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天地之情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孙思邈将要去拜访的人,亦非常人,乃是一位在种花家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

    相传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双慧眼能够洞穿阴阳两界,双手更是能够逆转五行。

    真乃神人也!

    此人的生死亦是如谜。

    相传有人在盛唐之后的宋时见过他,也有人在元时见过他,甚至在几近千年以后的明朝,都有人说见到过他。

    可谓是鬼神莫测,如梦似幻神仙般的一个人物。

    就算是后世无比神秘的锵刀门,据说都是由他所创。

    简直和鬼谷子、老子等人一样,总是引得后人们无数猜想与遐思。

    孙思邈去的很不是时候,此人此时正在宫中当值,并不在府内,负责接待他的人名叫袁客师,乃是此人唯一的儿子。

    “师叔公,快请上座,父亲若是知道您老今日会来,他定不会出门的。”

    这句话,虽说只是一句简单的普通的客套话,却也有挑人道理的嫌疑。

    古人访亲寻友,一般都要先行送上拜帖,与对方约定好上门的时间之后,才会亲自登门拜访。

    像孙思邈这样冒冒失失,一声不响就登门的人,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这样做,通俗一点儿,也可以说是很不礼貌。

    不过孙思邈是什么人?

    他可是活了一百多年的精神小伙儿呀!

    精神小伙儿怎么可能会因为小辈的一句话就生气呢?

    所以,“无妨,老朽有的是时间,等等便是。”这句话,孙思邈说的很自然,也很随意,就仿佛他真就是一位很闲很闲的闲人似的。

    可惜袁客师却不这么想。

    他觉得:

    ‘您老的时间,何时变得如此宽裕了?可我从我父亲那里听到的,可都是您很忙的话语啊!’

    这样才对嘛!

    这年头,还有谁喜欢说实话!?

    袁客师恭敬的奉上新茶,不敢有一丝怀疑表露。

    人生九怕,其一便有给长辈们作九陪。

    何为九陪?

    三乘以三嘛!

    那叫一个难受加尴尬呀!

    说话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翼翼,陪笑的时候,一定要唯唯诺诺。

    话不敢多说一个字,笑也不敢放肆开怀。

    而且那笑容,相比起阁楼院馆里面陪笑的姑娘们,还要虚假难看。

    就连坐着的姿势,都要比他在自己父亲面前坐的端正。

    就怕一不留神身子晃了一晃,就会引来一顿铺天盖地的数落。

    好在孙思邈不是个爱挑理的人,更好在他爹回来的快,如若不然,他都快要忘记此时是何年何月,他已经都二十多了。

    如释重负的袁客师返回到他的书房,继续研读他爹呕心沥血着下的《易镜玄要》,将艰难困苦留给了他能掐会算的爹。

    (袁天罡所留下的书有很多,只是这一卷书却没有留存,笔者将之写在这里,没有别的意思,只当是一份纪念。)

    “孙师叔,你我师叔侄可是久不得见啦,怎么?今日里莫非是见到彩虹东挂运当头,是才想起我来了?”

    (东方青龙降吉祥,寓意鸿运当头。)

    孙思邈瞥了他一眼,见他一张嘴就跟个神棍似的,当即气就不打一处来。

    “收起你胡说八道的那一套,老朽我只吃五谷杂粮。”

    没意思,一句笑话都听不出来。

    袁天罡知道时隔多年,能够让孙思邈还愿意见他之事,一定不会是什么小事儿,便也不再与他逗闷,正色道:

    “师叔有事儿请讲,但凡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天罡我绝不推辞!”

    这话才像句话!

    “我来问你,我道家秘籍之《阴符经》,是你让若兰传给那小子的?”

    阴符经三个字甫一听见,袁天罡就知道麻烦终于还是来了。

    “师叔,此事你是听谁说的?应该还传不到你这里才是?”

    “哼!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孙思邈气哼哼的端起水杯,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后说道:

    “福王府从宫里面收到消息说,福王那小子身中剧毒,业已深入脏腑之内。只因其有功力傍身,这才能够护住心脉,得以存活至今。”

    孙思邈说到这里,眼神突然变得锋锐起来,那炯炯有神的目光,仿若两把寒光闪闪的手术刀,直盯盯盯着袁天罡,用旱雷一般的声音,一字一句,掷地有声的问道:

    “你说?他身上的功夫到底是从何而来?短短两年时间不到,学的是什么样的功夫,竟能让他如此厉害?居然都能够运转功力护住自己的心脉了?你不觉得此事太过令人匪夷所思了么?”

    袁天罡自知理亏,有些底气不足羞愧的辩解道:

    “世间武功流派千千万,能够自主护住心脉的,又不止我们一家……”

    “还要在老朽面前胡说八道!别以为我不来见你,就是不再管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