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吓死我了,我还以为,我只有一百万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视频平台都在传,很火。”

    “呃……谢谢同学告知。”

    郝强当初只是逗一逗记者,却没想到上了视频平台,而且还火起来了。

    这事,出乎他意料了。

    不管如何,已经没法逃避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了。

    来到教室后,也有不少学生向他透露短视频的事。

    上午下课结束后,他离开教室,准备去开车的时候,有一位媒体记者想采访他。

    “郝先生,您好,能采访一下吗?”

    “可以,就几分钟。”郝强这几天心情不错,很长时间没有媒体记者守他了。

    “这两天,视频平台上,你有一个视频很火,说了一句‘吓死我了,我还以为,我只有一百万了’,引起众多网友评论,对此你怎么看?”

    “其实,我当初只是逗一逗那位记者的,没想到,她发到视频平台上去了,出乎意料。也请网友们,不要过多地曲解我那句话,只是开玩笑而已。”

    “哦,也就是说,你故意这么说的?”采访记者听到郝强的回答,感觉有些意外。

    “是的,一切都是碰巧,大家就当娱乐吧,不要上纲上线。

    我也希望,媒体完全地把我的意思如实报道。”

    郝强认真回道,接下来,他接着回答了几个问题,然后就离开了。

    次日,

    他今天这个采访内容也进行了报道,不少网友终于知道郝强只是开玩笑而已。

    郝强本来就很年轻,也没有人拿这件事提升到上纲上线。

    接下来的几天,郝强沉浸在锂电池的研发当中。

    科研人员还在反复地试错,进行三元材料制备工艺探索。

    不得不说,参数把控极为困难。

    一直以来,实验过程中屡屡失败,电池安全性能无法达标。

    经过将近四个月时间的摸索,所有科研人员有了极大的进步。

    开始之时,郝强并没有提供正确的方案,就是让科研人员自行摸索,犯错。

    进行了两个月后,他参与进来,有意地指导。

    最近几天,郝强按照正确的工艺方案进行指导操作,实验结果有了极大改进。

    当然,还没达到要求。

    但却为科研人员们制备三元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又过了两天,工艺逐步改善,电池性能逐渐提升。

    最终研发出安全可靠的高能量密度三元电池原型。

    不过,要想批量生产,那还远着呢。

    但是,新的电池原型,可以进入样品测试阶段。

    未来摩托车公司这边,工装夹具设计已经完成,正在制造当中,预计再过段时间就制造结束,进入工装夹具调试阶段。

    如果调试没问题,那就可以开始批量焊接。

    车架主体也没有多复杂,主要还是由于其它委外定制的零部件配合问题,需要不断地调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