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朕逼余太宰致仕,圣怒吓死杨太傅(万字求订)(3/7)
。
经常敢说出‘逆耳忠言’的曹辅,这番实事求是的话,引得文武百官赞佩不已。
群臣再次齐声称贺,道:
“陛下实乃明君圣主,臣等赞佩不已!”
赵吉坐在龙椅上,嘴角上扬,心情大好,看来自己这小半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啊!
真的让诸如曹辅及众多贤良忠臣们,诚心诚意地佩服起了朕啊!
赵吉觉得,自己这副身体的原主宋徽宗固然要对各地农民起义负主要责任;
但是,自己这个穿越者已经替其背下了那么多黑锅,
那么,具体罪责要谁来负呢?
这也要追查个清楚。
赵吉问道:“宋江在梁山造反,具体是因何事啊?”
曾经号称‘隐相’的大宦官梁师成,启奏道:
“老奴知其中一二,不知可否讲给官家来听?”
赵吉斩钉截铁,道:
“讲!”
胖乎乎的梁师成跪拜见礼后,喜滋滋地启奏道:
“据老奴所知:三年前,太傅杨戬曾‘经略京东西’一带,其为了更好地敛财,便下令对八百里梁山泊‘围湖造田’;
之后,杨戬还建议朝廷把梁山泊收归公有,凡进入梁山泊打鱼采藕者,必须按船交纳重税。
租税如此沉重,逼得梁山泊附近百姓困苦不堪、民不聊生、走投无路;
故此,在宣和元年农历十一月,宋江率众揭竿而起,其振臂一呼,涌上梁山落草为寇者,便有数千人……”
梁师成举报起‘同行冤家’的大宦官杨戬的罪行时,他格外地卖力气!
“啪”的一声!
赵吉怒拍龙案。
天子一怒,吓得文武百姓纷纷跪倒,列成齐刷刷的两大长排。
其实,穿越者赵吉这是故意装作发怒的样子,他要借此机会收拾两个人,再敲打一个人。
赵吉佯装大怒道:“朕所宠信之太傅杨戬,其经略京东西时,居然欺君罔上、为害朕的子民、迫使官逼民反!
杨戬这是变向害朕啊!真是岂有此理?”
群臣大惊失色……
赵吉又指着大宦官梁师成的鼻子,佯装怒气未消,对其敲打,道:
“梁大官啊!你既然早知杨戬经略京东西时,对山东一带所犯下之累累罪行,你为何不早些进谏给朕呢?”
梁师成整个人都懵~逼了!!
特么的,老奴我不是一直顺着赵官家您的圣意去做事的吗?
杨戬得宠之时,经略京东西等诸多地方,他鱼肉百姓收来的租税,那可都是一大半进了官家您的左藏库(即内库)中的啊!
赵官家您还常常称赞杨戬是位‘济世能臣’呢!
不过,梁师成心里的想法,怎敢在朝堂之上说出来呢?
“咣、咣、咣!”
梁师成吓得连连磕头,磕得他脑门都充血淤青了,他慌忙道:
“老奴亦是近日,才得知杨戬以前敛财之事啊!
太傅杨戬不择手段地鱼肉百姓之行径,至令尚未能找到确凿罪证啊!
请官家饶恕老奴未能早几日奏报此事之罪!”
梁师成说完又“咣咣咣”地磕起响头来,以求赵官家饶恕他。
赵吉看到敲打梁师成的目的,已经达到,便道:
“杨戬害朕不浅啊,朕的《罪己诏》都下达了数月,而杨戬经略京东西时,为害百姓之罪却未得到惩处,其却居家养病过得那般清闲?!
朕命梁大官,赴杨戬府宅。
领朕口谕,对其问过,让其悔罪,交待清楚……”
梁师成诚惶诚恐道:“老奴遵旨,这便下去,速速办好此事!”
赵吉此举,又是引来文武百官的颂扬称赞!
“陛下圣明……”
“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吉一挥袍袖,示意梁师成速速退下,去办好问责大宦官杨戬这件差事。
梁师成行拜别大礼后,他起身后,小跑着退出了大殿,带领六名小宦官,骑上快马,去往杨戬在皇宫外汴梁城中的太傅府……
此时,朝堂之上,
赵吉指着今年七十一岁的太宰余深,问道:
“朕待余太宰,如何?余太宰讲讲你两度为相之经过吧!”
赵官家这一问,给老奸巨猾、擅于见风使舵的墙头草余深,搞得懵逼在了当场。
余深跪拜后,略一思量后,本着长久以来养成的‘说好话’原则,他赞颂起了赵官家:
“微臣余深,曾蒙陛下器重,先后两度为相。
微臣首度为相时,是在大观四年二月,陛下将还是中书侍郎的微臣,提拔为门下侍郎!”
