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技术科副科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郑副厂长话音一落,会议室里又响起了一片议论声。

    不过,对于郑副厂长的提议,大家并不觉得突兀。

    毕竟,关于陈安即将担任副科长的小道消息,私下里也传了一段时间了。现在,不过是靴子落地罢了。

    郑副厂长其实并不想,在如此公开的场合,跟杨厂长锣对锣、鼓对鼓地当面交锋,这样显得过于针锋相对了。

    但是,他听出了杨厂长的言外之意,顿时怒了。

    陈安的任命,我都事先跟你们沟通过了,大家都没有异议。

    怎么在会上,你突然玩这一手?

    等设备改造完成后,再统一表彰?

    你什么意思?

    是准备把陈安的任命再次搁置?

    且不说,设备改造需要多长时间?

    完成后,是不是得看到效果,才能确认成绩?

    这一等,一两个月算是快的,拖上个一年半载也是有可能的!

    如果改造效果不如预期,是不是陈安的功劳就没有了,甚至任命也要泡汤?

    前后那么长时间,对陈安个人而言,要错过多少机会?

    再者说,职位不同,你表彰的内容能一样吗?

    如果陈安是副科长的话,设备改造成功的成绩,就可以成为他下次晋升的基石。

    如果不是副科长,这次出成绩了,只任命副科长,是不是也算是,表彰过了?

    这等于说,拿本来就是属于陈安的东西,奖励他!

    有你这样恶心人的吗?

    杨厂长闻言,脸上的笑容一僵,心里也是一阵不满。

    他能有什么坏心思呢?他跟陈安又没仇没怨?

    这么做,还不是为了厂里大局和陈安的长远发展考虑?

    不就是晚上一段时间吗?

    设备改造完成后再一起奖励,也是为陈安好,稳扎稳打,不好吗?

    不然,到时候还要再表彰一次,年轻人升得太快,根基不稳,容易翻跟头,能有什么好处?

    压一压,这也是为陈安好,不是吗?

    杨厂长解释道:“老郑啊,不要激动嘛,你听我说……”

    接着,他转向姚书记:“姚书记,这陈安的任命,你怎么看?”

    姚书记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这个老杨还是这么的想当然。

    陈安的任命,老郑专门给他汇报过,他也看了陈安的工作思路和计划、调查报告。

    说实话,他对这个年轻小伙子的印象很好,很有潜力。再加上,他之前问过部里领导。

    对于陈安的任命,他不反对。

    不过,这年头,对于干部的任命,各级党委一般要下管两级。

    轧钢厂是处级单位,科级、副科级的任命,需要厂里统一意见后,再上报部里审批。

    姚书记看了一眼李副厂长,说道:“我看陈安这个年轻人不错,是个好苗子,有能力也有冲劲。老李,你的看法呢?”

    李副厂长心领神会,接过话茬,微笑道:“我完全支持郑副厂长的提议,确实应该给陈安同志一个正式的任命。

    这既是对他能力的认可,也方便他开展下一步工作。”

    对于陈安,李副厂长并不觉的,两人是对立关系。

    可能有人会说了,他之前收了刘海中、何雨柱、贾东旭他们的钱,最终让厂里对他们的事情轻拿轻放。

    这不就是,和陈安不对付吗?

    拜托,政治上的事,哪有这么简单?

    就凭刘海中、何雨柱、贾东旭几人,能影响两人的关系?

    太高估他们几人的分量了。

    如果陈安因为这点小事儿,就揪着不放,那就太幼稚了。

    政治上的幼儿,更容易对付。

    现在的陈安,顶多算是老郑中立派的一员,两人目前没有利益冲突。

    他的第一目标,从来都是厂长宝座,老杨才是他的对手。至于以后,那就是成为厂里的一把手。

    在此之前,每个能为轧钢厂带来实质贡献的人才,都是他积极争取的力量。

    陈安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能大幅提升产量,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功劳。

    他当然不会反对。

    而且,老杨反对的,他就一定要支持。

    至于,当初为什么要帮刘海中、何雨柱、贾东旭几人?

    当然是因为,他们送的礼太重了,真当他平常维系关系不花钱吗?

    他也缺钱啊!

    不过,他也是有底线、讲原则的,只接受重礼,不收小钱。

    收礼了就得办事儿!

    姚书记闻言,满意地点点头:“好,既然这样。青山,会议结束后,你便着手准备文件,向部里报批。如果部里不反对,就尽快出任命文件。

    老杨,你没意见吧?”

    杨厂长见大势已定,只能无奈摇了摇头,默认了这项决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