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杨家杨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几分钟后,在杨军的不懈努力下,两人终于艰难地回了岸边。焦急等待的众人立即上前帮忙,合力将两人拉上了岸。

    年轻人被救上岸后,脸色苍白,眼神空洞,但好在呼吸还算平稳。

    一人上前,轻拍他的脸颊,试图唤醒他:“喂!喂!小伙子,没事了,你安全了!”

    年轻人逐渐有了反应,先是默默流泪,然后不停的干呕起来。不时有湖水被吐出来,想必刚才在湖中,没少呛水。

    看到这一幕,杨军终于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疲惫中带着欣慰。

    这时,陈安走到杨军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赞赏:

    “杨军,好样的!今天多亏了你,不然,后果不堪设想!今天你的举动,真让我刮目相看。”

    杨军憨厚一笑,擦了擦脸上的水珠,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陈安哥,别这么说,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其实我也没想那么多,就是看到有人落水,就本能地冲过去了。

    我相信无论是谁,看到这种情况都会这么做的。”

    从杨军的话语中,陈安感受到了他的朴实和勇敢,心中对这个年轻人愈发欣赏。

    陈安先是点头,后又摇了摇头,有些感慨地说:“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此果断地跳下去救人。”

    这时,年轻人已经在众人的帮助下,送去医院检查了。

    陈安指着杨军湿透的衣服,提议道:“看你浑身都湿透了,赶紧回家换身干净的吧,以免着凉。我的车就在这附近,就骑它回去。”

    杨军感激地点点头,没有拒绝:“好的,我这就回去。”

    随后,杨军骑上自行车,在众人的目送下离开了现场。

    陈安望着杨军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欣慰。

    随后,陈安回到钓点,继续钓鱼。不过,他此时的心境已经和之前大不相同。

    阎埠贵看着陈安若有所思的样子,轻声问道:“怎么,还在想杨军那小子的事情?”

    陈安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赏:“杨军这小子不错,正直、勇敢、无畏,是个好苗子。”

    阎埠贵闻言,也感慨地点点头,随后轻叹一口气:“是啊,他弟弟杨明也是,聪明伶俐,学习刻苦。

    不过,可惜,命运弄人。如果不是他们父母出事,他俩的未来应该更加光明!”

    陈安闻言,心中一动,忍不住追问:“说起他们父母,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听说是被冤枉的?”

    阎埠贵一听,神色一紧,连忙看了一下四周,确认无人注意后,压低声音道:

    “慎言,这种事儿,谁又能说清楚呢?或许真是被人诱导……”

    陈安理解的点点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两人都沉默了下来,各自想着心事。

    杨军这次的救人行为,让陈安对杨军刮目相看。

    再加上,之前最开始,他刚回四合院时,杨军也没有畏惧易中海、贾东旭、何雨柱几人的“恶势力”,两次三番的,站出来支持他。

    “看来,杨军这孩子,虽然经历了家庭变故,但他没有怨天尤人,依旧乐观善良,积极向上。实属难得。”

    回想起杨军的种种,陈安暗想,心中慢慢有了一个想法浮现。

    也让陈安意识到,真正的英雄,并不总是身披铠甲、脚踏七彩祥云而来。

    他们往往就隐藏在我们身边,以平凡之躯,书写着不凡的事迹。

    而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身影,汇聚成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脊梁。

    不久,杨军换好衣服,送自行车回来了。

    陈安见状,立刻招手示意他过来。

    “杨军啊,来,坐这儿。”

    陈安拍了拍身旁,示意杨军坐下。

    杨军有些意外,但还是顺从地坐了下来:“陈安哥,有什么事吗?”

    陈安问他:“杨军啊,你现在没有正式工作,都怎么维持家里生活?”

    杨军苦笑了一下,回答道:“还能怎么办?我家里的情况您也知道,就靠着我爸妈留下的一点积蓄撑着。

    我有时候,还会去打个零工临时工,做个苦力。有时候就在附近胡同里,和朋友们一起瞎混,做个‘草根顽主’。”

    顽主到底是怎样的人?

    就是四九城中,一群不务正业的年轻人。

    因为就业岗位不足,他们没有工作,整天无所事事,就拉帮结伙、到处瞎混。

    大家给他们的定义就是:叛逆、坏孩子、刺头、不务正业、不好惹。

    顽主分两类。

    一类是纨绔子弟。

    出身显赫,大院高干子弟(或部分开明民族实业家后代),自幼便拥有他人难以企及的资源和眼界。

    一类就是平民子弟。

    草根出身,他们看不惯大院子弟的做派,聚集起来。

    双方互相看不顺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