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布局金融危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黄柿长也不再多言,立即打电话给相关部门,要求两天内必须提供统计数据。

    郝强见黄柿长如此识趣,内心暗自微笑。

    对于某些人办事,郝强实在难以放心。

    他心想,若是让他们慢慢讨论,不知要拖到何时。

    郝强相信,此事件过后,他的声望必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届时肯定会有人猜测他是否是重生人士或能预知。

    但这些都好解释:他一向重视教育,恰巧来蓉城旅游,路上看到小学教学楼破旧,才突然决定捐助。

    为了减少猜测,他打算除了川西,还要向其他地区捐助。

    其实,到了郝强这种社会层次,也不会在意别人如何猜测,上面的人也不可能相信。

    即便真信他重生,又岂敢逼迫他交代什么?

    (此事不能写,也不宜多讨论,至此为止)

    一周后,

    郝强满意地离开蓉城,回到粤城。

    他注意到,藤迅股价已经下跌到67港元了,庆幸自己及时套现。

    茅台的股价,还是坚挺在830元左右,最高曾触及865元。

    不过,这些与郝强已无关系。

    他随即与国信证券港城分公司沟通,探讨委托操作美股融券的可能性。

    国内股票融券业务较少,而美股融券市场规模庞大、交易活跃。

    随后,郝强还咨询了美股融券杠杆情况。

    得知融券杠杆并无固定比例,通常根据客户资信情况在开户时约定,或在特定情况下临时提供非常规融券杠杆比例。同时,对于提供杠杆融券的客户,券商会进行严格的风控管理,设置预警比率、平仓线等措施,以防止因杠杆过高带来不可控风险。

    实际情况是,历史上,次贷危机之前,美股的融券杠杆很大,融券成本也低,导致市场在偶发一些负面消息时整个市场一边倒的做空,股票暴跌不止。

    2009年花旗银行当时就连续被机构做空了1个月,跌破1美元差点退市。

    为避免花旗倒闭,2008年10月和11月,政府两次注资共450亿美元。

    2009年2月,政府再次出手,将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

    次贷危机后政府注意到了这个问题,陆续出台了n多限制做空的政策,其中就规定了融券杠杆最大不超过200%以及股票downtick趋势中不得做空。

    也就是说,现在融券杠杆是可以的。

    当然,风险也大,要是杠杆大的话,很容易爆仓。

    但杠杆比例也有限制,不可能开到几十倍以上,这又不是期货。

    要是期货,没大杠杆怎么玩啊!

    郝强本人不可能跑去丑国,以自己的身份进行融券,他还怕去了就回不来了,特别是做空人家的股票获利后。

    所以,以他目前的情况和资本,最好跟国内的证券公司合作,委托操作。

    证券公司的业务很广泛,委托融券也做。

    12月6日,周四。

    郝强亲赴港城,国信证券港城分公司总经理黄奇亲自迎接。

    如今,郝强手握上百亿资金,规模甚至超过一般证券公司的本资产。

    当然,证券公司管理的客户资产非常庞大,为郝强操作十几亿美元的外汇并非难事。

    “欢迎郝先生莅临港城,”黄奇感慨道,“郝先生眼光独到,近一年来收益颇丰啊。”

    郝强购买和套现茅台、藤迅股票的操作,皆委托他们证券公司团队执行,黄奇对郝强的盈利情况了如指掌。

    去年11月两人初次接触时,郝强身价仅数十亿元,与如今天壤之别。

    也正是那次,郝强向他们公司融资25亿元,年利率8.8%。

    国信证券因此获得近两亿元利息收入,扣除客户资金利息成本后,公司获利颇丰。

    “不过是运气使然罢了。”郝强淡然一笑,“此行主要是为了与黄总商讨合作事宜。”

    “郝先生是打算融券美股吗?”黄奇问道,回想起郝强此前的咨询。

    “正是!”郝强点头,“计划明年6月开始,直至2009年6月,为期一年。

    我准备调配100亿元资金,以贵公司名义进行融券杠杆操作。”

    “当然,没问题,感谢郝先生选择我们公司。”

    随后,两人深入探讨了相关细节。

    郝强暂不透露具体融券股票,计划明年六月再执行。

    考虑到资金量巨大,将一百亿元兑汇成十几亿美元需要时间筹划。

    初步安排是明年五月底前,郝强将一百亿元转入国信证券,由其公司负责换汇。

    国信证券将以公司名义,按照郝强指定的股票、价格范围和时间点与海外金融机构进行杠杆融券。

    公司仅收取手续费和管理费,不承担投资风险。

    当然,融券利息也从这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