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分享(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堪,虽然下半身行动不便,却难以接受一个活生生的人突然离去,让自己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东旭啊,你怎么走得比我早,这么命苦的孩子……”

    “为何不带我一起走?留我一人孤零零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又有什么意义?”

    “你跟你爹一样狠心,都没能实现那些未竟的心愿……”

    周围的邻居见她哭得如此伤心,几乎也要为之动容,还好他们头脑清醒,明白贾张氏并非善类。贾家沦落至今,全然是咎由自取,母子俩都不是什么好人,没少干坏事,正如俗话所说:“自作孽不可活”。

    秦淮茹一直在维护自己贤良淑德的好儿媳形象,面对贾张氏在院子里哭哭啼啼,如果不上前安慰,恐怕会被别人诟病。尽管她极其不情愿,但也只能咬紧牙关,狠心捏了自己手臂一把,佯装哭泣去安抚贾张氏。

    “妈,您回来了……我们知道他已经走了,以后我们要多保重身体。”

    “虽然他已不在人世,但我仍然是您的儿媳,我们一家人要努力把日子过好。”

    “等晚年时,我必定会伺候您养老。”

    自踏入贾家门庭之初,她也曾决心做个孝顺儿媳,头两年确实做到了,但自从诞下小当后,一切悄然改变。

    贾张氏的重男轻女观念根深蒂固,常以她是农村出身为由冷嘲热讽,认为秦淮茹嫁入贾家是攀了高枝。

    婆媳之间屡次争执不休,彼时的她不懂得反驳顶嘴,时常遭贾张氏以粗布毯子鞭打,其情景足以令人心酸不已。每当此时,她亦曾向贾东旭求援,期盼他能出手相助,然而母子连心,他从未站在过她的一边。

    更让人愤慨的是,不论家中有何不如意之事,他们都会拿秦淮茹出气。如今的局面,实非她所愿造成,皆因贾家人品性使然,娶妻不过是为了延续香火、服侍一大家子。

    幸而她尚有几分智慧,既然无力还击,便决定在外人面前塑造贤良淑德的形象,让大家看清她的恶婆婆本色。从此以后,面对贾张氏的任何言行,她都选择了忍辱负重,任凭责骂而不反击,时间逐渐抚平了那些隐忍的日子。

    邻里间无人不知贾张氏为人刻薄,对于秦淮茹受的委屈,大伙都明白。换成别人遭受这样的婆家待遇,即便不选择离婚,也必然闹得鸡犬不宁。

    贾张氏精明狡猾,深知秦淮茹心中的盘算,甚至巴不得贾东旭早日撒手人寰,好让她得以解脱。尽管在狱中备受煎熬,但她在家中的地位依旧不容忽视,毕竟她是这个家庭的女主人。

    自从贾东旭瘫痪以来,贾张氏那假模假样的哭泣就令人作呕。若不是秦淮茹带着孩子回娘家,或许贾东旭就不会离世,未能看到棒梗成婚生子,怎舍得就此离去?

    想到这一切不幸均源于秦淮茹,贾张氏怒火中烧,毫不犹豫地给了她一个耳光。秦淮茹猝不及防跌倒在地,脸颊疼痛如火烧。

    她未曾料到贾张氏刚回来就如此暴躁,还以为时光流转,所有恩怨总会慢慢消散。此刻,在院里众人眼前,她捂着脸,满腹委屈地哭了起来,试图再次展现出柔弱的一面,却引来贾张氏更深的厌恶。

    目睹此景,院子里的妇女们都不禁暗自赞叹,纷纷对贾家人竖起大拇指,认为他们就应该窝里斗个没完。忆及贾张氏未入狱前的日子,仿佛所有人都欠她似的,只要哪家买了肉或别的东西,她总厚着脸皮去讨要。

    倘若未能占到便宜,那嘴巴说出的话便尖酸刻薄至极。再如那次捐款事件,本来就是自愿行为,捐多捐少全凭个人意愿,即使一分不捐也无可厚非。可贾张氏见人家捐得少便脸色难看,尽管贾东旭和秦淮茹经济拮据,但贾张氏私下存的钱可是不少。

    若非上次动用了傻柱的存折,此事至今仍不为人知,家庭状况堪忧如厦之困境。

    家中已然陷入揭不开锅的地步,然而贾张氏握有丰厚存款却吝于取出,最终难免落得一场空。

    贾东旭与秦淮茹的争吵缘起于金钱纠葛,早前累积的辛酸已足够多,她一心一意操持这个家,换来的却是无情的一巴掌。当那手掌挥向她的瞬间,所有压抑的委屈一并爆发,遂愤然带着孩子返回娘家,这直接导致贾东旭无人照料,在家中孤独离世,死不瞑目。

    秦淮茹亦非慈善之人,不是找易家索要钱财就是求助于傻柱接济,犹如阳厌鸥般在市井中买醉求生。此前易中海垫付的医药费,随着贾东旭的离世而石沉大海;至于傻柱的钱财,更似投入无底洞一般难以收回,即便何雨水苦口婆心劝他止损也未能改变现状。

    如今,傻柱仍昏聩不明,竭力设法援助秦淮茹,以至于被厂里开除也在所不惜。

    尽管贾张氏从狱中出来身形消瘦许多,但出手打人的力度却不减反增,一记响亮的耳光993直将秦淮茹打得扑倒在地。此番仍不解恨,口中骂声连连:

    “秦淮茹你就是个丧门星,嫁进我们贾家不知带了多少晦气。”

    “我儿子会死全都是你害的,东旭死了为何你还能安然无恙,怎不下地狱陪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