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朕又发大财了; 环肥燕瘦同贺(4/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老奴愿捐出全部家财,充入陛下的左藏库。”

    “呵呵……”赵吉微微一笑,道:

    “梁大官这份心意,朕领了!

    然则,你府中仆役甚多,开销甚大,不必捐出全部家财了。

    那样反倒是显得朕刻薄寡恩。

    梁大官,若有心为国出力,以后好好办出来就是了。

    若梁大官实在想出些钱财,充入左藏库,为朕分忧,为大宋能研制出火器提供些许经费赞助,朕倒是欢迎啊!”

    “老奴拜谢陛下洪恩。”

    梁师成心有不舍,表情上却不敢表现出来,还要装作很愿意捐款的样子,

    他启奏道:“老奴愿捐出家财三十万贯钱,充入陛下之左藏库。”

    赵吉微微一笑,道:“凑个整,岂不美哉。”

    梁师成没有办法,咬了咬牙,又道:

    “老奴愿捐出家财三十万贯钱,充入陛下之左藏库!”

    “好!”赵吉高兴得起身,走到了跪拜着的梁师成面前,亲手将他搀扶起来,高兴道:

    “梁大官深明大义,朕心甚慰啊!

    来而不往非礼也,梁大官如此慷慨,朕也要送你一件宝物。”

    赵吉回身拿起龙案之上的一个钧瓷茶盏,递到梁师成的面前,说道:

    “朕甚是喜爱这钧瓷茶盏。今日,朕将它赐给梁大官,还望梁大官早些兑现捐钱之承诺。”

    梁师成都感动得快哭了,其实感动之中夹杂着更多的是心疼。

    他恭恭敬敬地接地过了赵官家赐给他的钧瓷茶盏,心中暗道:

    “这种钧瓷茶盏,在皇宫时有很多。

    它虽然名贵,但它却也不过一千贯钱便能买到。

    如今,吾赔了四十九万九千贯钱啊!”

    赵吉笑呵呵地拍了拍了梁师成的肩膀,说道:

    “钱财,乃身外之物。梁大官要看得通透些!”

    梁师成那表情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听着赵官家的教导,他只好不停地点着头,表示赞同赵官家之言。

    赵吉又道:“五十贯钱,也不是个小数目,梁大官速速回府,趁早准备去吧!

    今夜皇宫当差,就不劳烦梁大官了!”

    梁师成硬着头皮,感谢道:“老奴多谢陛下!”

    梁师成出宫回府……

    他立即叫来梁府的管家,命其火速筹集五十万贯铜钱,务必要在明早就捐入赵官家的左藏库……

    ……

    赵吉看看了窗外的夜色,时间尚早。

    赵吉准备充分利用好时间,先要操劳完国事之后,再入后宫操劳家事……

    赵吉传旨给当值两名小宦官,

    出城去召火器制造坊陈规面圣、

    出宫召中书舍人张浚等三人面圣。

    ……

    赵吉从延福宫起驾,来到了皇宫前院的垂拱殿。

    此时,赵吉看到,被新提拔上的未来名臣张浚等三名中书舍人,已经跪在了大殿之下。

    赵吉直接问道:“诸位爱卿,可知今日太傅杨戬病逝否?”

    以张浚为首的三名中书舍人,皆回答道:

    “微臣已知……”

    太傅杨戬之死的消息,迅速在京城权贵圈中传开了。

    而杨戬死后没有隆重的葬礼,可谓是草草入葬了,文武百官皆为之惊愕不已,观望者此事后续者颇多。

    故此,这三位中书舍人虽然品阶不高,但是相当于皇帝秘书一样的他们,自然也听闻到了杨戬已逝并当天就按七品宦官之礼给下葬一事。

    赵吉知道,杨戬生前虽然是一个宦官,但是他却官至太傅这样的高位,如今杨戬病死后如此薄葬,并且,朕还让梁师成带人接收了杨戬的全部房宅、财产、田契;

    此事,若不给天下人一个解释,恐怕有些人要怀疑朕是趁着杨戬之死而打劫其家产呢!

    赵吉对张浚等三名中书舍人,简要地说了一下来龙去脉之后,又道:

    “朕夺杨戬太傅之位,皆因其在开垦西护所之际,逼迫百姓租佃废弃的堤堰、荒山退滩、河水淤积之地,又增收租赋,水旱之灾害也不进行蠲免,当地百姓深受其害。

    故此,朕贬夺太傅杨戬之官,以示天下人,大宋之法度严明。

    让其死后按七品小宦官之礼下葬,已是对其优待了!”

    张浚等三名中书舍人,叩拜道:“陛下圣明,此事处治得当,臣等拜服……”

    赵吉微微一笑,又道:“杨戬经营京西等地,盘剥积攒下良田上千顷。

    杨戬名下良田,本应充公,

    然则,朕爱民如子!

    朕决定,将杨戬所拥有的千顷良田,均分给当地贫苦百姓。

    此事,由各州县主官负责,再由朕之前派往各地的太学生监察御史监督执行,万万不可再出徇私舞弊、让百姓受损之事了!”

    张浚等三名中书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