苦尽甘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王熙凤从潇湘馆出来后,便直接去贾母处请安了。

    “老祖宗今儿瞧着好多了,果然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说着,她便微微施了一礼,含笑道:“等过几日林妹妹受封当了县主,又得东平王府庇护,将来定是不用担心的了。”

    “还有宝兄弟马上也要和宝妹妹成婚了,这门婚事虽不大妥,但到底是圣上的恩典,老祖宗也无须太忧心了,兴许宝兄弟成婚后也就好了。”

    凤姐知道贾母最放心不下的便是宝玉和黛玉,因此特意用这两人来开解贾母。

    果然。

    听到这话后,贾母的神色便舒展了许多。

    随即又转头命鸳鸯取了个黑漆木匣子出来。

    “这里头装的是林家所有仆人的卖身契,我原想着等林丫头将来出嫁时再还她。不过既然圣上隆恩,赏了林丫头这么大的体面,又开恩赐了座宅子给她,那新宅里自然也缺下人使。”

    “我想着,这外头买的奴才再好,到底也比不上林家的家生奴才忠心。”

    说到这,贾母便有些力不从心。

    缓了一会才接着道:“昨儿林丫头过来给我请安时就想给她了,偏又忘了,少不得只能辛苦凤儿你替我跑这一趟了。”

    “是,到底还是老祖宗想得周全。”

    说着,凤姐便忙笑着接过了那盒卖身契。

    她心知这是贾母心中有愧,不忍同黛玉当面谈论这些,因此才叫她来当中间人。

    见贾母神色倦怠,凤姐也不敢多留,稍说了几句话后便出去了。

    一出主屋。

    凤姐便拉住前来相送的鸳鸯,悄声问道:“老太太这个光景,太医是怎么说的?”

    鸳鸯瞥了眼四周,见没有人,才敢低声回道:“太医说了,像老太太这样有岁数的,本该少操心些才是。”

    “可二奶奶也知道,老太太为着宝二爷的婚事,一直不大自在,总是闷闷的。”

    顿了顿,鸳鸯又接着道:“薛家大少爷最是个能生事的,身上还背着人命官司,有这样的大舅子,宝二爷将来的麻烦怕是少不了,所以老太太才格外忧心。”

    “若不是林姑娘的事叫老太太宽心了些,只怕她老人家还未必能有今日这样的精神呢。”

    听到这番话后,凤姐便知贾母的身子怕是撑不了多久,眼底不免有几分悲痛。

    “罢了,这些都是二太太自己求来的,咱们操心也无用。”

    说着,凤姐又宽慰道:“你回去好生伺候老太太罢,若有事拿不准主意也可来找我。”

    “是,多谢二奶奶。”

    鸳鸯感激地看了眼凤姐后,又抹了把泪,这才福礼告退。

    她没敢同凤姐说的是,为着宝玉的大婚,王夫人曾私下找过她。

    王夫人说大婚的开销很是不够,便叫她悄悄地把老太太的梯己挪出来先用一用。

    好歹也是圣上亲赐的大婚,断不能失了排场。

    鸳鸯趁着老太太清醒时,暗自将这事回给了她老人家知道。

    原以为老太太会动怒,没想到她却只是无奈地闭着眼点头,命鸳鸯照王夫人之意去做便是。

    鸳鸯看得心里直发酸。

    却也不敢同旁人说去。

    ......

    接到京都传来的书信后。

    林家的外院管家陈安立刻便激动得热泪盈眶起来,忙把自家大小姐被东平王府认作义女,且还被圣上亲赐为县主的大喜事告知了所有人。

    原本一派死寂的林家祖宅立马就变得欢天喜地起来。

    当年林如海死后,贾琏一来便按照家中吩咐,直接把林家所有能变卖的资产全卖了出去。

    给出的理由便是他们林家大小姐今后只留在京都,由贾府照管,不会再回林家了。

    因此林家这些财产若不尽快处理妥当,只怕反叫有心之人贪了去。

    这话听得林家仆人都十分窝火,却又不敢在林如海的葬礼上闹出来,免得叫人笑话了去。

    何况他们家大小姐还须仰仗贾府教养,少不得只能忍气吞声了。

    当然。

    林家仆人们并不知道,贾家卖掉了林家的资产后,却没有留给他们大小姐当做嫁妆,而是自己悄悄用掉了。

    林家世代清贵,属于钟鼎之家,且极重教育,称得上是书香之族。

    因此底下的仆人们也都颇重情义。

    自从林如海死后,林家便算是绝后了。

    可这些仆人们却仍是不肯离开林家。

    宁可留下为林家看守祖宅和祖茔,也不愿另谋生路。

    贾琏原想着留下五六个奴才便也就够了,可谁知他劝了好几日,肯走的人却始终寥寥无几。

    无奈之下,他也就不管了。

    留下的这些林家仆人,基本都是林家的家生奴才。

    因感念林家世世代代的恩情,且也记挂着他们在京中的小主人,便下了决心死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