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南安旧部起义造反,柳家相公辞别三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久之后。

    京都内忽然便流言四起。

    到处都在传说那南安郡王并非外通倭寇的主谋,只是替前太子谢长乾顶缸罢了。

    这些言论被传得有鼻子有眼的,不仅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当初文宣帝是如何说服南安郡王替前太子顶罪的,还说文宣帝出于愧疚便给南安郡王留了一个遗腹子作为补偿。

    如今这个孩子已被收养在静如郡主膝下,成了礼部侍郎家的孙子。

    听到这些流言后。

    南安郡王昔日的部下顿时都十分震怒。

    尤其是一名叫做吴勇的大将。

    他当初乃是南安郡王麾下颇为得用的将领之一,原本前途一片大好。

    结果却因受到南安郡王通敌卖国的牵连,灰溜溜地被文宣帝贬去看守城门了。

    地位可谓是一落千丈。

    吴勇原以为是自己时运不济,跟错了主子,这才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的凄凉下场。

    可自从听了那些传言后,他才渐渐明白过来,原来自己的不幸都是当今皇帝为了袒护自己儿子造成的。

    吴勇原是不敢相信这些流言,后来忽然有个神秘人带着南安太妃的信物暗中找到了他,并且向他证实了流言的真实性。

    至此。

    吴勇才算是对文宣帝彻底死了心。

    他越想越气,于是便暗中纠集不少了南安郡王昔日的部下,决定直接起义造反。

    横竖他们这些人已是文宣帝的弃子,不知哪日便会被一道圣旨直接赐死或流放。

    既是如此,那还不如直接破釜沉舟,同朝廷来个鱼死网破。

    或许还能为自己重新挣个前程。

    因近年来朝中本就自然灾害不断,不少百姓都只能背井离乡另谋生路。

    如今既有吴勇等人揭竿而起,自然便有不少流民匪寇纷纷响应,想借此机会求个温饱。

    因此。

    自吴勇宣布自立为王的那日起,他的队伍短短几日内便涌入了数千人之多,直接便将京都百里外的一个小县城给占了去。

    得知这个消息后。

    文宣帝当即便大怒不止,立刻派了秦牧风率领秦家军平定叛乱。

    因一时查不到是何人走漏的风声。

    文宣帝气极之下便又将掖庭内南安郡王府的一众女眷悉数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尽管礼部侍郎一家再三言明,过继到李瑾膝下的孩子乃是李家族中的孩子。

    可流言早已深入人心,后来的辩解自是无人肯信。

    最后还是朝廷下令抓捕了不少四处传播的百姓,此事才渐渐平息了下来。

    经此一事,文宣帝在民间的声望便可谓是急转直下了。

    众人虽敢怒不敢言,可从那不断扩大的叛军数量里,便可窥见不少百姓的心声。

    ......

    少卿府。

    尤氏同尤三姐等人因挂念凤姐的身子,因此时不时便会亲去探视。

    这日,她们姐妹俩又带着个攒心八宝锦绣彩漆盒去瞧凤姐,盒子里装着藕粉糖蒸栗子糕、玫瑰蜜饯、桂花百合酥以及牛乳酪等各式点心,皆是凤姐素日里爱吃的。

    凤姐如今怀着身子,正是贪嘴爱吃些小玩意儿的时候。

    因此看到尤氏等人带来的各色点心后,顿时便增了不少食欲,就着温水将每样点心都吃了一小块。

    看到这,尤三姐便欣慰笑道:“姐姐怀这一胎真真是辛苦了,瞧着都清减了许多。”

    顿了顿,她又接着道:“若姐姐对这些点心还略吃得下,我日后便天天做好了给姐姐送过来罢。”

    闻言,凤姐便感激笑道:“难为嫂子和妹妹这般替我想着,只是这些甜食偶然吃一两次还使得,吃多了到底克化不动,且也容易腻呢。”

    尤氏忙打趣笑道:“瞧瞧这凤丫头,如今嘴巴是越发刁了,日常大鱼大肉定是嫌荤腥重了,清汤寡水的又怕嘴里没味儿,也亏得琏儿好性儿,处处都纵着你。”

    话音刚落,便见平儿等人都忍不住笑了。

    凤姐抿唇笑道:“嫂子方才还说心疼我怀胎辛苦,怎得才吃了一杯茶的功夫,便反倒心疼起二爷来了。”

    说着,凤姐又看着尤氏嗔道:“嫂子方才喝的乃是林妹妹之前送我的八宝茶,并非是托二爷的福,嫂子可莫要谢错了人才好。”

    这话一出,满屋子的人都不禁哄然大笑起来。

    尤氏更是笑着要上来佯装撕凤姐的嘴,“你这猴儿,我难道就为着口茶混说不成。”

    “若非见你怀着身子,我今儿可定不饶你!”

    听到这话后,尤三姐也笑着道:“姐姐的话极是,如今凤姐姐既怀着身子,自然万事都该让着她些。”

    凤姐一听,忙点头笑道:“尤三妹妹的话很是。”

    因见尤三姐眉目间总挂着几分掩不住的愁色,凤姐便猜她定是有什么心事。

    于是便将丫鬟们都支去了外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