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集体晋升、收音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七月六日下午,机关办公楼。

    阳光斑驳,楼前的公示栏,人群熙熙攘攘,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被那几张鲜红夺目的大红纸公告吸引。

    公告上,一个个清晰的名字是轧钢厂这次干部调整的具体名单。

    “终于公布了!咱们轧钢厂的这次人事调整,可是在整个四九城都出名了!”

    一人边读边感慨,引来周围同事的一片附和。

    确实,以往副科级干部的任命,厂里拍板后报到部里不过走个过场,但这次不同,出了不少波折。

    之所以有这么多波折,是因为这次调整的规模太大了。

    轧钢厂下设13个一级科室和车间,其中9个机关科室,4个生产车间。

    按照重要科室3名副职,一般科室2名副职,各股室1名副职,这次涉及的职务调整人数达到了惊人的89名!

    机关科室20名副科级(4名外部调入),39名股级、副股级干部(9名外部调入),生产车间12名副科级,18名副股级干部。

    整整89人,虽然有13人是由外部调入,但是单单轧钢厂内部就有76人升迁。

    这一消息,瞬间引起了整个轧钢厂的轰动。

    虽然这是因为轧钢厂已经两年多没有批量调整干部了,虽然轧钢厂这两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是,这个晋升规模在轧钢厂可是第一次,在整个四九城估计也是少之又少。

    这让整个轧钢厂都欢欣鼓舞,士气大涨!

    技术科

    办公室里,气氛热烈非凡,大家都纷纷围拢过来,恭喜孙志坚和张德祥。

    孙志坚矜持的回复着众人的祝贺,没有多说什么。

    “孙工,咱俩这回算是熬出头了,副科长啊,不容易啊!”

    张德祥一脸庆幸,“这次,多亏了热轧一车间设备改造成功,让咱们技术科大放异彩!”

    这次,技术科大获全胜,上报的人员全部都批复了。

    孙志坚、张德祥两人升任了副科长,虚设的工艺和质量两个股室也正式成立了,股长、副股长也都是内部提拔。

    工艺股股长是曹远行,三十二岁,12级技术员,副股长是周胜利,二十七岁,14级技术员。

    质量股股长是李天明,三十六岁,13级技术员,副股长王大伟三十岁,13级技术员。

    “听说原本还有人想空降过来,抢咱们的位置,幸好设备改造的惊人成果报了上去,再加上厂领导据理力争,才让部里领导没有再有异议!”

    张德祥压低声音,与周胜利分享着小道消息。

    周胜利同样高兴坏了:“是啊,多亏了陈工,不,陈科长,不然……,咱们得抽时间请他喝酒!”

    两人相视一笑,眼中闪烁着感激和庆幸。

    接下来一段时间,轧钢厂弥漫着一种特别的氛围。

    很多人都忙碌起来,白天工作,晚上相约聚餐,庆祝这次难得的升迁。

    然而,这次升迁的人太多了,大家排着队互相请客。

    随着宴请的增多,也逐渐暴露了一些问题。厂里不少员工因频繁应酬而影响了工作状态。

    最后,厂领导不得不紧急下了禁酒令,禁止宴请,号召大家将精力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去。

    毕竟现在是厂里升格的关键时刻,大家要齐心协力,每个环节都不能出纰漏!

    ……

    下班后,陈安踏着夕阳的余晖走出轧钢厂的大门,心中盘算着将厂里奖励的缝纫机票与收音机票用掉。

    缝纫机还好,这年头,麻烦的是收音机。

    收音机,在这个时代,可不仅仅是娱乐的工具,还是一种监控十分严格的专控商品。

    购买收音机可不是一件简单事情,要想合法拥有一台,必须政治清白,还得通过公安机关的审核。

    申请者需要登记姓名、年龄、性别、籍贯、职业、住址等所有个人基本信息。

    而且,收音机的具体信息也要登记清楚。

    从机种、波段到装置地点、使用电压,再到扩音机、送话器、真空管的数量以及相应的附件,都要记录。

    最后,收音机也只能在登记的住所内使用。

    一把藤椅,一杯茶,一部收音机,在现在,本身就是一种奢侈的行为!

    当然,对于陈安来说,这些手续虽繁琐,但办理起来相对还是比较容易,这得益于轧钢厂这样的大型单位。

    他下午就已经拿着介绍信,到派出所办妥了所有手续。此刻的他,只待将心仪的收音机带回家。

    陈安从厂里出来后,直奔地安门百货。

    正是下班时分,商场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陈安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直奔收音机柜台。

    售货员大姐的眼神在陈安身上停留了片刻,似乎被他的模样气质所吸引,立马笑容满面,格外热情地介绍着:

    “同志,您来得正是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