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梁嬷嬷良语慰黛玉,绛珠再回三生石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喝过茶后,梁嬷嬷又细细交代了紫鹃和雪雁不少话,叮嘱她们定要好生照看黛玉的身子。

    随后黛玉又陪着梁嬷嬷去了清逸轩探视水溶。

    一见到水溶那张毫无血色的脸,梁嬷嬷当即便忍不住红了眼眶。

    暗叹他们家大小姐是真真可怜。

    小小年纪时便没了父母,长大后好不容易嫁了个样样都不错的夫婿,没成想竟是个如此短命的。

    梁嬷嬷生恐叫黛玉看了伤心,便忙抬起袖子将泪水悄悄擦去了,随后又勉强笑道:“想来咱们王爷定是吉人自有天相,否则若是换了旁人,心窝处叫人这么捅上一刀,只怕当场便会没命的。”

    顿了顿,梁嬷嬷又接着道:“偏是咱们王爷福大命大,硬是还能吊着这么一口气,我常听那些积古的老人家说,像是这般都不死的,向来都是老天眷顾,将来定有大造化的。”

    紫鹃等听了,都忙道:“到底是嬷嬷有见识,想来定是如此了。”

    说着,紫鹃又忍不住感慨道:“否则便是连一众太医也说不出个缘故来,都说依着咱们王爷的伤势,原是当场便保不住命的,偏是咱们王爷的福气大,至今仍是呼吸如常,倒真真是奇得很。”

    听到这话后。

    梁嬷嬷便忙念了句佛,正色道:“定是如此的,想来只要多修养一阵子,王爷自会慢慢醒转过来的。”

    黛玉听了,心知她们都是为着宽慰自己才如此说,自然也不好拂了众人的好意,便也跟着点头应和了几句。

    不多时。

    又有凤姐和探春各自打发了人来瞧,亦是百般叮嘱黛玉要保养自身。

    且都送了不少珍贵的滋补之物过来。

    梁嬷嬷见了,心中不免越发感激凤姐和探春。

    ……

    送走梁嬷嬷后。

    黛玉又忍不住独自来了水溶的书房内。

    看着那边缘微微有些破损的画像,黛玉便知水溶定是经常拿出来瞧,故而才会摩挲出这样的痕迹来。

    看到这。

    黛玉又将自己同水溶相识以来的点点滴滴都细细回想了好几遍。

    她越想越觉着不对。

    那东平王妃好好的,怎就忽然认了自己做义女。

    还有圣上那边,当初若不是看在东平王府的面子上,且又有北静王一直在旁边帮着进良言,只怕自己根本就不会被封为县主。

    甚至连他们二人的婚事,也是因当初贾家有意送她入宫为妃,水溶这才不得不想法子将她暂时护到了自己府中。

    最叫黛玉动容的是。

    水溶当初是在问明她确无入宫之意后,才提出了假意成婚的法子。

    真真是极看重她的想法。

    只是如此想着,黛玉心中便已是又叹又愧。

    一颗心不自觉间便已被水溶的温情渐渐暖化。

    自那日心死之后,黛玉自问已对世间的男女情爱之事看淡许多。

    深知凡事皆不可强求。

    在生死关头徘徊过一回后,黛玉亦深知这世间还有许多真正关心她的人,实在不该为着小小情爱便叫这些人为自己伤心。

    因此。

    自那之后,黛玉便将男女之事全数丢开,一心只想着要担起自己作为林家独女该负起的责任。

    可如今。

    忽然却又冒出个深情款款的水溶来,倒真真叫黛玉有些不知所措了。

    正当黛玉沉思之际。

    恍惚间便有阵阵困意袭来。

    她这段日子为了照顾水溶,确实都没能好好睡上一觉。

    如今在这书意盎然的墨竹斋里,竟叫她的困意浓得有些撑不住了。

    朦胧睡去后,黛玉的神识便随梦境到了一块刻着“三生石”的大石前。

    她瞧着此处颇为眼熟,可一时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正当黛玉疑惑之际,只见一位鹤发松姿的道人缓缓朝她走了过来。

    “此乃绛珠仙子的来处,不知仙子可还记否?”

    闻言,黛玉便微微施礼道:“真人只怕是认错了人,小女子乃姑苏人士,并非来自此处。”

    听到这话后,那道人便忍不住抚须笑道:“罢罢罢,既是如此,小道自当不敢以仙子故人自居。”

    说着,那道人又缓缓道:“小道今日冒昧将仙子引来此处,实是有要事相商,还请仙子定要依小道所言才是,否则只怕水神大人此番的历劫便会被中途打断,最终悻悻而归呐。”

    黛玉听了,心中更是不解。

    可听到“历劫”二字后,她又隐隐有所感念,一时竟有些顿悟起来。

    “不知真人口中的历劫是何意思,这位水神大人又是何方神圣?”

    见黛玉如此问,那道人便微微笑道:“论起历劫,自是天机不可泄露,仙子日后自会知晓。”

    顿了顿,他又接道:“说来也怪小道,只因我擅自乱了水神大人同仙子的因果,这才叫水神大人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