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科场情弊,拔帜易帜(4/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申时行别过头,余光看着这群庶吉士,不由觉得好笑。

    他憋住气,朝皇帝拱手行礼:“陛下,此话言之有理。”

    “大动干戈,有动摇国本之危,臣以为,还是自今科起始罢。”

    众人纷纷朝申时行投去感激的目光。

    只见皇帝闻言,沉思半晌。

    过了好一会,才开叹了一口气,缓缓道:“哎,也罢,情弊深重,刮骨疗毒确是不妥。”

    “那便按诸卿所言罢。”

    朱翊钧转头看向张宏,正色道:“张大伴。”

    “司礼监即刻去下谕内阁。”

    “朕惟人臣事君,勿欺为本。”

    “以赵用贤,吴中行,赵参鲁,刘克正等庶吉士揭发宋儒,朕始知官年情弊。”

    “近来进呈登科录,及乡、会、殿试等卷,率多隐匿年岁,以老为壮,以壮为少。”

    “国家开科取士,本求贤良,进身之始即为虚伪,将来行事可知。”

    “更有相沿陋习,轻联同宗,远托华胄,异姓亲属,混列刊布,俱违正道。”

    “自今科起,以后各科试卷名录,务据实供写,其余陋风,悉行改正!”

    “诸考官以观后效,揭发者按例论赏。”

    “毋负朕崇诚信重廉耻之意!”

    张宏跪在地上听旨。

    庶吉士们听到“自今科起”,没有牵连以前,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少人狠狠看了一眼宋儒,哪怕只有五十岁,老得没那么明显也好呢!

    而全程无人理会的宋儒,突然就成了罪魁祸首,心有戚戚。

    情知庶吉士是保不住了。

    也不知道会不会被贬到地方去。

    实在是无妄之灾啊!

    众人都有不同心思。

    申时行则是余光不经意看了皇帝一眼。

    小皇帝这出口成诏,都不需要中书舍人润色,说没打腹稿谁信啊!

    好歹遮掩一番,说通俗些,让身后的郑宗学给你润色一二也行啊。

    不过……今日确是看了一场好戏。

    先是惩戒李盛春二人,施恩吴中行等人,立刻便将人分化瓦解,当场就给这次伏阙控制住局面。

    而后又无中生有,牵扯出官年情弊,将他申时行本来理亏的事按下,说起别的事。

    再用出“倍之”的手段,将这群想扬名的庶吉士架在火上烤。

    不是想做直臣?那就假戏真做罢!

    这事以后,名肯定是扬了。

    但却不是犯上直谏的名,而是不惜得罪同僚、后进,忧心时弊,敢怒敢言的名!

    再加上先前吴中行已然被授了中书舍人,用在皇帝身边作为近臣。

    这是强行给人诏安了啊!

    申时行越是回味,越是啧啧称奇。

    皇帝吩咐完,再度闭上嘴。

    张宏听完皇帝德音后,领旨告退。

    一众庶吉士各自交换眼神,神色复杂——往后这官场人设,就不由得他们自己说了算了。

    只有身居漩涡中的宋儒,面如死灰,跪在地上。

    这位诱发伏阙,揭露官年情弊的当事人,自从皇帝入殿之后,根本没说上两句话。

    偏偏皇帝每每提及,又是动辄指指点点,口称这厮的,几乎已经注定了他不会有好下场。

    其心情煎熬,可想而知。

    可惜,根本无人理会他。

    这时候,朱翊钧看向吴中行,这才提及众人伏阙最初的理由,以及那件不那么重要的正事:

    “吴卿,宋儒便在此处了,你们当廷对峙罢。”

    ()

    <!-- 翻页上aD开始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