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嗯,听上去这个模式很不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个很正常!

    未来高科技企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资金和智力结合的竞争!

    我们嘶鸣科技目前还没办法具备雄厚的资金基础,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盘活我们现有的智力资源,给他们充分的刺激,发挥每个人的能动性,创造出更多的利润来源!

    如此,虽然我们就可以通过这种未来收益的分配权来激发我们公司的创新动力。

    有了这种动力的加持,产生技术领先的红利,我们就能够积累更多的资金基础了!”

    林西随口回应了刘峰的感叹,对他当初设计改革嘶鸣科技制度的初衷做了回应。

    “哎呀!

    林西,你真是太神了!

    你竟然能够预测未来,敏锐的抓住未来企业发展的趋势,提前做调整布局!

    怪不得我姐夫那么佩服你呢!

    我服你!”

    刘峰听完林西这番话,看林西的眼神突然变得清澈了起来,他怎么也没想到,林西这家伙能够想的这么远。

    不得不说,林西为嘶鸣科技设计的这条转型路太牛逼了!

    其他企业都是借助自己雄厚的资金疯狂地到处高薪挖人,以跟上这波高科技革命浪潮,好让自己的企业不至于在这场大变革的浪潮中倾覆。

    嘶鸣科技显然还不是一艘有这样资金实力的大船,当面对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浪潮来临时,林西却通过内部改革悄然地为嘶鸣科技这艘航船更换了新动力汽轮机。

    就公司目前的情况来看,

    各条产业线的团队完成了新老更替,在新兴技术领域都已经成功跨入,虽然没能做到在业界领先,但是至少做到了没有落下太多。

    另外,

    各个技术方向团队的核心成员们,大家因为都持股了,所以对自己和公司的未来都充满了信心。

    他们知道自己现在就是嘶鸣科技这艘大型渔船上的捕手,只有奋力的去捕到更多的鱼,自己才能分到更多的收益,而且是捕得越多,分得越多。

    凭借自己的奋斗和努力,完全可以赚到自己过去打工从来都不曾有过的财富!

    大家都看到了让自己跨越阶层的希望了,

    而不是像过去那种不管干的如何,撑死了都是死工资,虽然生活还算过得去,但是一些个人更大的梦想始终是梦想,是无法得以实现的。

    现在不同了,

    公司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收益都是他们可以享受的,每个人都变成了公司的主人!

    “峰叔,你言过了!

    我们先不谈这些了。

    关于如何吸引和使用海外的高端人才,我们有个初步想法想跟你交流一下!

    现在,不只是要针对我们国家留学海外的精英人才,我们还要针对国外的优秀人才,只要是高端人才我们都要去争取!

    现在,

    我们在争夺人才时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是地区生活条件还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包括教育,生活舒适度等,这导致一些高端人才为了家庭选择留在海外。

    那么在我们国家的环境还不能完全吸引他们回来的时候,

    我们嘶鸣科技为什么不能加大海外公司的投入,让他们在所在国为我们服务呢?!

    所以,我觉得我们未来海外战略上可以cA模式!”

    林西对刘峰的夸奖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趁机会立刻将话题转移到了嘶鸣科技未来海外战略上来。

    “cA模式?!

    什么是cA模式呀?”

    刘峰一脸疑惑地问林西,cA模式这个词,他好像从来没听说过。

    “呵呵,cA模式是我新创造出来的!

    c是china,代表我们中国,而A是Amarica,代表了美国。

    cA模式是我们在中美两地同时建立联合团队,研发中心或者实验室!

    让不愿意回国的留学生,能够进入我们美国的研发中心或者实验室工作。

    这些工作跟我们国内的实验室同步协同!

    这就叫cA模式,峰叔,你觉得怎么样?”

    林西当然理解刘峰听不懂自己的cA模式这个名词,因为这是他自己刚刚想出来的。

    于是,主动跟刘峰解释道。

    其实,这个cA模式也不是什么创新。

    过去的跨国企业早就有了,只不过他们都是以独立的研发中心或者实验室存在。

    他们相互之间各干各的,并没有太多的协同,造成了很多人才和资源的浪费。

    林西可不想沿用他们的这种研发中心在地化那么简单的模式,而是想让嘶鸣科技能够真正的协调全球的智力资源,为企业的未来蓄积发展动力。

    “呃,明白你的意思了!

    就是说我们可以在中美两地同时建立一个一体两端的研发中心或者实验室,将海外的留学生们招揽在当地,跟我们国内的同事协同工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