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数以万计(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陛下如此郑重其事?看着他的反应,嬴政明白他在墨家眼中并不重要,也许只有他才有资格被重视。其他国家对墨家的警惕态度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深知墨家的神秘与威胁。

    墨家的科技力量确实惊人,木头制作的飞鸟、机关战士,仿佛一个移动的武器库,任何一个统治者都不会轻视。因此,唯一选择要么收纳,要么消灭,别无他途。“陛下,看来您已经有了打算,是吗?”

    “是的,但我对他们可能的要求感到压力。”面对神出鬼没的墨家,嬴政首次感到局促,他们的黑科技太多,防不胜防。陈赢询问:“那么,陛下有何打算?”嬴政看着他,说:“希望爱卿能陪我一同出面,以史官的身份记录,这解释起来较为容易吧?”陈赢恍然,原来如此,看来陛下对墨家的策略还不甚熟练,这也合情合理。“好的,只要不离开皇宫就好,他们难道会胆敢闯入?”“不,他们敢,而且无所畏惧。”

    四十一大王,就这么定了吧。墨家虽强,他们的武器再厉害,臣也会确保您的安全,这是我的自信,并不在意那些所谓的高科技。在这个世界上,再先进的科技能对抗天地意志吗?答案显而易见,无法抵挡。在这个以武力为主的世界,我若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这是我能力的体现,否则我也无法通过任何途径达成目标。

    未来的机遇,未来的机会,都是在生生不息中孕育出的答案,不可或缺。“那就拜托爱卿了,三天后在麒麟殿相见。”

    陈赢对此倒是不甚在意,他已经不在乎身份暴露与否,实力达到一定层次后,对自身实力的优劣已了然于胸。无论是命运的束缚还是生命的悸动,都是无法割舍的真实。“好的,大王,三天后麒麟殿见。”

    秦王听了他的答复满意离去,他知道有陈赢在,再强大的武器对他而言也是徒劳,没有比他更可靠的倚靠。

    陈赢看着秦王离开,继续阅读,对墨家并不关心。他知道墨家的机关术和武器只是历史的一部分,对他并无实际帮助。这并非谦虚,而是事实使然,要展现实力,就必须强大。“希望墨家这次能拿出真正的实力,否则太无聊了。”低声自语仿佛在回应某种期待。

    七十大秦向魏国求援,各国纷纷出手相助,暂时缓解了秦国的压力。成功之路的基础,包括心中的期待和未知的努力,都是未知数。秦国的未来如何无人能知,但内心的补充必不可少。

    对于各国间的动态,他们心中清楚,暂时的退让只是表象。作为各国的 ,他们乐见此景,甚至引以为傲,因为他们认为这是秦国在压力下撤退,不敢再进犯。这对他们而言,何尝不是胜利?

    今日之事值得大书特书,各国都放松了警惕。即使有人提醒,他们也毫不在意,甚至不在乎对方说的是真是假,只要自己英明神武即可。忠言逆耳,谄言则虚伪。

    一旦真正空虚,痛苦也无足轻重,生命都可能消失,又何必计较这些?陈赢没让暗殿直接对付各国 ,自有其深意。杀一人无济于事,大臣们会迅速填补空缺,反而可能引发警惕。让它们自行衰败更符合秦国利益。

    目前只是暂时,后续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只有明确并出色地完成,才能保持大部分斗志。掌控全局的命运,以及内心的平静,是令人赞赏的。

    于是,秦国与各国的冲突逐渐缓和,没有过多的冲突发生。大秦的物资重新流入各国,让他们看到了希望,毕竟谁都不愿面对强秦。如今能平安共存,共享利益,自然是最佳状态。

    然而,这只是温水煮蛙的过程,等他们察觉时为时已晚。在这样的现实面前,谁又能否认天地之道?

    这种洞察人心的思考,让人进入新的境界,希望从中领悟。在这种体验下,人们会有所敬畏。这样的道理,他们心中已明了。

    秦王和陈赢静静地观察,不急于行动,等待合适的时机。

    四十二章 何方神圣

    满朝文武皆困惑,不知大王此举所为何意,唯独御史大夫冯劫,现任立法阁阁主,认出了陈赢,神情瞬间欣喜。他对陈赢的非凡才能既满怀赞赏,又深感可惜,因为陈赢迟迟不愿涉足朝廷。

    此刻,大王终于成功邀请他入朝,冯劫见到他的席位时略感惊讶,旋即陷入沉思,其余官员如何反应则由他们自己决定。原来,陈赢的座位竟高居三大阁主之上,仅次于王位,几乎与王座等同。原先众臣以为只是摆设,如今才明白并非虚设。

    群臣心中疑惑,猜测这位神秘人物究竟是谁,竟能得大王如此厚待,绝非常人可比。大王嬴政的到来,使众人起身行礼,虽然这个时代不盛行跪拜,但他们坐着时已相当于半跪。

    \"陈卿,寡人好不容易请你出山,这次可不会再拒绝了吧。\"大王笑道。

    \"大王厚爱,臣实不敢当,只愿每日为大王提供些许意见即可。\"陈赢虽感意外,但仍应允。

    面对陈赢的谦逊,嬴政满意笑道:“卿之所好,寡人决不剥夺,坐下吧。”

    陈赢不再推辞,径自落座,而非跪坐,而是盘膝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