“此乃微臣余深首度为相。
然则,微臣为相,才短短三月有余,至大观四年五月,微臣便自知才疏学浅、德不配位;
故此,微臣深不自安,
经常敢说出‘逆耳忠言’的曹辅,这番实事求是的话,引得文武百官赞佩不已。
群臣再次齐声称贺,道:
“陛下实乃明君圣主,臣等赞佩不已!”
赵吉坐在龙椅上,嘴角上扬,心情大好,看来自己这小半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啊!
真的让诸如曹辅及众多贤良忠臣们,诚心诚意地佩服起了朕啊!
赵吉觉得,自己这副身体的原主宋徽宗固然要对各地农民起义负主要责任;
但是,自己这个穿越者已经替其背下了那么多黑锅,
那么,具体罪责要谁来负呢?
这也要追查个清楚。
赵吉问道:“宋江在梁山造反,具体是因何事啊?”
曾经号称‘隐相’的大宦官梁师成,启奏道:
“老奴知其中一二,不知可否讲给官家来听?”
赵吉斩钉截铁,道:
“讲!”
胖乎乎的梁师成跪拜见礼后,喜滋滋地启奏道:
“据老奴所知:三年前,太傅杨戬曾‘经略京东西’一带,其为了更好地敛财,便下令对八百里梁山泊‘围湖造田’;
之后,杨戬还建议朝廷把梁山泊收归公有,凡进入梁山泊打鱼采藕者,必须按船交纳重税。
租税如此沉重,逼得梁山泊附近百姓困苦不堪、民不聊生、走投无路;
故此,在宣和元年农历十一月,宋江率众揭竿而起,其振臂一呼,涌上梁山落草为寇者,便有数千人……”
梁师成举报起‘同行冤家’的大宦官杨戬的罪行时,他格外地卖力气!
“啪”的一声!
赵吉怒拍龙案。
天子一怒,吓得文武百姓纷纷跪倒,列成齐刷刷的两大长排。
其实,穿越者赵吉这是故意装作发怒的样子,他要借此机会收拾两个人,再敲打一个人。
赵吉佯装大怒道:“朕所宠信之太傅杨戬,其经略京东西时,居然欺君罔上、为害朕的子民、迫使官逼民反!
杨戬这是变向害朕啊!真是岂有此理?”
群臣大惊失色……
赵吉又指着大宦官梁师成的鼻子,佯装怒气未消,对其敲打,道:
“梁大官啊!你既然早知杨戬经略京东西时,对山东一带所犯下之累累罪行,你为何不早些进谏给朕呢?”
梁师成整个人都懵~逼了!!
特么的,老奴我不是一直顺着赵官家您的圣意去做事的吗?
杨戬得宠之时,经略京东西等诸多地方,他鱼肉百姓收来的租税,那可都是一大半进了官家您的左藏库(即内库)中的啊!
赵官家您还常常称赞杨戬是位‘济世能臣’呢!
不过,梁师成心里的想法,怎敢在朝堂之上说出来呢?
“咣、咣、咣!”
梁师成吓得连连磕头,磕得他脑门都充血淤青了,他慌忙道:
“老奴亦是近日,才得知杨戬以前敛财之事啊!
太傅杨戬不择手段地鱼肉百姓之行径,至令尚未能找到确凿罪证啊!
请官家饶恕老奴未能早几日奏报此事之罪!”
梁师成说完又“咣咣咣”地磕起响头来,以求赵官家饶恕他。
赵吉看到敲打梁师成的目的,已经达到,便道:
“杨戬害朕不浅啊,朕的《罪己诏》都下达了数月,而杨戬经略京东西时,为害百姓之罪却未得到惩处,其却居家养病过得那般清闲?!
朕命梁大官,赴杨戬府宅。
领朕口谕,对其问过,让其悔罪,交待清楚……”
梁师成诚惶诚恐道:“老奴遵旨,这便下去,速速办好此事!”
赵吉此举,又是引来文武百官的颂扬称赞!
“陛下圣明……”
“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吉一挥袍袖,示意梁师成速速退下,去办好问责大宦官杨戬这件差事。
梁师成行拜别大礼后,他起身后,小跑着退出了大殿,带领六名小宦官,骑上快马,去往杨戬在皇宫外汴梁城中的太傅府……
此时,朝堂之上,
赵吉指着今年七十一岁的太宰余深,问道:
“朕待余太宰,如何?余太宰讲讲你两度为相之经过吧!”
赵官家这一问,给老奸巨猾、擅于见风使舵的墙头草余深,搞得懵逼在了当场。
余深跪拜后,略一思量后,本着长久以来养成的‘说好话’原则,他赞颂起了赵官家:
“微臣余深,曾蒙陛下器重,先后两度为相。
微臣首度为相时,是在大观四年二月,陛下将还是中书侍郎的微臣,提拔为门下侍郎!”
“此乃微臣余深首度为相。
然则,微臣为相,才短短三月有余,至大观四年五月,微臣便自知才疏学浅、德不配位;
故此,微臣深不自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