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八百二十六章差别(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个时候朱允烨才明白,当初韩度告诉他国子监学子大多数都是信手空谈者多实干者少,是什么意思。

    “还是书院学子清醒啊,知道以朝廷的财力根本不可能做到每个县都修上水泥道路,根本就没有向朝廷申请过。”朱允烨独自感叹“而且他们也不是什么都不做就这么空等着,他们在有限财力的情况下,下一段一段拓宽道路夯实路基。这也的道路虽然也很简陋,一下雨也是泥泞一片,远远比不上水泥道路,但是也要比以前的道路好很多。而将来一旦财力足够,立刻就可以在这些路基上铺上水泥,一条完整的水泥道路便出现了。”

    虽然慢了一点,但是却充分考虑了县衙和朝廷的情况,反而是最好的办法。

    现在朱允烨深切地感受到什么叫做差距,国子监的官员不知变通只想着一口吃成胖子,他们却没有想过县里能不能承受,朝廷能不能承受。

    而书院的官员却完全不一样,他们的想法灵活多变。修建水泥道路这样的事情,都能够被他们拆开来一点一点的实现,而且对朝廷没有丝毫影响。

    试问一下,能够不用朝廷花一文钱就把水泥道路修起来,谁能够不喜欢?自从韩度带回橡胶种子,并且是南洋开始种植之后。

    每年橡胶园都在不停地扩张,产量也是年年攀上新高。按照常理来说,这么大的橡胶产量,早就应该能够满足大明所需了。

    可事实是大明每年的橡胶缺口,却是越来越大。让人有种不管南洋种植多少橡胶,好似都填不满大明这个吞噬橡胶的巨口一般。

    而新明身处四战之地,每天应对美洲土著的袭击就足以让他们疲于奔命,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发展。

    物资的缺乏让新明的处境越来越困难,这也是以朱棣的高傲,都不得不低下头来派人回来的原因。 .??.

    朱瞻基说是回来祭拜,其实就是求援来了,只是他采取了购买的方式罢了。

    见朱允烨满脸的坚决,韩度知道即便是自己坚持反对也没有任何用处,只得无奈拱手“臣就此告退!”

    我不赞同皇上你的看法,但你若是坚持我也拦不住,那我也没有必要继续留在这里。

    朱允烨当然能够明白韩度此刻的态度,看着台下的韩度,他面前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听从韩度的建议,禁止朱瞻基带书院学子去美洲。二是坚持他的想法,让韩度离开。

    顿了片刻,朱允烨脸上挤出笑容,朝着韩度微微一摆手“既然舅舅还有事,那就退下吧。”

    韩度满心失望地看了朱允烨一眼,无声吐出长长一口浊气,就此转身离开。

    朱允烨坐在龙椅上,目光一直盯着韩度的后背,直到他迈出殿门才收了回来。

    随即暗自摇头,他认为韩度是有些过于杞人忧天了。

    又不是让朱瞻基把整个书院打包带走,只让他带走几个学子而已,能够成什么气候?

    相反,朱瞻基开出的条件让朱允烨兴奋不已。

    十万奴隶,一千万贯,还有朱瞻基承诺的海贸开通之后,新明每年向大明采购不下于两千万贯的货物。

    当然,价格不可能像奴隶那样高。若还是那样高的话,朱瞻基反而会认为朱瞻基是不是在诓骗他。

    第一次交个投名状可以高价购买,毕竟谁也不傻,怎么可能次次都是高价?

    至于价格究竟定多少,还需要经过不断的磋商。

    可即便是这也,也让朱允烨激动不已。别看他是皇帝,坐拥整个天下,每年的收益远不止两千万贯。

    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每年的收益是多的,但是每年花钱的地方更多。

    自从朝廷知道皇帝内库每年有巨额收益之后,一个个花钱都变得大手大脚起来。

    州府要修水泥道路,朱允烨还能够理解。毕竟水泥道路的确是极大的便利,各府之间用一条水泥道路连接起来,不仅平时可以方便百姓,一旦出现灾荒朝廷也能够迅速调集人力物力赈灾。

    但是把水泥路修到县里是几个意思?

    朱允烨看着手里的奏折,越看越气!

    一个几万人口的下县,非要修水泥道路。奏折呈到内阁,结果内阁原封不动地送到御前。

    </di>

    >    这不是第一次了,先前就有县令要修水泥道路,朱允烨当然不准。

    结果人家根本不理会朝廷,不等命令下来就召集百姓开始动工。等到朝廷的政令到了的时候,水泥道路都快要修完了。

    若是这县令能够完全靠他自己把水泥道路修起来,那朱允烨不仅不会责罚他,还会深感欣慰地给他表功。

    可是这县令根本就没有钱修道路,直接把衙门的钱全部挪用了,那可是整个县一年的税收。

    也就说,这个县把所有税收都截留了,一文钱都没有给朝廷。

    朱允烨气得雷霆震怒,下旨将此人押到御前,厉声问他为何要胡作非为。

    结果县令丝毫不惧,大义凛然地道“既然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