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时的场景,肯定的说道:“应该是真的,当时那位大律师就在我跟前,同另一位律师商量如何起草股权出售公示”

    凌冬一听,彻底激动了。赶紧指示吴志扬,将手头的事情立刻交给副手处理,马上联系惠誉的股东确认下,同时询问一下出售价是多少。

    挂了电话,凌冬激动的不能自已。心说惠誉啊,这次可不能让你跑了。

    做为世界三大评级机构之一,惠誉在世界经济领域里的影响力,怎么夸张都不过分。

    举个例子,80年代初,南美的潘帕斯国靠着养牛养羊,富得流油,让西方国家垂涎欲滴。

    为了收割潘帕斯国,西方国家先通过虚假消息,散播该国外债高企,即将破产的新闻。

    然后派出三大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大幅下调了该国的国债信用等级,导致潘帕斯国发行的年利率4.5%的国债,在世界金融市场上无人问津,整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开都出现了失衡。

    最后,西方财团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表示可以购买该国外债,不过利息嘛,因为你们国家的信用等级太低,利息最少10%起步了。

    而且财团还对潘帕斯国说,现在除了我们,世界上没人敢买你的债券,那以后你们国家债务发行业务,是不是让我们接手呢?

    最后,为了国家生存下去,潘帕斯国只能接受这些苛刻的条件。

    仅仅一个信用评级,西方财团就轻轻松松多获得了5.5%的利润,顺带还控制了该国的外债市场。

    这就是评级机构的威力,它们实际上代表的是经济领域的话语权,而对于话语权的争夺,凌冬最为重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