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技术会议(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不仅仅是产量的提升,更是我们轧钢厂地位的重塑!到时候,看谁还敢小瞧我们,四九城第一轧钢厂的名号,我们要定了!”

    “没错,让那些曾经质疑我们的人看看,咱们的实力可不是盖的!你看这次升格会议,那些人阴阳怪气的,还说我们是一时好运,把我给气的!”

    对于设备改造这件事情,技术科这几天的动静可不小。

    无论是接收山钢资料的、招待对方吃喝玩,还是通宵加班加点,大家都略有耳闻,不过他们并未给予过多关注。

    首先,尽管这几年禁止铺张浪费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但是大家还是会借着招待兄弟单位的名头,好好享受一把。

    毕竟,厂子发展的越来越好,大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能强压着大家还过苦日子。

    所以,对于招待活动,大家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是太过分就行。

    其次,还是根深蒂固的论资排辈观念仍在作祟。

    尽管陈安来头很大,总工儿子、师出名门、山钢技术骨干、九级工程师、九级助理研究员、研究生什么的……

    但是,毕竟才22岁,在许多人眼里,就是一毛头小子而已。

    实际上,大家的内心深处都有忧虑:不论资排辈,小辈们都上来了,他们怎么办?

    退居二线?笑话!

    所以,虽然嘴上不承认论资排辈,但大家动作上都很诚实!

    你一个毛头小子,能有什么本事!能有多少斤两?

    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长!

    老子当年都是一步步熬上来的,你凭什么要一步登天!

    靠背景?靠关系?

    如果想堵住悠悠众口,就靠你的真本事来!

    对于陈安提出的改造方案,他们先前认为其不过是哗众取宠,不会有效果。

    然而,当听到这个方案,有可能让轧钢厂跃居四九城“第一轧钢厂”宝座时,众人的心态悄然发生了改变。

    作为轧钢厂的主要领导和科室负责人,他们当然知道,轧钢厂地位提高了,他们也自然会水涨船高,受益匪浅。

    至于陈安,作为方案的设计者,功劳自然有的。

    到时候,发个证书和几百块奖金,奖励一下,就可以了!

    毕竟,现在这个年代,钱多了是祸害,没好处!

    大家都讲奉献,你个人功劳,怎么能跟集体荣誉相比呢?

    升职加薪?

    那得按章程来!

    是你的,谁也抢不走,不是你的,强求不来!

    “这方案真能提升这么多产量?红波,技术科这次不会出纰漏吧!”

    杨厂长急切地问道,他主抓生产,对产量的提升更加敏感,眼神不由自主地锁定黄红波,毕竟,整个工作都是技术科在做。

    其他的人也停止议论,看向黄红波,等待他的回答。

    黄红波挺直腰板,眼神坚定:“杨厂长,这个方案采用了不少山钢的成功案例和图纸,每一步经过了我们技术科团队的严格审核和反复评估。

    我们技术科可以写下保证,方案绝不会让您失望!”

    杨厂长闻言,连忙摆手笑道:“不必了,咱们厂的技术实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我只是太激动了,这方案的效果,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杨厂长环视一圈,最后将目光落在了一直保持沉默的姚书记身上:

    “姚书记,这个事情,你看怎么办?”

    刚才,姚书记一直观察着会场的动态,目光扫过众人,微笑着说道:

    “生产和技术上的事,我就不发表意见了。党委负责党务和人事,厂长负责行政生产。具体的生产决策还得靠老杨你来拍板。”

    杨厂长一听这话,暗骂一声老狐狸,功劳想捞,责任却推得一干二净。

    你是书记,出了成绩,有了功劳,你肯定是最大的受益者。出了问题,决策是我下的,只能是我背锅了。

    随后,他清了清嗓子,正色道:“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我就代表厂部表态,支持这个方案。

    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实施的具体步骤和细节,确保万无一失。”

    这时,一直保持沉默的李副厂长终于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慎重:

    “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吧。我仔细看了这份方案,非常不错,特别是关于老旧轧机的改造,确实是条路子。

    不过,大家也知道,那两套老旧轧机虽然不是主力设备,却也承担着不少特殊规格、小批量的生产任务。

    如果贸然全面改造,势必会影响生产进度。而生产计划我们都已经提前上报给部里了,一旦出现意外,计划怕是难以维系,风险不小啊!”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

    “因此,我提议咱们采取更为稳妥的方式,分批改造。

    先选一套轧机作为试点,这样既能减少对生产计划的冲击,又能为后续改造积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