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虎穴才能养虎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八月伊始,

    郝强拜会了区政府领导,就工业用地扩增一事进行商谈。

    8月5日,双方签署合作协议。

    原有工业用地面积约180亩,加上这次扩建,总面积将达到500亩。

    由于涉及房屋拆迁等问题,此次扩建地价较之前有所上涨。

    郝强原本有意再多征些土地,但周边区域已无可扩张空间,若勉强开发,成本将过高,实在不划算。

    选址粤城投资的一大好处,便是当地土地升值迅速。

    十年后,他这500亩工业用地至少能增值至十个亿元。

    相较之下,在家乡投资虽然土地和人工成本低廉,但土地增值空间有限。

    另外,粤城对工业用地也作出了严格规定,购置后必须在限期内开发建设,否则政府将按原价收回。

    同时还对亩均产值和亩产税等作出明确要求。

    否则,哪个老板不趋之若鹜,囤积土地呢?

    新增320亩工业用地,费用高达6000万元。

    在这500亩土地中,有100亩专门用于锂电工厂建设,其余则主要规划为电动摩托车工厂及未来产业发展用地。

    第一期占地80亩,年规划产能为50万辆电动摩托车,双班作业后最高年产能可达80万辆。

    集团计划拿出200亩地,主要兴建电动摩托车工厂,新增年产能将达150万辆,预计总投资额高达3亿元。

    如此一来,公司电动摩托车年总产能将达200万辆,如果能够销售一空,年产值有望突破55亿元。

    8月7日,周一。

    郝强召开未来摩托车公司战略会议,参与人员是公司的中高层领导。

    在会上,郝强说道:“每个行业都有其朝阳周期,能够百年不衰的行业实属凤毛麟角。

    我们当初进入电动摩托车领域,其实就是赌对了时机而已。”

    “当前这个行业还是一片蓝海,缺乏成熟的竞争对手,只差适销对路的产品迎合消费需求。

    但随着资本的不断涌入,今年,像薪日、薪蒲等新兴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我估测,再过几天,这个行业会出现白热化竞争的景象。

    十年后,这个行业必将步入恶性竞争期。

    届时,随着生活物价和人工成本的不断攀升,利润空间将被不断压缩,厂家和终端销售都将面临微利乃至无利的窘境。

    说到底,这个行业的高利润生命周期恐怕也就十年上下而已。”

    “也许,到那时,未来电动摩托车已能成为举世知名的高端品牌,仍能维系可观利润。

    但是,各位,我们必须怀有前瞻目光,趁着这几年利润空间尚可,抓紧时机迅速扩张,将年产能提升至200万辆以上。

    届时,我们或可成为行业数一数二的巨头。

    一旦实现这个产能目标,我不再考虑继续扩张。”

    与会的十多位中高层聚精会神地聆听董事长的阐述。

    公司的战略规划,他们大多数人无资格参与决策,职责就是全力付诸实施。

    未来科技集团就是一艘大船,董事长就是掌舵人,不管人间烟火还是电动摩托车,他都赌对了,已经赢得了先机。

    而锂电行业,目前还没有展现它的威力。

    郝强继而解释道:“我今天提及这个议题,并非意味着十年后要关闭电动摩托车厂,裁员离场,公司决不会做出如此愚蠢的决策。

    而是,我是希望大家为未来的转型做好思想准备。”

    “在未来五年内,我们仍将全力以赴于电动摩托车产业,持续创新求精,争取行业领先。

    但我们不能因现有的市场热销而自满,那只是因为该类产品确有市场缺口,并非我们的产品已臻完美。

    我希望全体员工谨记谦逊精神,清醒认知现状。

    依赖过去的积累发展,终非长久之道。”

    “五年后,我们很可能会进军更高端的领域,比如电动汽车行业。

    因此,我建议大家现在就可以抓住时机,加快发展电动摩托车,同时多学习汽车相关知识,为未来可能的转型打下基础。”

    郝强的远景规划,让与会者感到些许惊讶。

    老板看来是打算要进军汽车行业了!

    虽然他只是抛出“比如”一说,但从言语间可以感受到他对这个新兴行业的极大期望。

    对于未知的新领域,大家无不怀着浓厚的好奇心和忐忑心情。

    但正如董事长所言,唯有及早准备,方能在未来的转型中发挥主动,稳操胜券。

    实际上,也许不用等到2010年,郝强打算更早进入电动汽车行业。

    接下来,郝强又说:“我们电动摩托车的研究方向,有几点是必须创新攻略的。

    目前芯片贵,我之前没提出智能化应用。

    但芯片价格肯定会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