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意图不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二日,战场上显得格外安静。

    突厥人只是象征性的派出两支骑兵,在远处骚扰观望。

    一点强行进攻的意思也没有。

    苏烈虽然很想知道突厥人的打算。

    尽管已经派出去不少斥候,但是依旧没能得到有用的信息。

    只得派出少量兵马与之对峙,也没有着急进攻。

    毕竟苏烈的主要任务。

    便是在此设置障碍,拖住突厥人支援梁师都的脚步。

    好让远在朔方的李靖,可以放心大胆的对付梁师都。

    为早日拿下梁师都,提供掩护和支持就行。

    突厥人不动,苏烈也乐见其成,双方都耗在此地也就是了。

    第五日,天色还没彻底放亮。

    一名斥候,急匆匆来到中军大帐。

    “报告大帅,突厥人突然分出一支兵马,离开其驻地,向东去了。”

    向东?

    东面不正是梁师都吗?

    苏烈一边穿戴盔甲,一边继续询问道:

    “突厥人分出了多少兵马?”

    斥候拱手回道:

    “具体数目不详,但从竖起的旌旗上看,大约有两军人马。”

    两个军?只有两个军嘛?

    突厥军队的设置,和大唐军队的设置,是相当的不一样。

    大唐一路完整的大军,步兵约一万两千五百人。

    骑兵大约五千到六千人。

    辎重兵两千人左右。

    合计约两万多人马。

    大唐军神李靖,就以九团为一军。

    每团人数大约在两千至三千人。

    而这样的团,便是组成大军的基本单位。

    也可以将这样的团,称之为单路军。

    比如,左右虞侯军,左右厢军,后勤辎重军等等。

    突厥人没有成建制的军队。

    游牧民族的特点,就是半民半兵,全民皆兵。

    要打仗了,就以部落为单位,组建成所谓的军队。

    所以具体人数,很难做出判断。

    只能从一些细节上,大致估算出人数。

    斥候所说的两个军,便是估算出来的人数。

    大致在五六千人左右。

    五六千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但若只用这点人马,突厥人便想救下梁师都来。

    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办到的。

    “再探!”

    斥候转身出去了。

    苏烈派出传令兵,将各位将军都招到中军帐。

    “诸位,突厥分兵离去,是何目的,请诸位与本帅,一同参详参详。”

    此时在中军帐里就坐的,不止有李代的人马。

    还有苏烈的属下与李佑。

    薛万彻身为新任灵州大都督。

    他和他的人马都守在了灵州城,并不在此处。

    所以这里的人员构成,还不算太复杂。

    说起话来,也就少了许多顾忌。

    苏烈既然问起,其手下一员大将,起身拱手说道:

    “大帅,末将以为,定是朔方方面吃紧,梁师都危在旦夕。”

    “所以突厥人急于前去救援。”

    “而为防备我军,将其全军拖延于此地,不得不做出分兵之举。”

    “突厥此举,乃不得已而为之!”

    苏烈点了点头,他也是这样认为的。

    不过,还需再听听别人如何说才好。

    李恪早在离京之前,就立下了立功的打算。

    当初在豳州对付罗艺的时候,就没能找到立功的机会。

    如今身处战场第一线,要是依旧没能荣立功勋。

    李恪怕是要没脸见人了。

    是以,也冲苏烈微微一抱拳说道:

    “苏元帅,给本王五百轻骑,本王便能将之栓在此地,让其脱离不得。”

    李恪的话,让苏烈眉心皱起。

    五百人马就想去对付突厥的五千兵马。

    是脑袋进水了,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这不是瞎胡闹吗?

    你是当今陛下的龙子,你若出事,俺苏定方也别想活了。

    未等苏烈出言拒绝,齐王李佑居然也站起身来笑道:

    “老三,骑兵可都是本王与苏将军一起带来的。”

    “你和老六的府兵里,可没多少骑兵哦。”

    “就是去寻突厥人的麻烦,也应该是本王去。”

    “你和老六,可都没资格去。”

    李佑的话,让李恪哑口无言。

    事实也正如李佑所说。

    李代的府兵,还几乎全是步兵,骑兵的数量的确不多。

    其实不光是李代的府兵里,骑兵不多。

    就是整个大唐,骑兵都是少数。

    大唐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