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需要(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实偏高了。我们的目标是雪茹的幸福,不是买卖女儿。这样吧,我们可以降低一点,降到五十六元。\"

    王翠花紧接道:\"三十元就太多了,现在这个年代,这个数额已经是相当高的彩礼了。周边乡镇里,很少有比这更高的。如果不接受,这婚事恐怕就没戏了。况且,柱子还带来了许多礼物,这些都是不小的花费。如果婚礼不成,这些礼物我们也得带走。\"多年的媒婆经验让她明白,这时候需要巧妙地施压。王冬梅和赵东升担心失去这笔钱,因此不得不妥协。

    第六十六章 三十六大六

    而且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三十六大六的彩礼并非常规,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更是罕有之事。王冬梅和赵东升交换了一个眼神,最终选择了让步。

    王冬梅开口道:“好吧,就这么定了,三十六大六就三十六大六,雪茹就留在这里,你们打算什么时候来接她?”傻柱看出,陈雪茹实在不愿意待在这个家中,这里缺乏家的感觉。

    ---

    傻柱毫不犹豫地掏出三十六元递给王冬梅,坚定地说:“婶婶,彩礼我现在就给您,今天就把雪茹带回我们家,今后如果有幸邀请您二老,我们会非常欢迎,如果不方便,我们也不会勉强。就这样吧。”

    傻柱已无心继续与王冬梅和赵东升交谈,他看得出来,连陈雪茹都沉默不语,这对家庭的隔阂有多么深重。但这也不能全怪陈雪茹,换成任何人,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选择如此应对。陈雪茹能送来彩礼,已算是尽了最大的情分。

    听到傻柱的话,王冬梅和赵东升内心喜悦无比,他们巴不得陈雪茹快点离开这个家,更急于拿到这笔数额不小的彩礼,以免夜长梦多。

    赵东升连忙表态:“柱子这女婿说得很在理,那就按他说的办,我们收下彩礼,让雪茹随你们回去。”他们收下礼物,收了彩礼,甚至连午饭都顾不上,就匆匆离开了赵东升家。

    赵东升夫妇并未挽留三人共进午餐。

    三人出门后,王冬梅夫妇立刻关上门,满怀欢喜地数起彩礼钱,还拆开了包裹查看内容。陈雪茹则刚出院落,便在外头泣不成声。面对这样的母亲,陈雪茹感到心如刀割。傻柱轻轻揽住她的肩膀,给予安慰。

    王翠花接着说:“雪茹,别哭了,回去和柱子把婚礼办好,两人一起快乐生活。这样的父母,不去理会也罢,以后我们就不再回来。”这番话,虽是傻柱所想,但考虑到陈雪茹的情绪,傻柱还是选择不说出来加重她的负担。

    待陈雪茹止住哭泣,傻柱柔声劝慰:“雪茹,走吧,王姨说得没错,以后我们就不再回陈家村,我们在四九城里好好过我们的日子。我何雨柱发誓,一定给你一个温馨的家,绝不让你受委屈。”

    傻柱和王翠花、柱柱的对话让陈雪茹的心情好了许多,她感激地看着柱柱,轻轻颔首,勉强挤出一丝微笑。三人离开陈家村,踏上公路,等待回京城的公交车。柱柱掏出三块钱,买下三张车票,返回了四九城。与媒婆王婆分开后,他立刻带着陈雪茹去寻找算命先生,花了五毛钱挑选了一个吉日,为他们的婚礼做好准备。恰好三天后是个良辰吉日,因此他们的婚礼就被定在了三天后。

    接下来,他们购买了一些请柬,预备填上姓名,分发给亲朋好友,以庆祝他们的喜事。此外,柱柱还采购了一些水果糖和麦芽糖,打算作为喜糖送给宾客。

    对于大院里的其他人,除了王慧兰母女,柱柱并不打算邀请。毕竟他已经与这些人断了联系,不想再有任何瓜葛。至于婚礼地点,柱柱决定不在大院举行,而是在红星街道附近找了个小餐馆,那里经济实惠,菜品可口。

    菜单上有七碟一汤,四荤四素,一桌只需五元,性价比极高。柱柱估计,他的朋友和同事大约需要十几桌,而陈雪茹在商界也有不少朋友,预计也会有十几桌,总计可能超过三十桌。根据预估的人数,他们愉快地完成菜品预订,然后回家。

    回家后,柱柱、陈雪茹和何雨水一起打包喜糖,填写请柬,三人沉浸在喜悦之中,连何雨水也笑逐颜开,因为哥哥即将成婚,雪茹姐将成为她的嫂子,怎能不开心?小姑娘兴奋得蹦蹦跳跳,显露出内心的激动和欢喜。

    三个小时内,他们精心包装好喜糖,填好请柬,然后分别装入两个布袋。何雨水负责在家做饭,柱柱和陈雪茹则出门分头行动,柱柱去送请柬给朋友同事,陈雪茹则去拜访她的朋友们。

    首先,柱柱来到王慧兰家,微笑着递上请帖和一包喜糖,对王慧兰说:“慧兰姨,我和雪茹要结婚了,到时候一定要来参加,你们生活不易,礼金就免了吧,我们只希望你们能来热闹一下,我们会很开心的。”听到这个消息,王慧兰和杨小妮都非常高兴,因为柱柱善良,曾给予他们很多帮助,而陈雪茹美丽又善良,是难得的好伴侣。

    杨小妮拍着手,兴奋地喊道:“哦哦哦哦,柱子哥哥要结婚了,柱子哥哥要结婚了,好开心哦。”接着,她向柱子哥哥表达了自己的祝福:“柱子哥哥,我也要祝你和雪茹姐姐幸福美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